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18年 32卷 24期 刊出日期:2018-12-25 目录

科研综述

肿瘤病人居家护理需求研究进展

李呈,孟爱凤,智晓旭,程芳,孙孟青,潘梦婷,方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肿瘤病人居家护理的现状、居家护理需求、居家护理需求的测量工具以及满足肿瘤病人居家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可采取发展居家姑息照护、有效管理症状、拓宽信息途径、心理护理等措施满足肿瘤病人居家护理需求,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居家护理模式,推动肿瘤专科护理的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分级护理研究进展

樊丹丹,傅映平,陆单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对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我国的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分级护理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我国的“医养结合”发展较为滞后,新型的养老机构或大型医院的养老科室发展不够完善,应动用社会资金资源,增加社会对于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医养结合”护理分级与保险制度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护理级别很好地与保险等级相对应以及如何将社会保险机构与我国公民医疗保险很好地衔接这两大问题上。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张鹤立,侯淑肖,罗永梅,李葆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性康复护理、康复治疗、中药治疗、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研究者虽尝试了多种康复护理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仍存在对病人的症状早期识别不到位、康复护理方法及具体实施方法不一、健康教育者及康复护理实施者的专业素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临床指南等问题。

盆腔炎病人中药保留灌肠时间和插管深度研究进展

马力凤,龚燕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中药保留灌肠后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对灌肠量、温度、体位、压力和肛管插入深度、灌肠时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护理人员应选择肛管插入适宜的深度和最佳时辰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以发挥最大药效,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支架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裘奕嘉,曹梅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特色、5个基本环节和优势4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支架式教学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国支架式教育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但其在护理中的运用仍然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也局限于某一课程改革或是临床对照实验,尚缺乏推广运用的相关研究。

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低血压和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梁让,曹卫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对病人的危害、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运动疗法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以及运动疗法在国内透析中心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提出透析中运动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对病人的运动起到监督和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提高病人依从性;另一方面病人在医院透析中运动,可以不必担心出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但目前尚缺乏透析中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低血压影响的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护理研究进展

宋玉洁,熊欢,张翀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相关知识、腹腔内压测量的方法以及护理等进行综述,指出应加强医护人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理论知识及护理措施的系统培训,形成一整套治疗及预防的集束化护理措施。且目前我国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索,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季萍萍,张艺雄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诊断评估工具和护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了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未明确,同时,谵妄不良结局可能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保护动机理论在健康行为促进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田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保护动机理论的含义和具体内容,以及该理论在健康行为促进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论述,指出该理论在儿童行为及疾病干预应用、个体行为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研究方面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可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脑卒中后误吸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王江玲,戴新娟,施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脑卒中后误吸的相关因素和筛查量表进行综述,指出目前脑卒中后误吸筛查工具标准尚未统一,量表内容存在差异,除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和洼田饮水试验在我国较为常用外,其余工具推广性均不佳。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不仅应致力于国外相关误吸筛查工具的翻译和修订,还应该加大对相关误吸筛查量表的临床实践,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病人的脑卒中后误吸筛查工具。
科研论著

