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13年 卷 期 刊出日期:2013-11-21 目录

理论探讨

试论我国护理学科建制化过程特点

刘慧玲,段志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 分析提出了中国护理学科建制化过程的6个特点:以奉献为主流护理理念;以植入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单向管理为主要建设机制;以与医学整体发展不同步为主要体现;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要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护理为可能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护理发展需要坚持奉献与创新并重,重视多元化管理,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尽快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
科研综述

我国院前急救的发展现状

鞠庆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我国急诊医学目前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全国县级以上医院均建立了独立的急诊科,并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无缝链接的生命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系统是否完善及急救医疗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姑息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

白井双,吴淑华,李西娟,马新利,段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姑息护理”这一术语是姑息护理专家组于1989年正式采用的,是一种支持性照护方法,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姑息护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症状、死亡教育和对病人及家庭的心理支持。姑息护理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照顾,指导病人及家属自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来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并为其提供支持系统,帮助病人有尊严的生活,直至死亡,在丧亲期间,协助亲友完成死亡料理。

创伤评分系统在急救护理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唐月红,王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为更好地了解各个创伤评分系统及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将其更好地运用到临床急救护理评估中去,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本研究将对近年来关于创伤评分系统在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做简要地综述。

糖尿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淮盼盼,陆萍静,王霞,张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据统计,2010年我国糖尿病病人人数达9 240万,成人患病率为9.7%。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导致冠心病、肾功能受损及眼部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给自身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通过对病人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及自我管理等方面指导,可控制血糖和多重危险因素。换而言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外在糖尿病病人的教育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健康教育模式。本研究将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及国内外新型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及评价进行综述,为今后探索更好的糖尿病健康模式提供借鉴。

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研究进展

李晓艳,张少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保持手部的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手卫生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已经成为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200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2005年―2006年WHO世界病人安全联盟将“手卫生运动”作为其首要行动和核心思想。可见在控制医院感染过程中,对手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具体和完善。现将近年来医务人员手卫生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护理预防进展

张熠,刘丽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自1955年Thomas开展骨髓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发展迅速。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广泛应运于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实体瘤、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降低allo-HSCT后早期IFI的发生率,现将其现状及相关的护理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科研论著

垫肩颈枕仰头位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晓容,袁强,尔古小迷,刘珉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通过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临床效果的研究,探索其优越性和可行性,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术前需置胃管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和对照组60例(平卧位),观察两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呕吐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术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带备用电源便携可移动投影仪展示工作推车的设计

周亦农,胡晓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现有的便携式投影仪存在缺点有需要搬运、受电源限制,使用范围局限。同时,电脑、电源线需要另外携带,工作平台需要另外布置。为了适用医院流动讲课、宣教,使投影教学不再受到场地的限制,能最大限度满足移动使用需求,本研究设计了此款带备用电源便携可移动投影仪展示工作推车,可以为移动使用提供全套所需要的电源、工作平台、移动装置。
调查研究

护理人员对循证实践水平认同度的调查

毛秋婷,曾铁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自身循证实践水平的认同,为提高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版的循证实践信念评估量表对我院75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的循证实践处于中等水平,总体评分为3.84分±0.40分,在总条目中认同度平均分最高的是“循证实践会给病人带来最佳的临床护理”(4.33分±0.68分);得分较低的是“知道如何充分实施循证来改变临床实践”(3.49分±0.76分)及“知道如何测量循证实践后的成效”(3.49分±0.77分)。[结论]护理人员对循证实践态度水平有较高的认同度,而循证实践的基础知识及能力水平较低,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培训指导,以增加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水平,从而促进医院循证的全面开展。

