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综述
解丽,高秀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护理人员职业发展是指护理人员在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中,为满足病人、健康服务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为达到个人事业与组织同步发展的目的,不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各种途径适应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能力,以至最终在职业中成功的过程。职业发展是提高护理人员实践能力与工作生活质量,增加护理人员责任感、满意感与忠诚度的重要方法。我国护理研究者已经逐步进行从不同视角、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的探索,大量学者致力于职业发展所涉及的自我和组织两个层面,以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的更好发展。情景分析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卫生领域已有相关研究中提到了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但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本研究将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大量对护理人员职业发展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文献资料,从护理人员、医院、社会多角度出发,分析、识别、归纳、总结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状况的关键事件,然后进行相应的情景构建,以期为护理人员更好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华,赵婧姝,曹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1984年,道德困境(moral distress scale)的研究于首次被Jameton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来,通过研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道德困境源于护理工作行为和护士信念两者间的偏差,导致心理上的落差,当护士不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正确的认知进行相关护理工作时,这种心理上的偏差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道德困境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较为明显,会使护士产生挫败感、导致性格上的缺陷、出现判断失误甚至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与文献报道护理工作者的成就感低、家庭与工作角色不一致、收入低、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存在一定区别。国内对道德困境的研究还未涉及护理工作和护理工作者。现对国外使用道德困境量表进行调查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国内护理管理者提供道德困境调查相关依据,并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现状科学评判道德困境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的影响。
陈红琢,嵇桃瑛,张彩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泌尿系结石也称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人群患病率为1%~5%。虽然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复发率高,仍是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据报道,泌尿系结石10年复发率为50%,2次发病中位间期为9年。目前,临床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重点在于外科“取石”,却忽视了其防治措施。有文献指出:未经防护的结石病人,其结石复发率为50%~100%,而接受防护的病人,其结石复发率为10%~15%。有学者认为,95%的泌尿系结石病人可通过代谢评估等方法查明并预防。因此,对正常人群和结石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干预是降低结石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手段。现就预防泌尿系结石发生及复发的相关健康指导内容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科研论著
康凤英,闫丽娟,杨辉,李秀云,薛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分析责任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现状及相关因素,筛查护士工作中普遍性、关注偏差性缺陷。[方法]以King达标理论为依据,应用护理行为目标达成度量表(NPGA) 对6所3级综合医院626名责任护士进行行为现状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7.1%的护士认为自身护理行为水平较低、58.9%的护士认为自身护理行为需要在对应条目上把握问题点进行改善;各维度总体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团队角色”“个人发展”“促进病人理解参与”“自主决策”“开放性交流”“病人尊重”“个性化护理”;〖HJ*3〗在编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水平高于非在编护士,责任护士的年龄护龄越大、职称越高、工作满意度越好,行为目标达成度水平越好。[结论]以护理行为目标为依据的护理行为水平评价,有助于反思护士行为特征所反映的护理价值观和护士行为目标。
调查研究
朱正刚,陈燕,蒋新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和压疮病人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个社区,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这2个社区36名护士和86例压疮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对压疮最新进展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多数低于50%,压疮病人家属对压疮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全部低于50%,家属中有获得压疮知识了解途径者占24.4%, 13.9%的病人家属表示发生压疮后首先会向医院求助。[结论]社区护士压疮知识更新不及时,压疮病人家属有关压疮的知识亟待加强,必须密切社区和压疮病人家属之间的联系,给予家属有关压疮的技术支持。
陶琼英,马修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6.25%。经单因素分析,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抑郁评分高(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抑郁分值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因素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张敏,张平,孔令磷,徐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护士关怀能力与求医者护理满意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护士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5所三级甲等医院15个门诊服务部的355名护士、325例病人及316名家属进行调查。[结果]门诊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98.08±24.22)分,认知、勇气、耐心维度得分分别为(74.60±13.62)分、(62.26±17.23)分和(61.22±15.38)分,不同职称、护龄的护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求医病人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总分为(45.41±5.89)分和(46.21±9.11)分,病人和家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护士关怀能力和求医者护理满意度间呈正相关(r=0.469,P<0.01),门诊护士关怀能力各维度对整体护理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R
闫晶晶,牟绍玉,张慧,牟绍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病人住院期间实际接受营养支持的量和天数。[结果]共筛查2 570例病人,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43.0%,13.1%。消化内科病人营养受损较严重,胃肠外科病人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较高。有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率较低且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为主,不规范的营养支持现象较普遍。[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应用不合理,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按照肠外肠内营养指南规范营养支持。