2011年—2015年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高被引论文分析

程金莲,褚银平,韩世范,谭茜,张倩,孙玉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2011年—2015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及内容特征,了解护理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高被引论文的数量、栏目、基金资助、研究方式、发文地区、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作者学历及职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被引论文3 034篇,总被引频次64 394次,篇均被引频次21.22次;高被引论文栏目以临床护理、护理管理、论著、综述等为主;研究热点集中在临床疾病及症状护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教学模式和方法、社区慢性病护理与管理等方面;高被引基金论文中资助来源主要为省级及院(校)级,发文作者分布于33个地区,作者以高学历、富有临床经验的中级及副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为主。[结论]高被引论文作者学历、职称、地区分布有显著特征,总结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有助于护理人员把握研究热点,开展科学研究,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多次跌倒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陈娇燕,刘凯,陈英,李秋敏,林桂香,韩坤元,仝珊,周晓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老年帕金森病病人1次跌倒和多次跌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多次跌倒的影响因素。[方法]将随访期6个月内未发生跌倒的120例帕金森病病人作为随访对象,进行1年随访。随访期后,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次跌倒和多次跌倒病人的资料。[结果]通过1年随访,42例(35.0%)病人发生跌倒,其中19例(45.2%)发生1次跌倒,23例(54.8%)发生多次跌倒。1次跌倒多发生在室内,多次跌倒多发生在室外(P=0.017)。滑倒和冻结步态在1次跌倒中较常见(P=0.035和P=0.024);多次跌倒中以下肢无力多见(P=0.023)。帕金森病跌倒病人中最常见的损伤是挫伤。既往6个月内无跌倒发生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是较差的运动性能(OR=1.06,95%CI为1.01~1.11,P=0.022)。[结论]平时活动性能较差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更容易发生多次跌倒,但该结论还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青,付凌敏,方雷雨,邓红,赖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框架并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轮咨询结果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7和0.632。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5个;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征与品质。[结论]咨询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均高,函询意见的协调程度和可信度高。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所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社区护士的聘任、培训、评价及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脑卒中病人排便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宇,钟代曲,沈盈盈,杨渝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排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00例,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饮食、便秘情况、大便性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影响其排便的因素。[结果]急性脑卒中发病后首次排便便秘的发生率为36.5%,首次排便情况与诊断、NIHSS评分及进食方式有关(P<0.05)。病人后续排便的便秘发生率为39.5%、便秘后腹泻发生率为12.7%,后续排便情况与NIHSS评分、进食方式及干预方式有关(P<0.05)。[结论]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是影响急性脑卒中病人排便的主要因素。对于卒中后便秘,药物干预总体效果差,便秘严重者采取口服缓泻剂与灌肠通便均不能缓解后续便秘状况,且增加了腹泻的风险。

中文简版正念能力量表在多民族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林萍珍,王艳荣,杨蓓,曹枫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估中文简版正念能力量表(the Short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Capability,SIMC)在多民族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为以正念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99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495名学生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余495名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总体样本中,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检验校标效度;间隔4周,在总体样本中随机抽取137人重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重测信度。[结果]条目分析显示中文简版SIMC的12个条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有意识行动、描述和不判断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6.6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拟合好;SIMC量表总分与DASS21的抑郁、焦虑、压力及TAS20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和外向性思维得分呈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意识行动和描述是抑郁、焦虑和压力的影响因素。量表总分和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14~0.798;重测ICC为0.571~0.636(P<0.01)。[结论]中文简版SIMC应用于多民族大学生群体中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正念能力相关研究的测评工具。

泰安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孙霞,高源,韩秋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泰安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泰安市老年工作的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泰安市3个社区的246名老年人进行基本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及对现状评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泰安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条目均分为(1.14±0.28)分,精神健康状况条目均分为(0.89±0.12)分;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是否吸烟、喝酒、锻炼身体和过去经常体育锻炼等(P<0.05);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年限、饮食口味、过去是否经常锻炼身体、过去是否经常体力劳动等(P<0.05)。[结论]泰安市老年人生理健康、精神健康水平轻微下降,应重点关注女性老人和高龄老人,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适当给予经济支持,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氯己定擦浴与洗浴预防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王娟,马子英,张爱华,段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氯己定擦浴与洗浴预防重症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及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氯己定擦浴和洗浴预防重症病人CLABSI的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1篇随机对照试验和7篇临床对照试验。直接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己定与肥皂水洗浴均降低了重症病人CLABS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6,0.74),P<0.01];亚组分析显示:与肥皂水洗浴比较,氯己定擦浴[RR=0.44,95%CI(0.21,0.90),P<0.01]和洗浴[RR=0.58,95%CI(0.41,0.81),P<0.01]均显著降低了重症病人CLABSI发生率;间接比较Meta分析显示:氯己定洗浴与擦浴预防重症病人CLABSI发生效果并无统计学差异[RR=1.24,95%CI(0.78,1.97),P=0.37]。[结论]氯己定擦浴和洗浴均可降低重症病人CLABSI发生率,且两种方式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建议临床推广使用氯己定擦浴方式。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的成效研究

方贵蓉,刘阳,杨明,胡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体系并检验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动态评定法结合统计学处理,确定各护理单元分层级的标准;为不同层级范围的护理单元确定岗位数,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改革后,护理质量、病人及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改革前(P<0.01)。[结论]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综合研究

