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13年 卷 期 刊出日期:2013-11-01 目录

科研综述

精神疾病暴力行为与急危状态临床流程管理的研究进展

王红,阮俊,黄杨梅,石港,赵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精神疾病急危状态是指精神疾病病人存在威胁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如暴力行为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病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威胁他人安全和社会秩序。国内关于精神疾病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原因、相关因素及如何预防暴力行为的研究和报道较多,但关于精神科护士对于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如何运用临床流程管理进行应对,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由于住院精神疾病病人的暴力行为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料性的特点,尽管精神科临床护理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行为。由此可见,精神科护理属于高风险职业,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护理理念上滞后于社会病人的护理需求,在管理机制上又缺乏一套对精神疾病病人急危状态的识别、评估和防范的临床管理流程。现将精神疾病急危状态中最为常见的暴力行为临床流程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郝素娟,李惠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临床部分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移植期间大剂量的放化疗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原因常常导致病人营养不良,而不良的营养状态会对病人的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如住院时间延长、化疗耐受性降低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等。法国癌症中心指出,营养不良是骨髓移植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正确认识和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评估方法、支持方式及护理进行综述。

扁平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尹慧珍,山慈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自公立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一大批看得准、见效快的便民惠民措施推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得到改善,住院人数加倍,造成了护理人员的相对不足;同时为了响应郭燕红副司长提到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入点在于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责任护士对病人的全面责任,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护士的职能范围逐渐扩大,造成了护理人员任务繁重。因此,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解决工作量增加带来的人员短缺问题已成为目前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使护士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对病人全面负责,经过临床部分科室的短期实践,效果已初见端倪,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赋能及其影响护生赋能的因素研究

丁彩云,唐利燕,张静,朱健华,何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病人的需求变化,21世纪的健康护理系统越来越错综复杂。因此,21世纪的职业护士的职业责任不断发生变化,对护士的职业技能也不断出现新的要求。Kimball等提出专科护士的责任与义务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并且需要展现自律性。自律性是21世纪护士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并且是评价一个医院护士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何让护士达到21世纪错综复杂的健康护理要求,这是很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Adams等认为面对当今健康护理系统的复杂性,应该从护生抓起,培养他们的能力,以满足现实专科护士的要求。有文献指出通过教学赋能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律性。现对赋能的研究及护生赋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

武佩佩,李秋洁,洪素,郭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深入,国内对如何促进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198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Dnenis W.Organ正式提出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概念:它是一种员工随意的个体行为,与正式的奖励制度没有直接或外显的联系,但能从整体上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因此又称其为随意的行为,因为该行为不是角色或工作说明书上强制要求的,而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即使不表现这种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具备以下3个特点:①组织公民行为并非护士角色所要求,属于角色外行为;②护士组织公民行为不在赏罚的标准范围内;③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而社会交换理论(the 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解释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理论,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讨论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现状。

剖宫产术病人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

赵丽娜,徐金中,俞忆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剖宫产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常用手术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孕期活动减少,营养摄入过多,导致巨大儿的发生率增高,剖宫产手术成为了许多孕妇选择的分娩方式。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剖宫产率已高达46.2%。剖宫产手术的肠道准备是必要的,因此,做好剖宫产手术病人的饮食护理,促进产妇快速康复尤为重要。

常用复合性营养状况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刘叶灵,高立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营养不良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且需要重视的问题。近5年的研究显示,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7.5%~63.9%,而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为17.7%~73.2%。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病人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会加大导致病人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也使病人更有可能从营养支持中获益。Sorensen等的研究显示,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其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增加。因此,不仅对于已发生营养不良的病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选择正确的干预方法。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个筛查工具可以被当做是“金标准”来监测病人的营养状态。临床上进行风险筛查的方法包括两类: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近年来,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的主要是复合性营养状况评估工具,常用的有主观全面评定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微型营养评估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量表(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等。现将上述4个常用的复合性营养状况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科研论著