临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

沈玲,宗慧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现状,了解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1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强度与压力因素、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性和责任性、护士的社会地位是影响护士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结论]需要增加护理人力配置,优化组织氛围,加强社会宣传,利于提升护理职业认同。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徐建宁,冯洁惠,汪国建,马小琴,高春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调查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便利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48所医院1 787名注册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现状得分偏低,口腔护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固定、清创、吸引、评估、湿润、清洁。相关性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知识认知、态度认知、医院及部门提供的培训及设施用具等与口腔护理问卷中吸引、评估、湿润、清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质量尚待提高,应尽快应用循证医学原则寻找最佳的口腔护理方案,开展循证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医院及部门应尽量提供可冲洗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吸引装置、大小柔软度合适的牙刷等,以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中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温栓招,曹宝花,史瑞洁,柳琴,张银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某中医院206名护理人员,采用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水平中等偏上(3.52分±0.48分),信任维度得分最高(3.74分±0.56分),行动主义维度得分最低(3.25分±0.53分)。对中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是聘用形式、工作激励与成就、工作条件、薪酬与待遇、晋升与培训、医院效益与前景和专业地位(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中医院护士对职业价值观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管理,特别是增加其对行动主义维度的认知,不断提高中医院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

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解文君,马新娟,王蓓,李俊英,管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真实心理体验及其负向心理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对20例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进行访谈,记录病人的真实心理感受,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体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正向体验包括感恩、舒适与满足、期待;负向体验主要为自卑、愧疚感、不适、疲乏、焦虑、担忧、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心理体验复杂多样,医护人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体验,积极帮助其应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病人疾病认知水平,消除其心理负担,形成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体系。加强病人的延续护理,加大家庭、社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郑州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

武彤,刘桂萍,辛莹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郑州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和态度现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招募参与者137人,通过健康教育使其获得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相关知识。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者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得分。[结果]干预后参与者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对艾滋病的态度得分虽略有提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知,但因时间较短而未能改变大学生长期受社会影响所形成的态度。

医院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的比较研究

刘克英,陈兰,张枭霄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为改善医院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及超负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调查荆州市3所三级医院317名护士及8所二级医院272名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结果]二级、三级医院护士的付出、获得与超负荷3个维度及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超负荷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的护士“付出”更多,在岗位培训、经济收入与被尊重方面“获得”更丰富,但在职业晋升与归属感方面无优势;医院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及超负荷状况均较严重,尤以三级医院护士更为显著。各级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超负荷状态,稳定护士队伍,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赵静,刘晓丹,于月,赵亦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情绪智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ayer等于1990年提出,即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识别和使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其包括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经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感,包括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足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及个体获得可见或实际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相关,但国内对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的研究较少。

中医院校护生医院临床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云玉慧,陈学玲,徐振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前提,培养高素质、有临床经验、有创新能力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发展壮大的关键。护理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教学两个部分,临床实习作为培养护理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护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理论教学模式已相对趋于完善,而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医院校护生医院临床实习的现状,为制定中医院校护生医院实习的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制约医护人员开展家庭护理的原因及对策

申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家庭护理是指在服务对象的家里向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是慢性疾病和康复期疾病病人在家庭中医疗护理工作的延续,是顺应新型医学服务模式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家庭护理使老年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服务,深受老年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城市开展得很好。本研究对重庆市某区的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制约医护人员开展家庭护理服务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临床护士多重耐药菌管理培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杨晓莉,曹艳佩,徐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为一种微生物对3类(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研究课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临床难题。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培训是培养护士的能力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解护士对特殊检查的培训需求,针对性地为护士提供培训,以便更加系统、全面、科学地开展耐药菌隔离知识的培训,增加护士对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防护与控制意识,使之最大限度地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为今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提供基础和参考。

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呼萍,王霄霞,阿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日益为我国医学界所认同,心理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焦虑是人们对即将来临、预期会产生不良后果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情绪状态,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应激反应,必然会给病人带来焦虑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已居世界第一,而且正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老年病人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其焦虑的发生率更高。本研究旨在对老年病人行PCI时可能出现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全程的心理护理使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躯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提高。