高欢玲,张金梅,刘爱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状况及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行为量表对203例COPD病人进行调查。[结果]COPD病人的健康行为总分为(111.47±30.61)分,总体得分指标53.6%,其疾病认知不及格率为78.3%;自我效能总体得分指标51.3%。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影响病人的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与疾病认知总分、防治方法和康复训练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病人的健康行为、疾病认知、自我效能有待提高,医院、社区应针对性地加强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其自我效能,以提高其健康行为。
杨帆,管维,何玮,曾星,胡志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位居男性肿瘤发病的第6位,女性肿瘤发病的第16位。膀胱癌恶性程度高,常采用膀胱全切联合尿流改道术,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可使病人保持原尿道自行排尿,易为病人所接受,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由于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回顾总结本科室2009年5月―2012年5月57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病人病历资料,分析影响病人术后康复的常见因素,以更好地指导围术期护理和改善病人术后康复。
朱慧芳,颜美琼,金福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髋部骨折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意外事件,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住院费用高等,病人通常选择居家康复。有报道指出,在以老年抑郁量表作评定的结果中,老年出院后1个月抑郁率达47.0%,高于张玲等报道的中国老年人抑郁患病率22.6%,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康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3个月是功能锻炼和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也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人抑郁状况较为严重的阶段。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居家病人抑郁的原因,为制定系统的康复指导提供有力的依据。
毛晶,杨威,和晖,芦艳华,张磊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护理工作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是否满意是良好医患关系和临床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影响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其中护士的人格素质、心理状态均有较大影响。护士的人格直接影响护士的护理行为表现,护士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综合医院在职护士的人格特质、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及心理状况与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关系,以期找到护士本身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为医院选用及调配适合的护理人员提供依据,为改善护患关系提供帮助。
吴洪芸,李骏,邢爱婷,田迎春,邹纯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大学时期是青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每天营养素的合理摄入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营养饮食状况不容乐观,膳食营养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总能量摄入较低,甚至低于我国目前现行轻体力活动成年男女推荐量值。护理专业的学生则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营养健康,因为她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对身边更多的人群灌输营养知识,从而产生更广泛影响。目前临床护士营养知识匮乏,不能胜任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的重任。作为执行者的护士,其营养知信行水平直接影响营养干预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端正其营养态度,培养良好的营养习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女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深化高校营养教育的步伐,培养护理学生良好饮食习惯提供参考。
张雪琨,孙瑶瑶,林萍珍,罗瑶,娄凤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环卫工人是指使用保洁养护专用工具,从事街道、广场、大型室内集会场所等地的废弃物清除、垃圾清理,河岸设施养护以及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环卫工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与我国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但艰苦的工作环境、薄弱的生存基础、传统观念的误导以及政府的投入不足,容易造成环卫工人身体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目前国内针对环卫工人的心理健康及生活状况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济南市环卫工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高社会对该群体的关注与认可。
袁勤,陆红英,朱雪梅,陶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的50%左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控制症状,而是要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开展个案管理的护理模式提高理论依据。
郭莉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变化、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整体护理等新型医学模式的建立,护理专业承载着更多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使命,因而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精神科病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着超越于其他专业护理的压力。这些压力是多方面的,如精神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病房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长,护士不仅承担病人的常规治疗工作,而且担负病人的饮食护理和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护士不能因危险而纵容病人的不正常行为,也不能因害怕而不接触病人。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无疑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均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感到孤独,情感脆弱,出现负性情绪,直接或间接影响精神科职业的情感负担,最终将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的健康。研究表明,负向情绪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反映个人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的情绪维度。再加上女性的负性情绪比男性高,未婚者比已婚者高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现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维度对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健康自测,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状况,为探讨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流失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护理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提供借鉴。