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分段梯度随访模式的实践研究

王莉,冯晶,杨红,赵晓宇,任静引用本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实施分段梯度随访,观察其对颅脑损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病房64例符合条件的颅脑损伤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 试验组采用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即将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的随访过程分为3部分(在院期、随访早期、随访后期),以团队协作的随访方式基于小组形式按康复阶段管道的不同需求,全程贯穿评估―实施―评价,自制管道跟踪卡并结合3人成组互推模式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常规出院宣教和一般家庭随访结合门诊复查。两组病人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Karnofsky预后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满意度评定,并观察并发症和置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1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时Karnofsky预后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段梯度随访对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置管病人的机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病人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经验荟萃

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脑棉片的几种清点法

李霞,华靖,付晓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脑棉片的清点在神经外科手术配合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结束后脑棉片清点不清将延误手术时间,影响手术配合质量。我科使用几种方法清点脑棉片,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科研论著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刘民辉,杨国莉,唐四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人际关系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生实习前提供心理指导的依据。[方法]应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9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且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差异(P<0.05);实习护生人际关系情况普遍较好(6.24分±4.15分),独生子女的护生异性交往维度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是否担任干部交际交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交谈能力呈正相关(P<0.05);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整体水平与人际关系整体水平呈负相关(P<0.01),人际关系4个维度能较好预测自我效能、组织风格、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社会资源及心理弹性总分,解释率分别为17.7%、20.6%、24.8%、19.3%、23.4%、36.1%。[结论]实习护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反映自身所具有的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在教学过程中及实习前应多注意培养护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济南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玉曼,祝筠,刘进,刘聪聪,王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文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第5版(ProQOL-Ⅴ)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同情心满足、倦怠、二次创伤的原始得分分别为31.23分±6.25分、26.06分±5.20分、25.19分±5.08分,与国外常模相比,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状况较差;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影响因素为护士年龄、最高学历、能否胜任工作及护患关系。[结论]ICU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不乐观,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年龄、最高学历、能否胜任工作及护患关系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护士专业生活品质。
调查研究

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对口就业原因的质性研究

周玉峰,徐晔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对口就业的原因。[方法]以某校2012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对口就业者15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其中9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场录音与笔录,运用Claizzi分析程序分析。[结果]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对口就业的原因概括为自我价值观的影响、护理专业认知的影响和社会影响三大主题,其中护理专业认知的影响包括工作内容认知、工作模式认知、管理氛围认知和心理多重冲击,社会影响包括非自愿就读护理专业、护士社会地位偏低、带教老师自身的职业倦怠和行业间人才竞争。[结论]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对口就业是基于自我价值观基础上的选择,这种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认知失于偏颇,应该进一步修正。各种社会影响在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非口就业的作用应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

李峰,汪严萍,潘庆,王维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调查了221例胃癌术后化疗病人,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术后病人化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水平,得分为(90.67±11.87)分;病人普遍存在症状困扰,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症状困扰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症状的个性化评估,运用症状管理探讨疾病不确定感的有效干预方案。

工作压力对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张瑞,雷鹏琼,陈长香,李淑杏,马素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工作压力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为积极开展围绝经期护士的职业保健和有效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OPC量表对唐山市10所二级、三级医院的540名围绝经期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3.7%,其中疲乏无力、肌肉骨关节疼痛、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的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中、重度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工作压力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应多关注围绝经期护士,积极开展妇女职业保健工作,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减少职业应激源,降低护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感,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出生缺陷儿的孕期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吴汉霞,周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寻儿童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包括与出生缺陷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为出生缺陷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100例出生缺陷儿的父母和100例正常对照围产儿的父母进行孕期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孕期超过6 h睡眠为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而呕吐较严重、孕期合并疾病、孕期用药3个因素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出生缺陷护理干预可从保证孕期睡眠、合理营养、指导孕期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综合干预。