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调查

李兆婷,张慧,刘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作为第一批重点联系医院,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开展,广大实习生也参与了此项活动,护生是未来护理团队的核心,是护理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将来能否做到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基点,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很大一方面要依赖护生。因此,本研究针对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门诊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现状与对策

李雪梅,李淑娥,宋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病人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控制高血压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据WHO预测,至2020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占死因构成将从59%上升到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而有效开展高血压预防与控制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关键。我国目前高血压病人存在“三高”和“三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和危害性认知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依从性。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院门诊病人逐年增多,提高护士对慢性疾病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本调查旨在了解门诊护士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及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更好地对高血压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脑卒中恢复期住院病人及照顾者康复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

乔雪,郭海玲,刘香弟,唐玲,郝玉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公布的第3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的结果,脑血管病位列城乡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占死亡总数的22.45%。而脑卒中幸存者中病残率达到了70%~80%,生活不能自理者达42%,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面对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及照顾者的康复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而诸多对于脑卒中病病人和照顾者脑卒中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显示,无论是住院还是社区病人及照顾者普遍缺乏脑卒中知识,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关于脑卒中知识的健康教育亟待加强。而医院具有病人及照顾者比较集中、医护人员知识丰富、易于集中宣教等优点,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恢复期住院病人及照顾者对于康复知识的需求,以期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脑卒中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临床研究

个性化术前访视对鼻内镜手术病人心理焦虑及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

孙颖,王薇,刘颖,常琳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对鼻内镜病人进行个性化术前访视,降低病人焦虑,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3年6月我院东区和南区择期鼻内镜手术18岁以上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随机选择50名护士分别访视两组病人各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访视方法,观察组使用个性化访视方法。[结果]两组SAS得分、巡回护士术前准备及查对项目、护士离开手术间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对减轻病人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绳梯扣眼法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杨雪群,梁业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为减少血液透析时内瘘管穿刺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绳梯扣眼法穿刺的研究。[方法]将78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绳梯扣眼法)37例和对照组(扣眼穿刺法)41例。观察两组病人1年内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止血时间和病人疼痛度。[结果]观察组的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穿刺口渗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拔针后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绳梯扣眼法能减少内瘘的动脉瘤形成和血管狭窄,减少透析过程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缩短拔针后止血时间。

自制口腔通气管对鼻腔术后病人睡眠的影响

罗静,陈庆,陈意欣,鲁才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口腔通气管对鼻腔术后双侧鼻腔填塞病人睡眠时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需行手术治疗的鼻腔疾病病人180例。基于知情同意的原则,按实施手术的先后顺序,以1∶1的比例,采用分段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实际入组166例,其中对照组86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使用口腔通气管,并采用自制问卷对病人术后第3天的睡眠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病人牙痛、张口呼吸和胸闷憋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疼痛、头痛、胸闷憋气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戴口腔通气管能够明显减轻病人术后由于鼻腔填塞所致的睡眠不适症状,促进病人舒适。

快速康复外科超前镇痛在老年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术后的应用

郭宇,任志丽,吴爱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超前镇痛在老年食管胃交界腺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食管胃交界腺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FTS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均行静脉全身麻醉,FTS组术后镇痛方法为氟比洛酚酯15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持续缓慢静脉输注;对照组为芬太尼0.8 mg加托烷司琼6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接自控镇痛泵持续静脉泵入。用100 mm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病人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FTS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超前镇痛,进行规范化的疼痛管理能有效降低病人术后疼痛,使病人更舒适的渡过围术期。良好的观察、护理可保证镇痛效果,增强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

詹雪,杜杏利,方汉萍,吴明珑,张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对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4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24例和研究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镇痛需求、镇痛治疗效果、24 h内睡眠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疼痛评分、镇痛治疗效果、术后24 h内睡眠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提高镇痛质量。