孙兴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加快我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步伐,发挥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作用,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已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65岁以上社区居民每年都将获得1次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的同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开展65岁以上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可全面了解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的患病情况,通过对体检资料的分析和定期随访,增强社区老年人疾病护理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护理的整体水平,对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社区内1 113例6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慢性病的比较分析。
杨小平,李晓梅,郭记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走向病房,培养临床实践技能,实现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护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及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护生即要面对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衔接,又要面对来自病人和工作的各种压力。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不仅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各种压力,调整工作心态,而且有助于临床实践工作的展开。为了解实习期护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对护生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变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对129名正在实习的护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张梅玲,唐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稿,2012年始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进入等级评审阶段。据文献报道,二级中医院普遍存在护士中医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加之医院护士多毕业于西医院校,因此,中医药基础知识薄弱、辨证施护能力较差。近年来按照医院管理年及中医护理质控要求,已经有地计划实施西医护士参加中医药知识培训,然而在临床中医护理实施中,低年资护士对中医药基础知识、专科辨证施护及中医健康宣教知识相当匮乏。为真实了解护理队伍的现状及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知,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74名初级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抓住薄弱点制订实施方案及对策,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以有效提升中医护理内涵质量。
经验荟萃
付侨华,许晓惠,王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目前,肾移植已经成为提高终末期肾病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最佳治疗方法。而免疫抑制剂是肾移植术后病人必须服用的药物,对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会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识别免疫抑制剂,让其知晓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规格、剂量、服用方法、药物副反应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科设计并制作了适合肾移植术后病人使用的药物识别板,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住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78例病人使用此药物识别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研究
邹学敏,应征,杨小辉,印丽华,邓贤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评价艾条灸法对混合痔术后病人焦虑与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0例混合痔手术病人分为两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艾条灸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对两组混合痔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和舒适状况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治疗组干预前后SA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两组干预后SA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GCQ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P<0.05),其中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和心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1/3.215,P<0.05)。治疗组干预前后GCQ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5),其中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和心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4.54,P<0.05)。[结论]基础护理加艾条灸法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手术病人的焦虑和提高舒适状况。
季艳,任春华,滕蓬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 [目的]探讨破痛油对治疗老年病人Ⅰ期~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58例Ⅰ期~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压疮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治疗基础上加用破痛油外敷,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治疗的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在同一治疗时间内,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总体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常规治疗加破痛油对治疗老年病人Ⅰ期~Ⅲ期压疮较常规治疗有显著疗效。
陈润芳,萧佩多,王丽嫦,徐连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值对急性创伤伤口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效果的影响,寻求有效、适合的负压值,达到最佳的引流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
陈凤鸣,屈玉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按摩疗法对混合痔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重度混合痔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部按摩法;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果]手部按摩较单纯常规护理预防减轻混合痔术后病人疼痛方面效果较好。
王昱,高成,张春妍,蔡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采用音乐疗法2周后,观察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蒋文珍,沙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的中药散剂碧雪散与碘伏、康惠尔、碘酒在治疗Ⅱ期压疮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4组,各30例。4组均按常规消毒之后分别外涂碧雪散、2%碘伏、康惠尔贴和2%碘酒,比较病人压疮治疗的效果、疼痛感受、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碧雪散组有效率为93.3%,疼痛评分为0.52分,治愈时间为13.03 d±6.27 d,高于其他3组(P=0.022,P<0.001,P=0.01);碘伏组所花费的治疗费用最少为3.30元±0.92元,低于其他3组。[结论]自制中药散剂碧雪散治疗Ⅱ期压疮的疗效明显;碘伏可在经济条件不佳的病人中酌情应用。