不同学历新护士对人文精神认知情况的调查

黄惠桥,杨连招,张昆珍,应燕萍,李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调查新护士对人文精神的认知状况,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方法]用自编的认知观点测评问卷对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0名新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本科与专科新护士对人文精神认知情况。[结果]新护士专业态度较为积极,重视并且愿意接受更多的人文精神培养;本科新护士与专科新护士在认同护理专业具有人文特点以及可以促进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总体人文精神认知状况良好,护理管理者应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使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实践人文精神。

不同ICU护士对北京市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理论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郑妍,庞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不同ICU科室背景护士对北京市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理论培训内容的认可程度,以期对今后改善ICU专科护士认证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参加北京市第8期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的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ICU护士认为难度最高大的培训内容为“循环动力学监护”和“水电平衡与代谢系统护理”;外科ICU护士认为难度最大的培训内容为“循环动力学监护”“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内科ICU护士认为难度最大的培训内容为“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和“神经外科系统疾病护理”。内科ICU护士更希望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应用解剖生理”培训学时(P=0.003),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和“神经外科系统疾病护理”的内容更有难度(P<0.05)。[结论]建议培训机构针对护士理论培训中的难题与需求,评价培养模式、培训学时、课程设计以及师资配置等,借鉴、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和经验,以期更新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

本科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刘素珍,方进博,胡秀英,郭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明确我校大学生基本的健康素养具备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评价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结果]464名大学生中仅14.0%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学生仅占7.8%和3.2%;不同年龄、年级、学生来源和家庭月收入的学生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慢性病预防素养差,加强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是学生卫生工作的重点。

护理本科生对实施导生制的评价

周丹萍,孙志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对导生制的认知和评价,研究导生制在高等护理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生工作调查问卷对我校2011级(大学二年级)实施本科生导生制培养模式的本科生338人进行调查。[结果]75.5%的学生认为实施导生制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护理本科生对导生制期望值较高,对导生制的实施效果给予肯定评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护理本科教育需要引进导生制,其内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及相关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肖亮,吴艳平,蒋冬花,李文菁,赵琼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及其相关健康行为,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KT)和自设的相关健康行为问卷,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OKT平均每题得分(0.40±0.18)分,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和居住方式病人的OKT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健康行为方面欠佳。[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骨健康知识匮乏,相关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应采取有针对性、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病人的骨健康意识,促使其采取有利于骨健康的生活方式。

护理实习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

王文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实习生整体的择业效能感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6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人口学资料对择业效能感影响。[结果]临床护理实习生择业效能感平均得分3.370分,接受职业指导和成绩状况影响实习生的择业总效能及各维度效能(P<0.05或P<0.01),并对其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临床护理实习生择业效能感整体水平不高,进行职业指导及努力提高成绩水平,将能提高实习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

军训对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

周子琦,孙巧云,许婧睿,高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军训对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医科大学225名2012级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9±0.47)分,明显低于常模(2.95分±0.53分)(t=8.30,P<0.01);影响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因素有家庭情况、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军训后自我效能感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t=3.25,P<0.05)。[结论]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常模,军训可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多功能护理车的研制与应用

胡晓岚,周亦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在优质护理中,护士需要帮助病人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其中擦洗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在擦洗护理过程中对于盆、毛巾、水的准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水温的调试也需要耗费时间。季节不同对于毛巾的温度调试也不同,由护士手背进行水温测试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针对以上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能保证护理用毛巾的温湿度适中的多功能护理车。现介绍如下。
临床研究

冠心病病人瘀血积分与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郑蓉,王莉,黄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瘀血积分与套管针留置时间相关性,为套管针留置时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2例冠心病病人按照血瘀症积分分为5组,在使用套管针126 h内观察其静脉炎、堵管、渗漏并发症发生及留置时间,并分析瘀血积分与套管针留置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瘀血积分高的组别病人使用套管针并发症发生早,留置时间短,瘀血积分低的组别病人使用套管针并发症发生晚,留置时间长;冠心病病人瘀血积分与其留置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淤血积分可以作为冠心病病人使用套管针留置时间的评估工具。