无缝隙居家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认知功能的改善

王晓翠,倪洁,房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无缝隙居家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京鼓楼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中西医结合病房的90例糖尿病合并MC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及持续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及MCI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手指操、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及放松训练;持续干预组在干预组基础上于病人出院后给予无缝隙居家护理。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分析评估。[结果]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及持续干预组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持续干预组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组(P<0.05)。[结论]干预组及持续干预组方案均能提高糖尿病合并MCI病人的认知功能,且持续干预组效果更明显。

外固定和骨牵引病人住院期间针道感染发生状况的比较与分析

佟冰渡,李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对外固定和骨牵引病人住院期间针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为临床针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采用外固定和骨牵引治疗的病人100例,其中外固定48例,骨牵引52例。观察外固定和骨牵引术后针道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分级的情况,分析外固定和骨牵引针道感染率及针道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针道感染总发生率为34.0%,其中外固定的针道感染率为43.7%,骨牵引的针道感染率为25.0%,两组针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针道感染的发生率为6.0%,其中外固定重度针道感染的发生率是10.4%,骨牵引重度针道感染的发生率是1.9%,两组针道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的针道感染率明显高于骨牵引,但是无论是外固定还是骨牵引,针道感染均以轻度感染为主。临床应对外固定的针道护理及稳定性更加重视,如果发生轻度感染应及早予以处理,避免发生重度针道感染影响治疗及为病人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的影响

钟转好,李小兰,谢海辉,朱小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3种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体位的安置效果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俯卧位组、斜仰卧位组和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一体组各40例。观察3组病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变化情况,耐受性、合作性及全身酸痛情况。[结果]俯卧位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指标波动较大,斜仰卧位组、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一体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指标平稳;俯卧位组耐受性和合作性差,斜仰卧位组、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一体组耐受性和合作性好;俯卧位组全身酸痛较重,斜仰卧位组、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一体组全身酸痛较轻。[结论]高龄、高危的结石病人选择安置斜仰卧位或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一体的手术体位,能保证病人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心导管介入术病人焦虑的影响

程梅,张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心导管介入术(PCI)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9月在我院实施PCI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结构性心理干预。评估两组病人入院和PCI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测试病人交感神经紧张度,比较病人干预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SAS得分、交感神经紧张度、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得分、交感神经紧张度、心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构性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PCI病人的术前焦虑水平,减轻交感神经紧张度,稳定病人的生理指标。

不同镇痛方法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李秀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浮针疗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拟经阴道分娩采用浮针疗法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300例为观察组,应用氧化亚氮(笑气)吸入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3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浮针疗法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可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减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移动X光机在判定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营养管移位中的应用

徐春,吴艳林,陈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食管癌病人因肿瘤、不能经口进食、手术创伤等多种原因,加重了营养的丢失和消耗,导致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术后充分的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保持鼻空肠三腔喂养管的有效引流及肠内营养的早期供给是促进食管癌病人快速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移动X光机已经在医院广泛使用,给病人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近年来,我科对10例食管癌术后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营养管堵塞经常规处理后仍不通畅的病人采用移动X光机透视下直视鼻空场三腔喂养管中营养管的位相,旨在为判定是否移位提供循证依据,提高了分析、处理导管移位的能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护理方案研究

尹安春,李晓艳,于欣,冷志前,韩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致命性的进行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女比例为(1.4~2.5)∶1,青少年少见,5%~10%病人为家族遗传性属年龄依赖性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到目前为止,临床上仍然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从发病到瘫痪直至死亡一般为3年~5年。近年来,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应用干细胞治疗ALS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不断有研究证明,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因子作用下,可分化为表达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标志物的神经样细胞,修复和替代受损的脑细胞。ALS以其病因不明、病程短、病死率高、选择性损伤运动神经元并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被列入最符合细胞治疗指证的难治性疾病。从安全性及伦理学诸多因素出发,目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作为首选种子细胞。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环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是当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国际骨髓移植委员会分析了1994年―1997年登记的785例健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供者的材料,结果仅8例(1%)有非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梁赜隐等报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干细胞移植术后亦会出现低热、腰痛等反应,因此保证病人干细胞移植围术期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10年10月开始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LS,现总结报道病例14例,旨在总结此类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长期开展提供可借鉴资料。