我国本科护理教学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唐海山,赵梅,宋瑰琦,黄丽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我国本科护理教学评价的研究状况,为今后护理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7年9月收录的本科护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7篇有效文献;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研究文献有科研基金资助的有57篇;高频关键词均与“本科护理教学评价”相关;研究类型以理论研究、综述、实验性或类实验性研究居多。[结论]近年来我国本科护理教学评价相关研究发展较快,研究热度稳定,但高质量文献量较少,标准化的本科护理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秦欢欢,王月枫,周郁秋,鲁晓迪,孟丽娜,齐晓宇,程斌,苏丽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大庆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工具、医学应对问卷对120例社区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进行调查。[结果]120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76.49±17.83)分;病人中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最多(44.2%),采取面对的最少(18.3%);相关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P<0.05或P<0.01),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情绪管理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P<0.05或P<0.01),工作与休息管理与回避应对呈负相关(P<0.01)。[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鼓励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积极采取措施,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以促进病人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臀部最佳高度的循证护理

万慧,胡英,吴迪清,汤珏瑶,郑雅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通过抬高床尾的方式使臀部达到最适宜高度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评价循证护理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提出临床护理问题,由我院循证护理组核心成员及我科循证护理组成员,共同进行文献检索、文献评读,结合最佳证据和情景分析,形成“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臀部抬高的最佳循证高度实践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探讨其对孕妇羊水流失量和卧床舒适度的影响。[结果]方案实施的2个月期间内,共有126名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本院科室内接受专业的臀部抬高护理。初步效果评价显示,孕妇的羊水流失量明显减少,卧床舒适度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定和运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帮助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更好地待产和面对分娩,可减少羊水流失量,提高舒适度。

移动信息系统下重点护理流程闭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王玲玲,张雯娟,贲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移动信息系统下重点护理流程闭环管理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以六级电子病历为基础,多学科团队构建移动信息系统下重点护理流程闭环管理模式,比较该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医护患满意度。[结果]应用重点护理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后,输液、手术病人交接及血标本采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医护患满意度较应用前提高。[结论]移动信息系统下重点护理流程闭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红光治疗在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张芳,刘艳华,张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应用于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的效果,为后期制定止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红光照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造口周围皮肤疼痛程度、皮炎愈合时间和两组病人对此次治疗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皮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红光治疗应用于粪水性皮炎病人中,可缓解病人疼痛、缩短皮炎愈合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张丽芹,张丽华,陈霞,金星进,陈平,耿桂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两个社区共100例老年COPD病人,按所在社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给予医养结合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和12个月的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入院次数、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次数、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病人应用医养结合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改善病人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病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玉洁,张颖君,袁怀红,薛贵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素养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液透析病人健康素养问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30例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素养得分为19.19分±3.70分;病人年龄、透析时间和文化程度均是病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时间较短的病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健康素养。

综合医院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模式探讨

任玉珍,张雪梅,高超,杨学娟,任夏霞,杨慧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综合医院的应用模式。[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消渴病病人5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病人在一般护理常规基础上基于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模式辩证地运用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及出院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7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模式在综合医院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现状分析

林楠,蒋小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现状。[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文献的题目、摘要、发表时间、发表期刊等。[结果]共纳入324篇文献,近20年来相关文献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按照研究内容可分为各专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研究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方法和措施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标准和细则类5类。[结论]建议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以病人、医院、护理工作的需求为导向,以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建立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护理队伍的知识能力水平。

基于专科特色的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效果

李丽红,李育玲,刘丽芳,张燕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具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色的教学路径表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本科教学大纲,罗列出常见专科内容,结合科室实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完成体现特色的教学路径表。由具有带教资格的30名老师对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65名护理学生采用教学路径表进行教学,学生出科时采用学生教学路径问卷调查学生对本科室教学满意度和带教老师对教学路径的评价。[结果]学生对本科室教学整体管理满意,带教老师认为该教学路径体现了专科特色,能提高教学满意度。[结论]该教学路径的构建可凸显专科特色,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急诊科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制定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包括仪器设备建档管理、日常使用规范化管理并进行应用、仪器设备规范化培训、建立科室仪器设备管理质控小组进行质量管理指标的监测与改进。[结果]实施科室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后,护理人员仪器设备分项考核得分明显提高(P<0.01);使用率排名前三位的心肺复苏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单机平均操作时间节约4 min;护士对仪器设备使用满意度由89%提高到97%;科室仪器设备每个月故障发生次数、仪器设备维修次数、仪器设备维修支出费用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仪器设备管理能力,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节约医疗成本。