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方法的效果观察

王凤颖,吴雪影,陈淑良,张丽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对常规法和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适合临床使用的方法。[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且需解除制动的病人15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使用温开水组、松节油组、酒精组,3组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分别采用温开水、松节油、25%~35%乙醇浸润胶带,观察3组病人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解除时间及病人舒适度。[结果]松节油组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操作时间为11.73 min±1.94 min,明显少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01);松节油组解除胶带时皮肤损害程度明显小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5)。[结论]在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使用松节油所需的时间最短,病人舒适度最好。

团体活动与常规健康教育对青年乳腺癌病人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

陈玲,申文荣,李涌涛,王黎,欧江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团体支持与常规健康教育对青年乳腺癌病人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年乳腺癌病人分为参加团体支持活动组106例、常规健康教育组97例,在术后化疗期间采用 Olson 婚姻质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团体支持治疗组病人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评分干预后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健康教育组病人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因子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支持活动可改善青年乳腺癌病人因患病所致的心身创伤,提高婚姻质量。

口腔门诊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

姚亚春,敖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9个市中212所医院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个愿意合作的口腔门诊医护人员艾滋病防范知识、防护意识及预防艾滋病的管理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口腔门诊的物品、空气和消毒液等进行抽样检测,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干预后再次进行调查及检测。[结果]整改后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防范知识以及管理行为得分均有很大提高,整改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整改后口腔门诊物品细菌检测达标率迅速提高(P<0.05)。[结论]建立口腔门诊感染防范机制,规范医疗环境,规范操作,制定标准,加强监督,能有效地降低经口腔门诊传播的几率,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明显加强。

呋喃西林贴在艾滋病病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覃勇新,曾慧频,曹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贴用于艾滋病病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按常规操作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对照组用无菌透明贴覆盖穿刺点,试验组先用呋喃西林贴覆盖穿刺点,再用无菌透明贴覆盖。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点贴呋喃西林贴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术期体温的监测研究

吴荷玉,王平,高兴莲,杨英,李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监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术期不同时段的体温,探讨有效的复温和保温措施,预防术后低体温发生。[方法]将40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及全身降温,当鼻咽温度20 ℃、膀胱温度25 ℃时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和复温方法。试验组在开胸时便开始调节室温、变温水毯和冰帽辅助体表降温,关胸时用变温毯辅助复温,同时在转运床上为病人加盖充气升温毯等综合复温措施。[结果]试验组术中最低鼻咽温、关胸后鼻咽温、手术结束时温度以及回ICU后1 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清醒时间和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均匀降温和有效的综合复温保温措施的实施,有利于病人温度的恢复,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及住ICU时间。

剖宫产仰卧体位的改进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

李雪清,李莲英,左育涛,刘燕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仰卧体位的改进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的剖宫产术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双下肢

多尿期病人尿量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王香枝,魏平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设计开发一种能有效观察留置尿管病人尿量变化的智能监测系统,观察使用效果,同时对尿量进行自动记录,保存相关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系统终端。[方法]尿量监测系统主要由特殊精密尿袋、尿液监测装置及系统终端组成。尿袋采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硅胶等材料,尿液监测装置由液位传感器、智能检测系统、显示面板等组成,能显示测量结果,及时发出报警信息;通过某医院135例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病人近1年的实验观察。[结果]该系统能够在集满尿液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漏报率为0.7%,误报率为2.2%。[结论]该尿量监测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了解病情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信息,并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发生率。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彭贵海,谭利,陈玲玲,张雨馨,王治校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不同静脉输液器具残留药液量分析