杜春荣,张红闯,丁艳梅,吴建芳,唐云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唇腭裂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促醒作用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80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执行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全身麻醉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语言呼唤、音乐呼唤、皮肤呼唤等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完全清醒的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对唇腭裂全身麻醉术后患儿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张丽伟,刘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神经变性疾病导致的老年性痴呆。如何通过护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其病情进展,是护理工作研究的课题。笔者对22例AD病人采用医护、家属与病人密切配合的优质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黄丽萍,熊邦琴,王虹,胡君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即能减轻疼痛,又可避免化疗药物导致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坏死的风险,且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有利于病人的治疗顺利进行。但无论是采用直视、盲穿或超声引导下置管,都有可能由于病人自身和医护人员操作原因导致置管失败。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PICC专科小组对82例PICC置管失败且双上肢又无其他合适的目标血管的病人分别采用彩超引导下、盲穿下的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方式进行补救。现报道如下。
(免费在线阅览)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其本身属于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射动作。机体通过咳嗽反射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是频繁、剧烈的咳嗽也会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从而成为病理现象。目前通常按症状持续时间将咳嗽分为3类,即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的病程少于3周,其又分为痰咳和风咳。最常见的病因有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以及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咳嗽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起病急、来势猛,治疗护理不当易致不良后果。我院采用痰热清或者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急性咳嗽(痰咳)病人,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黄为阳,覃永健,黄在英,冷文婷,钟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为了给病人提供有效、简便、安全、无痛的治疗方法,我科在2009年3月―2013年6月采用覃永健主任医师经验方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王荣玲,李桦,王风琴,赵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肺癌治疗除早期手术切除外,大部分中晚期病人中位生存期难以超过10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10%,放疗、化疗的疗效并不理想且副反应较大,对于此类病人,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应成为治疗的主要目的。肺癌晚期的病人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张曼华在对肿瘤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干预研究中发现,负面情绪、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均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而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应对技术、放松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均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笔者对76例肺癌晚期的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观察心理干预在肺癌晚期病人化疗中的作用。
吕慧颐,周卫红,杨萍,武俊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脑卒中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肩痛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在我国,其发生率在患侧上肢弛缓期时占60%~80%,多数出现在发病后3个月之内。肩痛在偏瘫病人中的发病率高达84%,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6%~72%。肩痛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其情绪,更加延缓和阻碍了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加大医疗开支。所以对于脑卒中肩痛的治疗和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脑卒中肩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的研究较多,但长期疗效观察意见不统一。近来,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治疗中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且以正性报道为主,如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病人肢体康复,提高满意度等。笔者针对这类病人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殷翠云,周青,周燕,胡巍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肛瘘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属中医学“漏疮”“穿肠瘘”等范畴。肛瘘的治疗方式目前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对低位单纯性肛瘘临床多作瘘管切开术,术后创面开放,让其逐渐愈合。我院肛肠科2011年12月―2013年4月采用疮灵液和黄芩油膏换药,比较两种药物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尹建红,张绍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最常见的分型包括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APA病人手术能够治愈,而IHA病人往往手术疗效不佳,多考虑药物治疗,因此进行术前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卧立位试验由于其无创性、敏感性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试验的特殊要求,病人在立位试验中存在跌倒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跌倒,会影响试验的顺利完成,因此积极有效预防病人跌倒的发生对整个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瞿明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是根据不同病种,参照现有本国和国际疾病护理常规和标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为基本准则。我院肿瘤科开放床位98张, 癌痛病人占病人总数的10%~15%。2012年我院肿瘤科创建“无痛示范病区”,护理部成立疼痛护理小组,以探索建立疼痛病人安全管理标准,率先在肿瘤科设计并启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癌痛病人。通过对两组癌痛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并从初次癌痛评估、癌痛缓解程度、癌痛病人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个方面进行评价,验证了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现介绍如下。