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在早产儿通便护理中的应用

吴江红,何云霞,梁培荣,盛晓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在早产儿通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开塞露灌肠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早产儿灌肠后肠蠕动时间、排便次数、排便量、腹围、肛门收缩次数、肛门周围有无水肿和发红、有无灌肠药液外漏、灌肠过程有无痛苦表情。[结果]两组患儿灌肠排便后肠蠕动时间、肛门主动收缩次数、排便次数、排便量、腹围、肛门周围红肿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灌肠中应用注射器灌肠结合功能性屈腿运动可促进患儿排便,并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乳腺癌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胡彩平,林毅,李金平,李秋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CBSCP)、癌症行为量表简洁量表(CBIB)、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和益处发现量表对70例乳腺癌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为0分~71分(32.14分±20.10分)。其中,41.4%报告无负担,32.9%报告为轻度负担,10.0%报告为中度负担;无重度负担的报告者。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照顾者总负担可能的预测变量为照顾者焦虑/抑郁、照顾者自我效能。[结论]乳腺癌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处于轻度负担水平,其影响因素涉及照顾者焦虑、抑郁及其自我效能等多方面。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注重开发降低照顾者焦虑、抑郁,提升其自我效能方面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照顾者负担水平,最终达到提升照顾者乃至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健康维持无效的NNN链接护理模式在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杨辉,邱瑜,唐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健康维持无效的NNN链接的护理模式在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健康维持无效的NNN链接护理模式,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用相应护理结局量表评估病人的护理结局。[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病人参与卫生保健决策、个人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健康信念、社会支持、危险检测、照顾自我指导等能力以及依从行为和护理顾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NN链接的健康维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住院脑卒中病人维持健康的知识、信念与行为。

医疗护理员标准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薛平,石美霞,吕丽芳,薛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医疗护理员标准培训体系。[方法]参照专家意见,结合政策要求,对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软件条件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培训大纲及教学目标、管理要求、培训项目、培训内容、教学条件、培训形式及考核等细则。按照规范、标准实施护理员的培训,地方扶贫办负责招收学员,卫计委统一管理、组织专家构建护理员标准培训体系并实施。[结果]培训护理员26 154人,培训合格率98.58%。确定了45所定点培训学校和38个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结论]构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护理员标准培训体系有助于确保护理员的培训达到同质化水平,保障病人安全。

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

迟巍,刘静,万佳彬,刘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恢复进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王颖利,邵艳霞,宋艳妮,何佳,宁喜娟,雷云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优化气囊压迫器首次减压时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许艳玲,史冬梅,顾婕,蒋宏粉,陈韦,王连生,孟浩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的最佳首次减压放气时间,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0例经PCI治疗后给予桡动脉气囊压迫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桡动脉压迫60 min后首次放气 1 mL;对照组桡动脉压迫120 min后首次放气1 mL。随后同时给予两组病人桡动脉气囊放气减压处理,观察两组病人桡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手部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相似,但观察组手部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手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气囊压迫器首次减压放气时间缩短至60 min,止血效果确切,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尊严疗法对晚期肺癌病人尊严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王燕丽,张小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尊严疗法对晚期肺癌病人尊严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4例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按照我院肿瘤科相关疾病护理常规实施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尊严模型为理论框架的个性化尊严疗法。干预后第10天比较两组病人尊严量表(PD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后第10天,观察组病人PDI总分(54.20分±14.23分)、SAS评分(51.23分±5.26分)、 SDS评分(50.24分±2.14分)均低于对照组(63.23分±9.56分)、(57.18分±5.31分)、(62.18分±9.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尊严疗法有助于改善晚期肺癌病人的尊严状况,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营养和运动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中的应用

任丽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营养和运动干预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肥胖型PCOS不孕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饮食建议与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妊娠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妊娠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60.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和运动干预应用于肥胖型PCOS不孕病人中可提高病人的妊娠率和生活质量。

医护一体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庞富连,张瑞玲,陈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疗效和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程晓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计划性护理干预配合放松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有下降,且试验组(46.54分±7.13分、9.88分±3.60分)低于对照组(51.86分±7.25分、11.79分±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病人的抑郁情绪。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身麻醉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

王慧,韩冲芳,杨文曲,徐艳荣,安源,张卫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全身麻醉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麻醉苏醒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插管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ERAS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下的麻醉复苏期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ERAS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复苏护理可缩短病人拔管时间以及病人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有效减少病人在复苏期间发生的并发症。