王华,吴淑华,杜金燕,胡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分析非PVC输液袋中残留药液情况。[方法]将临床静脉输注结束后不同输液器具(100 mL玻璃输液瓶,500 mL单口输液袋,50 mL、100 mL、250 mL双口输液袋)中的残留药液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计量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输液器具中残留药液量存在差异;小容量双口输液袋的残留药液相对于其标称容量的百分比较高。[结论]临床输注特殊药物或者对老人、儿童输液时,应该慎重选择输液器具并给予关注。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探讨

支晨,黄叶莉,霍世英,吴育云,王素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负压值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孙翠花,罗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研究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负压值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设置合理有效的负压值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创面情况相似的病人采用VSD治疗,随机分成3组,观察1组应用较高的负压值(-370mmHg~-350mmHg),观察2组应用中间负压值(-270mmHg~-250mmHg),观察3组应用较低的负压值(-170mmHg~-150mmHg),观察创面引流量、疼痛评分、堵管发生次数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负压值对引流量、病人疼痛程度产生正影响,对堵管发生次数有负影响,在-170mmHg~-150mmHg区间内,负压值对缩短肉芽生长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负压值选择-370mmHg~-250 mmHg较为合理,同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根据病情合理设定负压值。

自我效能干预对肝癌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郑慧琼,白瑞球,黄娇,李文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肝癌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肝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遵医行为综合评定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GSE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增强肝癌病人日常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增强对健康行为的坚持和应对疾病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提高遵医行为。

蒸馏水和扶舒清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检测及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研究

王晓莉,王芳,刘晓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比较一定时间内蒸馏水和扶舒清氧气湿化液的带菌率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规范临床氧气湿化液的使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7例吸氧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以蒸馏水作为吸氧湿化液,湿化液和湿化瓶24 h更换1次,每次更换时采集湿化液标本做细菌培养;试验组以含ε-聚赖氨酸的扶舒清作为吸氧湿化液,6 d更换1次,每隔24 h采集样本。6 d以后采集痰液作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湿化液的带菌情况和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湿化液带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一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8例。[结论]采用扶舒清作为氧气湿化液较蒸馏水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可以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减少频繁更换湿化液的工作量。

遵守治疗方案有效护理诊断的确立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

孙俊平,高云,李爱军,康立惠,孙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做出“遵守治疗方案有效”护理诊断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158例,出院后由专职随访护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护理诊断相关问题的完成情况,记录复发胸痛、支架内再狭窄、新发冠状动脉病变及再次血运重建手术等临床终点事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电话随访158例中完成随访者130例,“遵守治疗方案有效”护理诊断成立者62例(47.7%),护理诊断得分6.15分±1.05分。“遵守治疗方案有效”护理诊断成立者在复发胸痛组(12.9%与83.8%,P=0.001)和支架内再狭窄组(3.2%与19.1%,P=0.005)所占的比例较低,随“遵守治疗方案有效”护理诊断分值降低,病人复发胸痛(OR为21.102)及支架内再狭窄(OR为2.183)风险均增高。[结论]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做出“遵守治疗方案有效”的护理诊断,有助于识别术后复发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病人,对强化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治疗、改善病人预后有益。

多模式镇痛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陈海霞,胡利敏,高琼,王倩,杜杏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人都在清醒后立刻连接病人自控镇痛泵(PCA),镇痛泵配方统一。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0.5 h经静脉注入0.9%氯化钠溶液5 mL和帕瑞昔布钠40 mg混合液,回病房后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每日2次,连续3 d;后改为口服止痛药(西乐葆)3 d。对照组于病人手术结束前0.5 h从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 mL,未主动给予其他镇痛措施,出现疼痛后给予对症处理。观察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药物用量及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息和活动(咳嗽、翻身、深呼吸等)时VAS评分在各时间点都低于对照组,PCA药物用量及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病人术后24 h睡眠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期间阿片类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比单独使用一种镇痛方式显著降低了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发病率,有利于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时间。