吴彦平,白福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健康教育干预是糖尿病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增加病人的疾病知识,促使病人的健康行为发生变化,利于糖尿病控制目标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对我科67例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李彩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手术室护理路径指的是以危重病人为中心,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整体医疗、护理计划,是由每阶段常规护理计划组合而成。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危重急症,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的特点,致残率与发病率非常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呈现老年化趋势,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手术病人中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笔者收集了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脑卒中手术的10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葛网平,殷志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阳性症状得到控制后,很多病人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会功能下降、精神逐渐衰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目前我国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系统及设施尚不完善,大量精神病人需长期住院。有报道称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占同期住院精神病人总数的60%以上,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占80%以上。因此提高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降低致残率,是慢性分裂症病人康复的重点。我院吸取国内外经验,并结合我院长期康复工作的经验总结,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群体互惠团体治疗,并进行了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黄改莲,宋秋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也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调查显示:约73.5%脑卒中偏瘫病人出院回家后有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的愿望。可见,康复已经成为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需求,是脑卒中急性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偏瘫病人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指数(MBI)评分比较,探讨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偏瘫病人自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免费在线阅览)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呈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直径<3 mm,皮肤损伤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亦见于前额、两颊、颈部、腹部和女阴,很少自行消退,常无自觉症状。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面部美观。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科治疗眼周汗管瘤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刘湘玫,李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中,10%~30%可出现吞咽障碍,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常见症状。吞咽障碍长期得不到改善,则易导致病人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如果喉部不能及时清理被吸入的食物,严重者可继发肺部感染甚至因窒息而死亡。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发生吞咽障碍后,不知道如何避免食物或水误吸入肺,由于害怕进食引起呛咳而减少食物摄入,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对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个体化吞咽功能锻炼的指导,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近年来对住院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吞咽障碍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摄食训练,对于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有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邢攸红,杨玉,王广义,薛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在短时间内肺动脉压力超过体循环收缩压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在对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进行纠治的围术期内,当出现外界刺激如低氧、酸中毒、应激反应及各种对气管和支气管的机械刺激均可引起已增厚的肺血管痉挛收缩而产生肺高压危象。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和评价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直接获取准确的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精确测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为pH 诊断及分级提供准确依据,目前在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关于检查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报告较少。我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共行右心导管检查187例,其中6例病人出现术后反应性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3.2%,根据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实施有效治疗护理。现将临床护理体会和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陶左荷,李改娥,徐乃明,赵爱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生产、生活中,一氧化碳(CO)中毒时有发生。CO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病人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但也很容易并发皮肤损害。皮肤组织营养不良和局部承受持续压力等是造成压疮的重要因素。当CO中毒病人被发现时,皮肤受压常超过几个小时,且临床观察发现, CO中毒病人发生压疮中诸多伴有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其严重程度难以预料,伤口恶化快,即使给予积极的处理,病变发展迅速,致多层皮下组织暴露。若评估不全面,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会加重伤口恶化,给护理带来许多困难。准确评估CO中毒后引起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性压疮的范围性质,能有效指导压疮临床护理,及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避免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性压疮加重,促进康复。