中国文化心理学在抑郁症自杀自我控制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宋丽萍,解飞,孟慧,申亚男,王艺讳,郭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中国文化矫正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与行为,使其学会自杀意念发生时的自我克制,并有信心重新生活。[方法]选取精神卫生科开放病区有自杀意念与行为的抑郁障碍病人120例,采用自杀自我控制护理结局量表进行自杀意念与行为的评估,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程度;系统评估相关资料剖析成因,启动“文化救心干预”路径寻找引起自杀意念及行为的动机点或者歪曲认知点,纠正自杀意念及行为,激发其固有的潜在能力。[结果] 120例病人中,外部压力导致的57例,显效46例,有效10例,无效1例(院外自杀);内心冲突导致的63例,显效55例,有效7例,无效1例(院外自杀);精神疾病临床路径护理路径治疗联合心理危机护理干预遏制了病人自杀行为,短期内自杀自我控制护理结局总值显著上升。[结论]中国经典文化心理学运用于抑郁症病人心理危机护理干预中效果较好。

PDCA循环在护理学专业认证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沈江华,姜小鹰,李红,王烁,胡蓉芳,庄嘉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将PDCA管理工具应用于护理学专业认证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对专业认证进行全程、有序地组织和管理,通过运用PDCA的4个步骤,根据认证计划实施认证组织工作,发现问题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措施进行改进,以此规范护理学本科专业的教育管理工作,以评促建,实现了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最终顺利通过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在焦虑症病人中的应用

王玲花,董高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在焦虑症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焦虑症病人90例,按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每周2次,共6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6周末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干预6周末,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7.69±10.32)分、(10.51±5.46)分;对照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52.55±10.58)分、(14.20±5.92)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吞咽训练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安嫆,刘惠灵,张建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对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梗死有吞咽障碍的5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对家属及病人进行吞咽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10次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提升0.96级±0.68级,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提升0.48级±0.65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AT10得分提升6.36分±2.34分,对照组提升3.84分±1.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吞咽训练有助于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吞咽功能。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李冬梅,陈兰兰,韩玉婷,高艳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45例病人,随机分成留置针组、中等长度导管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每组15例,观察3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留置针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95 d±0.52 d,中等长度导管组23.03 d±13.09 d,PICC组25.90 d±3.95 d,中等长度导管组与留置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长度导管组和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针组(P<0.05),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有明显的优势,留置时间基本能满足病人的输液要求,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多重感觉刺激疗法在乙型脑炎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党肖,李沛,何书艳,郑煦暘,姜泓,王临旭,黄长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重感觉刺激疗法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病人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以多重感觉刺激为主的促醒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肌力分级、脑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GCS昏迷评分及肌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GCS评分及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重感觉刺激疗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昏迷病人有明显的促醒作用。

城市漂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董博,张丽娟,宋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漂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护理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对沈阳市30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1.96分±1.89 分,城市社区漂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低于本地老年人;原住地在城市、与配偶同住、健康状况较好以及随迁时间较长者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结论]城市社区漂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原住地、随迁情况、随迁时间、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社区护理工作应从多方面开展,给予漂族老年人适当关爱及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音乐治疗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效果观察

范晓荣,张良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太原市某大学理工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进行社交焦虑测试,有46人存在社交焦虑,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3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干预,干预10次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心理症状和社交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理症状和社交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集束化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

叶永菁,张云魁,吉勇,杨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鳞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病人46例(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2015年1月—2016年5月42例病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中位持续时间为4.5 d,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7.4%,均低于对照组(6.3 d、38.1%);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中,可以缩短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人并发症的护理

杨沙,蒋玉梅,白晓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指出护理措施对于病人康复极为重要,除常规的护理外,应给予病人个性化的护理,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

2012年─2016年我国循证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唐英,霍少娟,李琳杰,刘穗莹,张志刚,张彩云,田金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我国循证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所有以中文全文发表的循证护理相关研究。采用BICOMS 2 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年代、地区、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文献7 878篇,2012年─2016年文献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文献作者主要来自江苏、广东、河南、山东、四川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研究单位以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最为突出;研究热点集中在慢性病方面。[结论]循证护理实践需注重研究者间的交流、合作,关注边缘领域(中医等)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后吞咽困难的预防和护理

杜春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预防与护理干预的角度为术后吞咽困难病人制定相关实施措施,以避免病人术后吞咽困难的加重,减少病人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促进病人吞咽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人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