不同时相点冰袋冷敷对急性下肢骨折病人疼痛的影响

田玺,许燕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相点开始冰袋冷敷对急性下肢骨折病人疼痛和肿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受伤24 h内的急性下肢骨折病人,根据创伤后开始冰袋冷敷的时间,分为4组,开始冰袋冷敷的时间A组为0 h~6 h、B组为7 h~12 h、C组为13 h~18 h、D组为19 h~24 h;采用语言分级疼痛评分量表(VRS)和肿胀肢体周径测量分别记录冷敷前及冷敷后3 h、6 h、12 h、24 h、36 h疼痛评分和肿胀值。[结果]A组冷敷后3 h、6 h VRS评分和6 h、12 h、24 h肿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冷敷后0 h、3 h、6 h VRS评分和3 h、6 h、12 h、24 h、36 h肿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冷敷后0 h、3 h VRS评分和3 h、6 h肿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VRS评分和肿胀值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折的不同时间,医务人员可采用个性化的冷敷方式,尽早进行手术,可缓解肿胀和疼痛,明显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早日恢复健康。

暴发性胰腺炎行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分析

王欣然,张芝颖,韩斌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暴发性胰腺炎(FAP)病人进行液体复苏时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37例FAP病人的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21例病人以传统治疗方法为主(传统治疗组),2004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例病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早期实施器官功能保护策略(加强治疗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入院治疗后3 d,虽然两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入院7 d内加强治疗组死亡率低于传统治疗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治疗组入院治疗后3 d的APACHE Ⅱ评分较入院当天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治疗组入院治疗后3 d的APACHE Ⅱ评分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以复苏目标为指导的液体复苏,并配合其他监测护理措施,对病人病情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动脉灌注髓芯减压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配合

戚越尧,刘晓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致残率较高,而且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由股骨颈骨折、髋部外伤、长期过量使用类固醇激素、动脉疾患、慢性酒精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供血血管老化、血管壁弹性降低、血流压力下降、血管闭塞所致的股骨头供血不足或缺血性骨坏死性疾病。目前我国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方法是对病人实施全髋置换。由于人工关节置换存在使用寿命问题, 青壮年病人不宜积极或过早行关节置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和组织修复能力,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可能对坏死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髓芯减压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用方法, 但如股骨头坏死面积>30%,髓芯减压的效果将明显受到影响。通过动脉灌注骨髓间质干细胞并将含有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骨髓植入股骨头坏死病灶, 对促进血管再生和组织修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20例青年病人实施股骨头动脉灌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护理管理研究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岳琳,牟绍玉,李定梅,黄文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护理专业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护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对3名男护生进行预备访谈、10名男护生进行正式访谈,逐字转录成稿分类存档。采用扎根理论对个案进行整理和分析及跨个案综合分析。[结果]分析得出3对关系、3种相关因素以及2个关注,在男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重视自愿与专业思想稳定、居住地与生涯规划度、家庭参与度与决策困难的关系,关注个人心理及社会认可,考虑家庭收入、父母工作、父母文化的影响。[结论]男护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农村、无父母参与的男护生更明显,应重点加强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经验荟萃

拔除小儿静脉留置针时减轻患儿反应的小技巧

吴庆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留置针因其特有的优点在儿科被广泛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常常置管在小儿头皮上,头皮毛发多,加上小儿的皮肤薄嫩,留置一段时间后,敷贴的黏性就很紧,强行拔管的话,容易引起小儿皮肤发红、发肿,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破溃。现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以供大家分享。
护理管理研究

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

叶磊,李红,刘司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的效果。[方法]建立“医护一体化”急诊入院流程管理模式,通过对改进前后住院部病房满意度、急诊一线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急诊入院流程管理模式后无论住院部病房满意度(改进前满意度88.1分,改进后96.6分)、急诊一线医护人员满意度(改进前满意度45.3分,改进后77.5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现代急诊专业化分区细化、病人量大且病种多、病情复杂、住院床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特点,“医护一体化”急诊入院流程管理模式能够节约急诊一线医护人员时间和精力,保证病人安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住院床位资源。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苏丽杰,于奎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同阶段收治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岗位管理下成组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