侯二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故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对于低位(齿状线以上6 cm~7 cm)直肠癌病人,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为最佳选择,也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术式,需切除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引流区,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该手术切除范围广,容易达到根治目的,但易损伤邻近器官;手术时间长(腹部、会阴两处进行手术),易导致感染;因此对术中配合要求极高。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对21例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临床效果基本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任树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病人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少数病人还可出现气急、气喘。临床上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即花粉症)两种类型。变应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多见,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本院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治疗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刘艳华,徐娟,张燕,张国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改良赛丁格技术和超声导引行PICC目前已逐渐成为国外PICC穿刺的常规方法。近年来这一新技术已在我国得以开展,但无论是采用直视、盲穿或超声引导下置管,均可能因操作者或病人的因素导致置管失败。现将我科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田甫翠,杨贵红,肖冬玉,陈瑶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CCU病人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儿科CCU,病人年龄小、病情严重,自主活动明显受限,加上营养状况差、应激因素等,急性压疮发生率高。我们一直致力于压疮的预防护理,继2008年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应用急性压疮快速评估方法,针对高危病人给予遇见性护理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对102例压疮高危病人采用预防性贴膜护理预防压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免费在线阅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以睡眠时上气道部分或完全闭塞为特征,表现为反复打鼾和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并常伴有白天过度嗜睡,是一种常见的涉及多器官多学科的综合病症,人群患病率高达2%~4%。SAS病人因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目前SAS病人对治疗的接受性和依从性往往低于预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开展了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程晓霞,王玲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临床路径是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疾病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病人照顾计划。它是已经制订好的计划,使病人在接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资源。为此,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首发抑郁症病人治疗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李艳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应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取得巨大发展,但对于严重纤维化或钙化性、复杂冠状动脉性病变不能行PTCA术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CRA)取得了较好效果。CRA是采用超高速的旋磨头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磨成很多细小的碎屑而起到清除冠状动脉管腔阻塞,扩大管腔的目的。旋磨的细屑一般小于5 μm,这些小碎屑通过毛细血管不会产生临床后果,然后在肝、脾和肺清除掉。2012年8月我科在山西地区率先开展了CRA,扩大了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起到了对PTCA的补充作用;至2013年9月,已对21例病人行CRA,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管理研究
霍世英,田宇红,赵美娜,王慧贤,吴育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提高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不到位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通过对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相关知识的调查,针对性组织教育培训与实践,并规范了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的内容、流程,加强环节质控督查以确保落实到位。[结果]教育培训实施后因对老年入院病人躯体健康评估不到位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018%)显著降低,与教育培训实施前(0.2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视老年入院病人躯体健康的评估,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闫欣,刘中国,闫宏,刘翠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药物临床试验是药物开发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临床试验不同于医疗服务,研究者通过Ⅰ期~Ⅳ期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掌握相关的研究数据,客观、准确地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护理人员参加临床试验的同时又承担病区医疗服务,想要扮演双重角色按要求完成临床试验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为了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必须建立完善的专业研究团队,在专业研究团队中专职研究护士起着不可缺少的中心与协调作用,专职研究护士的参与是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
洪金花,徐宝兰,汪华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静脉输液在医疗救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78%的护士的日常工作与静脉输液治疗有关,90%以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因此,专业化、规范化的静脉输液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院于2009年成立了静脉输液治疗小组,通过3年的实践,已逐步发展成一支院内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专业队伍,2011年10月我院又与美国BD公司合作,正式成立了 静脉输液治疗团队(IV- Team)培训基地,近1年来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徐卫鸿,宫静萍,张淑华,张伟丽,闫赋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聘用护士是医疗卫生系统不可缺少的力量,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军队医院的聘用护士人数比例已占全院工作人员的30%~35%,他们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军队医院聘用人员流失现象逐年递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护理队伍的稳定。为了解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管理,对我院136名离职护士进行了调查分析。
