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3期 刊出日期:2020-02-10 目录

专题研究

口腔颌面外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应急护理管理

彭雪,胡艳,姚金慧,刘雯,李聪,张欣,吕晓彤,周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口腔颌面外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应急护理管理措施,重点是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的学习,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防护用具储备及使用管理,关注科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做好病人收治及健康宣教工作,为普通病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

徐明川,张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我院参加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支援的护理人员2周内有35人(85.37%)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出现躯体化9人、强迫症状6人、人际关系敏感11人、抑郁2人、焦虑16人、恐怖21人。[结论]大部分支援护士存在心理应激反应。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灾害脆弱性分析在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的应用效果

陈斌,许芳,陈红光,王书,王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风险指数为37.91%,应对措施不足,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完善标识管理、多途径宣传教育、严格入科筛查、限制陪伴探视、全员佩戴口罩、强化病室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评估该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住院病人及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佩戴的正确率,每日探视及陪伴人数,以及家属及外来人员体温监测情况。[结果]该血液内科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到100%。422例次住院病人及656人次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从最初的45.5%提高到100.0%,佩戴的正确率从80.6%提高至100.0%,探视及陪伴人数由宣教前的每日人均2.1人次降低至每日人均1.2人次。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利于指导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期间感染防控的管理,保障了血液内科易感病人的安全,对类似情况下住院病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基层医院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陈秋香,杨海红,戴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基层医院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发期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护理部职能作用,对护理单元进行整合,建立多梯队应急队伍,进行全面培训,重视人文关怀等,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全面应对突发疫情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病人检查流程及医务人员防护

何志芳,李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放射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制定防护策略,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制定发热门诊病人和隔离病区病人检查流程、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重视医技人员心理支持,按照制订的各类流程合理安排一般普通门诊、住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病人的检查,科室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制定合理的消毒、隔离方案,现所有病人均得到安全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援鄂医疗队人员配置探讨

万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2020年1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各省市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积极支援疫区,四川省已组成两支医疗救援队奔 赴疫区,通过分析四川省两批次援鄂医疗队人员配置及选拔要求,为后续灾害救援工作积累经验。
科研论著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进展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曾凯,陈小芳,屠燕,滕中华,周克雄,张立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发生的现状,探索AMI病人疾病进展恐惧与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广州市两家综合性三级医院256例心内科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PCL⁃C)、疾病进展恐惧问卷简化版(FoP⁃Q⁃S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AMI病人PCL⁃C得分为(37.78±13.75)分,不同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家庭居住地的AMI病人PCL⁃C得分有差异。AMI病人疾病进展恐惧得分为(30.43±9.08)分,疾病进展恐惧与PTSD症状呈正相关(<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疾病进展恐惧对PTSD症状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结论]AMI病人PTSD症状处于中等水平,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疾病进展恐惧可以作为干预的主要内容。

基于信息需求的哮喘问题提示列表的构建

廖瑶姬,高国贞,彭雅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提示列表,为促进哮喘儿童父母主动获取个性化的疾病相关信息提供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深度访谈确定哮喘儿童父母信息需求主题,并通过2轮专家咨询法确定问题提示列表条目。[结果]12名专家参与咨询,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达100%,权威系数达0.83,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60(<0.01),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信息需求主题涵盖疾病基础知识、疾病治疗、急性处理、日常生活和儿童成长的问题提示列表。[结论]基于信息需求的哮喘问题提示列表科学可靠,能帮助患儿父母获取更多哮喘相关信息,提出更多哮喘相关问题。

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对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影响

孟爽,秦琼,唐启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现状,分析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对老年人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整群抽取7所养老机构,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养老机构特征性因素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17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总得分为(58.74±7.23)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机构性质、整洁程度、营养搭配、亲友看望频率、集体活动和居住幸福感均是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当重点关注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情况,并从养老机构的特征性因素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减低老年人述情障碍的发生。

城市居家养老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

吴莉娜,许虹波,杨晔琴,朱莲莲,李萍,卢中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城市居家养老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短孤独感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浙江省240位城市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家养老老年人孤独发生率为68.3%,社交焦虑发生率为13.3%,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0.05),同时孤独感与社交焦虑互为因果并有良好预测作用。[结论]城市居家养老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家属及社会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老年人社交焦虑有助于减轻其孤独感。

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薇,袁利玲,王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院内阶段两组均给予强直性脊柱炎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及视频训练光盘;观察组出院后实施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案。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毕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BASFI)、疼痛、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脊柱僵硬时间,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ASFI得分、关节功能相关指数以及SF⁃36得分明显优于本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病人。[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沟通,促进疾病康复。

头颈癌手术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状况与睡眠时间的相关性

杨雪蓝,吴沛霞,席淑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头颈癌手术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状况与睡眠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生物电阻抗的人体成分分析仪、病人报告的方式及自行设计的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6例头颈癌手术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及睡眠时间。[结果]头颈癌手术病人住院期间的体重、体质指数(BMI)、骨骼肌量和蛋白质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逐渐增加。体重、BMI、骨骼肌量和蛋白质量在术后第1周均显著下降(=0.000);体重、BMI、蛋白质量在术后第2周仍出现显著下降(<0.05);脂肪含量在术后第1周出现显著上升(=0.041)。术前每日睡眠时间为(6.86±1.79)h,术后第1周每日睡眠时间为(3.73±1.74)h,术后第2周每日睡眠时间为(4.90±1.73)h,各时间点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营养状况与睡眠时间存在相互作用,术后第1周每日睡眠时间少于6 h会导致术后第1周的去脂体重和骨骼肌量显著下降,术后第2周体重和BMI显著下降及脂肪含量显著增加。术前及术后1周骨骼肌量较少的病人,术后第2周的睡眠时间增加更少;术后第1周的脂肪含量越低,睡眠时间越长。[结论]头颈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睡眠问题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尤其是术后第1周。需加强对营养状况和睡眠问题的动态评估和共同管理,达到提高病人术后的睡眠时间、肌肉量和减少脂肪含量的目的,从而实现快速康复和最佳病人结局。