刘喜红,杨会琴,秦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对急诊科护士实施岗位成组管理模式,挖掘不同护士的潜力,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对抢救室的护理人员依据工作能力、职称、学历、专业技能、协调与应急处理能力等不同,设置高职护士、专科急救护士、助理急救护士岗位,按不同岗位进行成组管理,实现对护理质量的连续监督与控制。[结果]实施前后抢救室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病人、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药品设备完好率由94%提高到100%。[结论]护理岗位管理下成组模式保证了急诊护理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的落实,提高了不同岗位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体现了宜人宜岗护理岗位管理理念,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护理教育研究

儿科护理见习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张雪雁,李军,都美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1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患儿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则观看教学录像;试验组见习课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则采用模拟教学法。见习前、后应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并在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本科护生见习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试验组本科护生对见习授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对见习授课的满意度。

我国助产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闫育敏,刘晓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对中国助产教育的起源、兴盛、衰落、复兴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助产专业教育及助产服务现状,认为助产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不能等同于产科学,助产士职业专科性强,工作性质不同于病区护士。只有努力加大对助产教育的研究力度,加快助产学的专业化步伐,完善助产专业教育体制,完善助产士的注册、晋升制度,才能提高助产护理服务水平,与国际助产专业接轨。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的研究

穆欣,高焕香,王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适宜的四年制课程设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家进行函询,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JP2〗[结果]专家函询问卷第1轮和第2轮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90.00%;专家权威程度公共基础课部分为0.88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部分均为0.903;专家在条目重要性程度的意见协调;初步建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9门和专业课23门,共计47门课程,共2 610学时。[结论]初步建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模拟教学法在培养护理本科生课堂教学能力中的探索与应用

孙雪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从教学观摩实施环节、教学设计环节、课堂教学模拟环节、教学评议环节方面介绍了模拟教学方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的特点。

阶段性测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孙瑞,龚爱萍,张静,胡艳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比较《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阶段性测试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校两届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2010级护生为试验组,在教学过程中穿插2次阶段性测试。两组学生课程结束后均填写由教师自行设计的学习表现自我评价问卷。比较两组学习成绩及学习表现自我评价结果。[结果]试验组期末试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学生自我评价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教学过程中穿插阶段性测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救护技术》必修课程的设置探讨

王小丽,费素定,黄金银,徐金梅,陈井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与学、教学平台、教学考核、教学效果等方面介绍了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基本救护技术》必修课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这门课,通过学习,急救意识、急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强化了珍惜生命的责任感。
社区护理

口腔干预对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

郭三兰,陈丽,黄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口腔干预措施对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改善的效果,并为防治儿童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学生180名,由口腔卫生干预小团队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干预,调查其干预前后口腔卫生习惯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口腔干预,180名儿童的各种口腔卫生习惯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较差,通过口腔卫生干预小团队对其及其父母进行口腔干预,能改善儿童及其父母的口腔卫生习惯。
文献分析

糖水喂养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林育敏,罗先武,别文倩,冉秦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喂养糖水对改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2002年―2012年)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02年―2012年)中关于糖水喂养对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后筛选出6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分、新生儿持续哭泣时间、生理指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疼痛性操作后PIPP评分和新生儿持续哭泣时间方面,糖水喂养组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新生儿科在对患儿进行疼痛性操作时,采用糖水喂养方法可以有效安全地减缓患儿疼痛。
经验荟萃

水滴电子感应器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孙运娥,冯萍,陈都红,陈少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静脉输液是药物疗效发挥最快、最有效的一项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安全很重要,而临床上存在输液病人多、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弱等问题,导致静脉输液过程的观察需要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协助,呼叫护士更换输液瓶或拔针,经常出现回血、进空气、滴数与输液卡不相符等情况,存在医疗纠纷隐患。鉴此,作者建议将水滴电子感应器应用到静脉输液中,以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现报告如下。
量表研究