供氧吸痰管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杨昌美,彭采凤,陈秀,罗庆连,陆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由于口腔吞咽及自洁能力下降、口咽分泌物增多,为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条件,极易导致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口腔分泌物进入气道,增加肺部感染机会,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气管插管和牙垫的存在给口腔护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本研究结合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将我科自行设计、研制的一次性使用供氧吸痰管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降低了护理操作的难度和局限性,较好地预防了口腔感染和VAP 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石岚,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乳腺良性肿块是女性常见疾病,常规手术方法留下瘢痕,影响美观,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日趋成熟。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房疾病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可对乳腺可疑病灶明确诊断,且创伤小,维持乳房的美观,减轻病人痛苦。我院乳腺科从2012年1月应用美国安珂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B超可视下行乳腺良性肿块旋切手术。现报道如下。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复发的影响

汤蓓,李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的特点,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容易复发。目前,生物-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发展快速,病人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指出,心理护理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安抚病人情绪,提供心理支持,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在护理过程中,应当了解病人以往的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及引发病人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病人尊严,预防和减轻病人精神心理问题,增进心理舒适度。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本研究对初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疗效以及半年内溃疡复发率的影响。

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王长琴,陈芸,桂程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风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病人,也称老年骨性关节炎。可发生全身各个关节,如手远端、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颈椎及腰椎关节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行走时关节发出摩擦音及关节功能障碍等。我科自2008年1月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生产厂家: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91)联合特定电磁波(神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

袁静,李莉,李桂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医生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我院骨科病人由于开放性损伤多、急诊多、抗菌药物和植入性器械的广泛应用,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为了有效地控制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我院感染管理科自2010年1月在骨科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主任和手术医生,帮助他们分析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了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病人不同时间测量血压值分析

刘春梓,张晓宁,孙艳艳,任然,杨襄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90%的肝癌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者为10%~25%。在肝癌的非手术疗法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应用较广泛且疗效较好的方法,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目前,肝癌TACE术后对生命体征的监测时机、持续时间仍以经验指导为主,本研究对270例TACE术后病人不同时间段血压值与基础血压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TACE术后生命体征测量的规范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及护理

高娟,吴国华,常璐璐,朱红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呈逐渐增多态势,快速有效地检测变应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皮肤点刺试验(SPT)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疾病诊断中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因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高、临床相关性好、病人痛苦小的特点,颇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国内外已将SPT作为临床检测变应原的常规实验。我院自2011年6月应用SPT对病人进行过敏原检测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个体化肠道管理对假性大便失禁患儿肛门功能改善的影响

任平,张玉侠,陈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假性大便失禁指4岁以上小儿肛门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至少1个月,但并不伴随明显的神经或解剖结构异常,小儿多在厕所以外的非适宜场所排便,主要包括粪便潴留型失禁和情绪性失禁两种,粪便潴留型失禁通常伴随便秘的发生,而情绪性便失禁可不伴随便秘。假性大便失禁对小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社会和心理等,适时采取肠道管理是治疗假性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包含饮食、药物、排便训练及个别心理疏导等。本研究旨在分析假性大便失禁患儿病因基础上采取个体化肠道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标管理在急性脑梗死病人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李丽,邵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先提出目标管理,且有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人并不是先有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确定了一个人的工作。这种方法最开始在企业管理中流行,并逐渐推及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急、病程长、疗效慢、致残致死率高,给病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难题。目前,目标管理应用于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极少,发展不成熟。鉴于此,我科开展此种方法的培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ICU病人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情况的研究

段征征,刘义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压疮作为病人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愈来愈备受关注,卫生部颁发的2008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完善压疮专项护理管理制度,中国医院协会将“预防与减少病人压疮发生”纳入2009年病人安全目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由于病情严重伴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同时应用镇静麻醉药物而长期处于卧床状态,发生压疮往往是难以避免的,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及高发群体。目前,国外许多学者对ICU住院病人压疮的患病率进行了研究报道,而我国尚缺乏有关ICU住院病人压疮患病率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病人压疮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我国ICU住院病人压疮发生情况,为我国ICU住院病人压疮管理提供参考.