李利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动静脉穿刺、采集标本、配制药液等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频繁接触各种锐器,是针刺伤的主要群体。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相对较多,抢救率高,静脉液体输入量大,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极易发生锐器损伤。而现已证实,至少有20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损伤传播。一次污染锐器损伤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 品管圈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相互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并持续改进工作上存在的问题。2013年2月―8月,我科应用品管圈降低锐器损伤率的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菅平女,张月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医院来说,如何吸引和保有病人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成为众多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建立适合不同阶段的新型医患关系,是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和义务、增强国有医院竞争力的首要课题,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病人忠诚是指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品质或其他要素引力的影响,病人对某医院的信赖、维护和需要时会再次购买该医院医疗服务的一种心理倾向和重复购买行为。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培养忠诚顾客方面我院进行了积极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潘淑娟,刘玲玉,吴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优质护理服务的精髓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质内涵相一致。责任制整体护理思维是优质护理服务长期稳健运行的根本保障。追根溯源,“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30多年,其护理服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还有待提高。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提出,是“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的深化与提升。现通过回顾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及优质护理服务提出的背景及现状,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潘春晖,岳春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医院预算管理是在医院战略目标的引导下,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手段。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过程,应该包括从事前管理,到日常管理过程的事中控制,最后到一个周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的事后分析和事后控制的整个管理过程。
护理教育研究
黄文杰,黄瑞瑞,李定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护理学》教学中融入护理人文技能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0级专科护理的两个大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授课,观察组则在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教学结束后用考核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专业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技能培养持肯定态度。[结论]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融入人文技能的培养,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倪圣,丁建中,周红,衡艳林,龚爱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护理“微笑服务”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仅有“微笑”远非护理服务的真正内涵。我们提出爱心奉献微笑服务的核心要求、娴熟技术是基本内容、沟通能力是重要载体、法律意识是坚强保证为服务微笑的“四性内函”。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偏重技能学习而易淡化对真实生命的“质感”和缺乏对“微笑服务”履行高质量社会职责内涵的理解,成为影响职业态度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倍受关注。为此我们对24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服务微笑四性内涵”认知问卷调查,为探索有效教育措施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累资料。
曾琴,余承刚,吴文全,张绍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有效的沟通是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国外对护理人员要求的第一素质就是沟通能力,甚至认为与病人、同事、管理者的沟通比技术更为重要。我国新的医学模式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医院护患沟通的情况并不乐观,据调查85.3%的护患冲突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有文献报道护理毕业生就业时缺乏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缺乏适宜的沟通技巧。而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虽有很多,如传统理论讲授、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真人录像等,但都有各自的应用缺陷和不足。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解决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难题,本课题组创新性的提出应用动画演示培训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节省培训的人力、物力,还实现了随时学习、随时检查,操作既简单又方便实惠。
穆晓云,刘雨佳,许立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2002年美国教育家 Michaelsen等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TBL教学模式,是在PBL模式的基础上经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 TBL教学提倡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并对其预习情况进行测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讨论,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我院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TBL教学模式的实践。现介绍如下。
徐静娟,陈建芬,黄亚娟,黄晔,谈敏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国际护士协会(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ICU护士需要有高水平的资格和能力。ICU护士担当专业性护理工作,可促进个人成长,层级护士协同工作形成组合效应,可为危重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如何对ICU年轻护士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其核心能力,是决定ICU护理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于2008年9月―2012年9月,参照ICU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制订了ICU年轻护士培训大纲,对我院ICU新入科的32名护士分4批实施了为期1年的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伍彩红,邓仁丽,万霞,黄议,朱明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社会对护理本科生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医学类高校实施了扩招计划,以弥补护理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但在大量扩招的同时,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SWOT矩阵分析法最早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克里(Weihrich) 于1982 年提出, SWOT是英文strength (优势),weakness (劣势),opportunity (机遇) 和threat (挑战) 的缩写,其实质是对自身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分析自身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利用SWOT分析法对护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张卓伟,曹小清,郝晓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也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定位。如何对护理本科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新时期医学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紧扣时代脉搏,紧密结合医学护理特色,通过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敬畏生命、珍重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措施,积极探索实践护理本科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点燃护理本科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激情,营造生命教育的浓厚氛围。并以此为契机,展望护理本科生生命教育的广阔前景,提出生命教育的积极建议。