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的研制及其应用

张海伟,杨美玲,冯建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研制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探讨运用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方法对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法研制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表,并对比采用此量表测评前后的医生满意度状况。[结果]采用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研制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可用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估,采用此评价法可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护士能级晋升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方芳,陈兰,姚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建立护士能级晋升实践能力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70,判断系数为0.885,熟悉程度为0.854,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最终确立护士能级晋升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89个二级指标、5层能级护士,每层级护士包括与一级指标相对应的二级指标。[结论]护士能级晋升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评价指标的确定能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能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能级护士的作用,也能为管理者提供护士晋升、能力评价依据。
个案护理

1例剖宫产合并膀胱破裂修补术的护理

蒋凤菊,胡丽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在位置上相邻,泌尿系损伤是妇产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3%,因滞产产道受阻、头位难产改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易致下段两端向下延裂损伤输尿管、膀胱或缝合时误伤输尿管、膀胱。2012年12月我院收治1例超重孕妇因巨大胎儿行剖宫产合并膀胱破裂修补术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例遗传性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并大咯血的护理

程洁,谢翌倩,罗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家族性肺动脉高压(familial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FPA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丛样病变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03年前FPAH被划分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的范畴,2003年WHO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召开了第3次肺动脉高压专家工作组会议 对肺动脉高压进行了病因学分类,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这一名称被取消,现称之为FPAH。FPAH具有遗传早现现象,即在世代传递过程中有发病年龄逐代超前和病情症状逐代加剧的现象。在排除已知的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的疾病后,若在一个家系中发现2个和2个以上的肺动脉高压病人,可诊断为FPAH。肺动脉高压病人因肺循环压力增高,会导致毛细血管前肺小动脉及各级分支或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病程中晚期合并咯血,治疗更为棘手,预后更为恶劣。我科收治1例遗传性家族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其母亲曾在我院明确诊断为肺动脉高压,但病人及母亲无BMPR2基因突变,病人本次合并大咯血于2012年10月29日入院,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2年12月11日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的护理

王莹,郭丽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为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在使用激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2012年3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的设计与应用

吴馨,陈楚,李华萍,郑翠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其气道护理非常重要。人工气道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氧疗、充分的气道湿化、正确有效的排痰、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目前,国内对气道开放而未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给氧方法主要有3种,即鼻导管给氧、人工鼻给氧和自制氧气罩给氧。气道湿化常采用湿化器湿化、气道内直接滴注湿化(输液管持续滴注、持续泵注法、间断推注法、雾化湿化)。而在人工气道吸痰时,必须终止吸氧,给病人带来吸痰时缺氧的不适,虽然目前临床上有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针头的塑料软管保证吸痰时的氧疗,也有自制塑料夹用于固定氧气管,但不能很好地保证其方便性、固定性和无菌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气管套管进行改良,设计制作出一种吸痰时可持续给氧、提高气道湿化的可控性、防止痰痂堵塞的一次性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现介绍如下。

新生儿可翻折袖口青蛙服的设计与应用

蒋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表皮与真皮的联系不紧,指甲划伤易造成新生儿皮肤不完整。且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防御功能不全,易致病菌侵袭而引起感染。为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 免受致病菌的侵袭,同时又方便医务人员查体、病情观察、穿脱衣服、新生儿活动等,我们特设计了一款可翻折袖口的青蛙服,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临床研究

肛塞康妇消炎栓配合缩肛运动的效果观察

王红桂,蔡凌,蓝燕群,陈晓静,廖海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肛塞康妇消炎栓后配合缩肛运动的效果。[方法]以我科住院应用康妇消炎栓的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缩肛运动,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观察病人用药半小时内排便及内衣裤污染情况。[结果]试验组用药半小时内排便及内裤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肛塞康妇消炎栓后配合缩肛运动能明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病人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