合并内科疾病妇科高龄手术病人的预见性护理

左青娜,王晓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妇科需手术治疗的高龄病人也逐年增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各重要脏器趋于老化、修复能力差、耐受性减退、应激性较低,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心肺脑血管等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会增高、增多,如果不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时刻有危险事件发生。因此,围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预见性护理就是护士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找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我科对合并内科疾病的高龄手术病人实施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腹腔镜下经胃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护理

刘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胰腺假性囊肿(PPC)是最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多在急性胰腺炎及胰腺创伤病人中发生。持续存在的胰腺假性囊肿可导致感染、脓肿形成、侵蚀周边血管引起出血、破入邻近脏器或消化道、压迫邻近器官等严重并发症。经皮置管引流创伤小,为PPC外引流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于引流的病人,但PPC往往位于胃后方深处,引流困难,且容易形成胰瘘,迁延不愈。因此,身体状况差、手术风险大或高龄等病人不适合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目的在于建立囊肿及消化道间的通道以引流囊液,其适应证是囊肿与消化道壁之间的距离<1 cm、穿刺部位应在囊肿膨出最多处、且囊肿一般应为单个,并应除外囊性肿瘤及假性动脉瘤。虽其成功率可达到92%~100%,但其适应证要求很严格,6%~23%高复发率,造成对于PPC治疗的局限性。传统开腹手术恢复慢,并发症也较多,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开展,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成为可能,腹腔镜技术一方面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明显减小,利于病人恢复,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内引流口足够大,引流通畅,减少复发率。Palanivelu等报道了超过100例的腹腔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经验,所有病人均成功手术,术后仅有1例复发,囊肿胃吻合术为最常用的术式,出血等并发症较内镜治疗低。国内关于腹腔镜经胃囊肿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病例报道较少,且无成熟的护理经验。我科于2009年6月―2012年12月对5例胰腺假性囊肿施行腹腔镜下经胃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发热病人床旁体温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游建平,杨莎,罗红霞,王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体温单是护理记录中的重要内容,在病人住院期间记录了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重要情况。一直以来,需密切观察体温的病人,如医嘱为“每小时测体温1次”,其中是体温单上规定时间测得的体温照常填写,其他时间测得的体温则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传染病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发热,对于发热待查的病人,其体温的变化观察记录更显重要,如果体温单不能准确反映病人一天发热的过程,护士则无法提供具有法律依据的护理文书。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病人病情,随着病情变化应该随时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否则可能会耽误病人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后果。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施行,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临床实际监测体温时间与体温单绘制时间之间不一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为保证准确观察和记录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我科自行设计了床旁体温记录单,该记录单既能准确反映病人的每天真实体温,又能增强护士测量体温的依从性,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治依据。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病人床头可拆卸折叠防风罩伞的设计

张缤,胡晓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临床上很多病房都有空气消毒机、中央空调,这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都会产生不同方向的风力,而卧床病人对此类风力感受敏感,导致不适感增加。另外,在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有些危重病人不能离开病房,只能用撑伞或找支架撑开床单等方式进行防护。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设计了病人床头可拆卸折叠防风罩伞。
护理管理研究

新形势下医疗输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讨

张容,贺冬梅,刘聪明,袁华丽,王惠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化的医疗输送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输送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输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方法]根据医院医疗输送工作特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性质,通过严格定岗、核岗;运用以人为本的原理,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职责明确、有效放权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结果]通过弹性排班,优化资源,输送人力在医院业务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没有同等比例地增加;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输送人力资源,建立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人尽其才,缓解了人力紧缺的状况;通过系列培训,提高了员工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提高了顾客满意度;通过弹性排班,实施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有效增加了输送员工归属感,降低员工辞职率。[结论]对输送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控制好投入与产出这条生命线,是有效开发和利用输送人力资源、缓解输送人力紧缺、降低医院投入成本、提高输送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氧气湿化瓶干燥架在基层医院CSSD集中式管理中的应用