社区护理
甘永梅,蒋丽君,唐卫民,陈晓,韩志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一种开放与延伸护理的健康教育形式。它将住院护理延伸到病人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能帮助病人完善自我管理。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57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开展了延续护理服务。现汇报如下。
量表研究
朱玉芳,李妍,谷岩梅,于虹,陈海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近几年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而护士在执业过程很容易发生职业损伤,尤其是刚刚步入临床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因他们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更容易成为职业暴露的易感人群。为客观、真实的了解、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伤害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了解、解决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的不足,本研究旨在筛选护理职业安全知识、信念、行为的有效指标,构建信效度较高的问卷,以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职业安全知识、信念、行为的情况,为护理职业安全教育提供可行的客观而全面的调查工具。
文献分析
屈模英,曹晓翼,任玉英,蒋晓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延续护理”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是指病人在不同机构和同一机构不同照护组织间转移时,为确保健康照护协调和照护连续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近20年来,延续护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施,研究证明该模式在改善心血管疾病出院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效果。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同时,也结合国情进行了相关探索,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为此,笔者以检索词“延续护理/延续照护/过渡期护理/过渡期照护/连续护理/连续性照护/连续性照护、心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2012年)、CNKI(1979年―20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2012年)和万方数据库(1990年―2012年),共检索到目标文献28篇。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研究对象为心血管疾病病人;延续护理为主要干预方法;研究设计为临床试验研究)和排除标准(非实验性研究:如综述、个案报道、经验总结、观察性研究、病例回顾研究、队列研究;未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最终共18篇文献入选。现综述如下。
护理文化
胡三莲,钱会娟,许燕玲,周玲,何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专科化的迅速发展,健康保健领域中高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迫切需要一支能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队伍。专科护士角色的出现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使护理专业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现主要对骨科专科护士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以为我国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以借鉴和参考。
孙庆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护理学必然涉及自然领域、人文领域及社会领域。因此,护理人员除具备基础医学、护理学知识外,还须掌握多元文化知识,如社会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科学知识,并且将多元文化知识综合应用于护理实践,形成多元文化护理。近几年医院普遍开展了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整体化的护理活动,这对发展护理学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适应现代护理模式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护理方法。
个案护理
潘胜茂,罗添云,张社卿,周英,魏福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入,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我国的护理发展中日益重要。跨文化护理实践不仅影响着精神病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体现着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然而我国以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外籍精神病病人护理的文献极少。现基于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我科收治的两例外籍精神病病人进行护理,通过评估病人健康系统观念,识别文化护理关怀的共性与差异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何国霞,丁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Cog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非梅毒性间质性角膜炎或耳前庭症状、发热、血管炎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多系统损害组成。1945年美国眼科科学家Cogan首次描述了该综合征,至今报道的病例数很少。本病多发于儿童和年轻人,性别并无明显差异,发病平均年龄22岁,呈进行性发展,可导致失明、耳聋和心血管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对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康复极为关键,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3例Cogan综合征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提供优质的护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论文撰写
李亚琴,寇丽红,程金莲,韩世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免费在线阅览)医学统计学是进行医学研究必需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统计推断等方面。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研究领域的扩大,护理科研的开展,近几年护理科研论文表达的复杂性逐渐加大。虽然许多护理研究者曾经有过医学统计学方面的学习训练,但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有不少对统计方法的使用并不熟悉,实际应用中统计学处理方法滥用、错用和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的误导,结果的科学性低下,临床重复性降低。程金莲等对2007年―2009年护理论文统计学应用情况调查显示,应用统计推断的论文占37.23%。孙淑丰等对两种护理核心期刊论文的设计和表达形式错误分析显示,统计分析法的应用达到78.9%,而统计学处理的合格率只有7.5%。分析这些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正确选择统计方法有着很大的帮助。现就护理论文中有关等级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常见的几种错误进行分析,旨在引起护理研究人员的注意,保证科研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