刘敏,任朝芝,任明琼,黄述杰,叶小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病人供氧装置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的潜在医院感染源,在医院感染防控中,为提高基层医院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综合管理水平,氧气湿化瓶纳入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式管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等现代化设备尚未能在多数基层医院普及,因而,在人工清洗消毒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对氧气湿化瓶进行集中清洗消毒保存,而保存的关键环节――彻底干燥成为CSSD工作人员探讨的重点课题。我院CSSD于2012年4月开始对全院18个临床科室的氧气湿化瓶实施集中回收,大量的氧气湿化瓶通过清洗消毒处理后,采用常规的装载篮筐倒置干燥潜在湿化瓶口被反复污染、干燥时间长、不便于管理的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本研究自行改良设计一种氧气湿化瓶干燥架,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新医改下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研究

高青,许翠萍,褚梁梁,张慧,程彦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卫生部自2010年1月提出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本着“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示范病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明确指出“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护理服务”。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护士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而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低。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新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

张欢,李魏春,闫凤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我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每个病房在管理上都实施扁平化责任制管理。扁平化管理一词源于企业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我科是实行每名护士分管病房,负责不多于8例病人。在这8例病人住院期间无论是生活护理还是治疗护理都由其责任护士负责。每年我科都有新护士进科,近年来以本科护士居多,而临床本科护士敬业及工作满意度情况较不乐观。而本科护士是未来护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职业态度直接影响到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如果培养使用得当,高学历护士将成为优秀的临床护理专家和护理管理者。

品管圈活动在防止肠内营养管堵塞中的应用

张晓红,谢仙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肠内营养(EN)可防止胃肠黏膜萎缩,维持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特别是早期肠内营养(EEN)能恢复正常的肠道通透性,防止肠源性感染,提高免疫力,纠正代谢紊乱,且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便,安全经济,已经成为提高病人营养的重要途径。而肠内营养管堵塞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机械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如何能找到肠内营养管堵塞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有效控制,是摆在广大护理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学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本研究从2010年开始,运用品管圈步骤,包括主题选定、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分析解决肠内营养管堵塞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多学科团队管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多见病,呈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肺结核病人中有5%~15%会合并糖尿病;糖尿病病人体内糖代谢异常,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结核病。因此,该病病变广泛、空洞率高、体内糖代谢紊乱,治疗难度大,极易造成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14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进行了多学科团队规范化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基于护士岗位管理的护士分级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吴德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当代医学更新周期的缩短,仅在学校学习时获得护理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需求,护士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包括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以及毕业后学历教育。为了更好落实护士岗位管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护理部于2012年5月开始实行护士分级继续教育模式,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分级培训制度要求,优化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理教育研究

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对高职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影响

穆晓云,刘诗盈,丁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新的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影响。[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2011级3年制护生分成两组,即新实践教学法教学A组和常规实践教学B组进行教学。[结果]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学习驱动力”“控制学习”“扎实学习”3个维度优于B组。[结论]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即小组制评估式实践教学方法相对于常规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方法而言,能有效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提升护生学习的兴趣。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

戴婷婷,李红梅,韩春玲,周本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索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逻辑分析法、理论构建法,将耗散结构理论运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探讨其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结果]外科护理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实际上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趋向于非平衡状态的过程。[结论]耗散结构理论对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新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国内外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比较研究

巩小军,王斌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是评价护理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现状进行比较,包括不同国家评估主体、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的实施等,借鉴国外经验,为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提出建设性意见。

专业认证背景下构建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饶玉霞,鲍翠玉,赵骥,孔令磷,张志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的基本文件,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追随学科的发展、顺应市场的需要而进行修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成立了相应的护理学专业评估和认证组织;教育部、卫生部明确规定实施医学教育认证,开展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认证结果作为审核医学教育招生规模的依据。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起步较晚,2010年吉林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开展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学校,并通过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试认证。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将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专业认证,提高教学质量,立足本校实际校情,我校修订了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彰显专业特色,也力争培养方案能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更好地规范办学过程和条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在急救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杨艺,丛小玲,许苏飞,李璐寰,沈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中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5个环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目前在诸多的课程教学中广为应用。我院外科教研室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基于临床见习的综合性实验在本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汪苗,肖国华,李远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本科护生作为未来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尽管具有理论强、知识结构相对完善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不够、临床思维单一的缺陷。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加深护生对临床工作的了解,提高其临床实践和决策能力是一直探索的问题。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多个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对培养和提高护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将本科护生的临床见习和综合性实验结合起来,希望加深本科护生对临床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构建两模块贯通双领域、一体化联结两证书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张淑娟,张德芳,严军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我院开办护理专业历时已久,办学效果良好。多年来,秉承“引入优质资源,外培优秀教师,校院联合、合作育人”的办学宗旨,融入护士资格证标准,课堂与岗位对接,创新了“两模块贯通双领域、一体化联结两证书”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探讨

陈丽霞,李爱民,金胜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为了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人文关怀意识、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更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我校在护理学专业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SSP),达到在模拟临床情境下,全面培养和提高护生人文护理综合素养,将护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教育能力、应变能力和设计能力融于一体。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邱会利,李艳琼,于群,袁爱华,刘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临床护理课程之一,是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情况以及各种病理状态的一门学科。实践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我校护理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将临床主干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进行了调整,临床护理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到1∶1。因此,本研究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提升护生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应用

吴荣,周文琴,沈麒云,谷敏,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阅览)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是一套兼具教学与考评功能的创新教学工具,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被广泛应用于住院医生、实习医生和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目前已成为国外医学院校临床实践考核的常用演练性工具。我院于2010年正式引入用于低年资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和带教老师的师资培训。通过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实践,2012年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引用该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反思法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郑海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反思,即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在护理教育中,反思日记(reflective journal)被定义为:通过让护生在临床实践中以记录日记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的一种教学方法。本研究在护生临床实习中,要求应用反思法,对应用的对象、方法、途径和教学价值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应用和探讨。现介绍如下。

院校合作培养初级肿瘤专科护士的实践探讨

彭翠娥,王卫红,谌永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发展,社会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学作为应用型的实践科学,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院校结合模式是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先行是发展专科护理的科学途径。院校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合作医院共同制定及实施包括教学和占有适当比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及公益劳动等计划,以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院校合作教育即进入临床课阶段后,将所有临床课程交给教学医院,授课老师均为医院各病区的业务骨干,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护生面临的是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学到的是真实的临床处理能力。我院与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培养初级肿瘤专科护士,通过近8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国外护理介绍

英国护理本科课程的特点与思考

张锦玉,周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立了世界上第1所正规的护士学校,从此,南丁格尔的护理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长期而广泛地影响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护理教育发展进程。一百多年过去了,英国作为护理教育的发源地一直致力于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提高。2012年5月,笔者有幸对英国诺桑比亚大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参观与访问,该大学的护理保健、社会工作与教育学院是英国护理教育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对于研究英国的护理教育有很好的代表性。现对该校的护理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总结如下,希望为我国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临床研究

止血带辅助手术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机

王静,王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近年来,随着止血带在骨科手术的常规应用,术后伤口感染及延迟性愈合的发生也多有报道。研究发现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观点认为,预防性抗生素应在术前使用,以确保抗生素存在于术中可能受到污染的任何组织中。由于这种观点,抗生素通常均在骨科驱血止血带充气前使用。为此,本研究在止血带充气前及放气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病人术后伤口情况。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