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陈杏,赵体玉,刘莉,汪晖,杨凌艳,王冰花,郭月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NMF)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试及预实验,形成中文版RHDS⁃NMF量表,并对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379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文版RHDS⁃NMF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RHDS⁃NMF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保留了19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921%。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数均达到理想值,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折半信度为0.825。[结论]中文版RHDS⁃NMF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对我国产妇出院准备度的评价和测量。

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相关循证指南的质量评价

高岩,崔元斌,龚一谦,沈蓝君,彭健,张林,卢洪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和相关指南网站,采用AGREEⅡ对纳入的循证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分析各指南的推荐内容。[结果]共纳入7篇循证指南,AGREEⅡ的评价结果显示,范围和目的维度得分为88.89%,参与人员维度得分为83.33%,严谨性维度得分为65.63%,清晰性维度得分为85.19%,应用性维度得分为64.58%,编辑独立性维度得分为75.00%。[结论]纳入指南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较高,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

工作⁃家庭冲突在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杨田田,李小燕,余立平,黎轶丽,李十月,燕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在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11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 303名注册在岗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结果]46.4%的注册护士有离职意愿,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0.001),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20,占总效应的35.19%。[结论]工作压力可直接影响护士的离职意愿,也可通过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离职意愿,平衡工作⁃家庭冲突可降低护士的离职意愿。

老年乳腺癌病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

张贤贤,贾智慧,张利霞,程远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病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8例住院进行化疗的老年乳腺癌病人为化疗组,同时选取192例年龄匹配的未化疗乳腺癌病人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癌症疲乏量表(CFS)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化疗组老年乳腺癌病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组病人FACT⁃Cog总分及感知到的认知障碍、认知能力、其他人的评价3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化疗周期的化疗组病人FACT⁃Cog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化疗组病人PSQI得分为(8.68±4.51)分,CFS得分为(25.77±10.52)分,化疗组病人PSQI、CFS得分与FACT⁃Cog得分均呈负相关(<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化疗组病人年龄、化疗周期及PSQI、CFS得分是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0.01),可解释总体变异度的57.8%。[结论]老年化疗乳腺癌病人认知功能低于未化疗的病人,年龄、化疗周期、睡眠质量及疲乏是老年乳腺癌病人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科研综述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水平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宋伟霞,吕雨梅,孙秋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中青年是家庭支柱和社会中坚力量,而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康复意愿更为强烈,因此,社会参与作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评定指标逐渐受到重视。主要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水平和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中青年脑卒中后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艾滋病病人希望水平的研究进展

朱丽华,谷家仪,范小艳,赵海燕,刘桂芳,罗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希望的概念,简述了希望水平的测量工具,并结合一般人口学资料、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情绪、家庭支持、信息不足5个方面对希望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高艾滋病病人的希望水平提供依据。

老年人精神健康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周泽纯,曾诗慧,孙鼎涵,罗桢妮,周利娜,刘俊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现在使用的老年人精神健康评估工具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多引用国外评估工具;研究对象主要以城市老年人为主;评估内容片面、单一;评估工具题目繁多、耗时长等。大部分的评估工具不能用于初筛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创新开发具有本土化的精神健康评估工具,应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我国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评价结构和维度;融合更多客观、可靠的实验室研究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工具灵敏度和特异度;基于计算机技术构建老年人精神健康评估工具,利于便捷、精准评估老年人存在的精神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护理管理者护理信息能力研究进展

刘小青,姜金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主要对护理管理者护理信息能力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发展护理管理者护理信息能力面临的挑战,为其进一步研究以及护理管理者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创伤性分娩事件对助产士共情疲劳影响的研究进展

梁欣,高祖梅,陈兰,原静民,海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助产士经历创伤性分娩事件而引起的共情疲劳现状及相关性进行综述,了解助产士共情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供相关干预措施和方法,从而降低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发生率,提高其职业生活质量。

乳腺癌筛查信念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刘娜,张巍,张越,王杰,陈丹丹,孙维嘉,张志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国内外常见的乳腺癌筛查信念评估工具,详细阐述了各类测评工具的维度、信效度及特点,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开发适合我国女性的普适性乳腺癌筛查信念测量量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针对性改善女性乳腺癌筛查信念水平提供契机。

代谢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对术后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吕蒙蒙,马西文,贺荟茜,王文娟,刘小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术后体重、术后饮食行为、术后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术后随访依从性及术后再入院6个方面综述代谢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对术后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术后效果,建议多关注代谢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影响我国代谢手术病人术后效果的心理因素。

晚期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毛盼,张俊梅,黄方方,路俊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晚期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概念和不良影响,介绍晚期痴呆病人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主要干预措施,为以后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化疗间歇期居家肿瘤病人跌倒预防研究进展

田露,陈英,崔金锐,龙艳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化疗间歇期居家肿瘤病人跌倒危险因素、居家安全评估工具以及居家肿瘤病人跌倒预防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病人跌倒预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成人肾移植病人免疫抑制剂所致代谢紊乱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赵上萍,周美池,谷波,谭其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文献回顾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受者代谢紊乱的影响,总结护理干预对代谢紊乱的有效预防和协助治疗,以期为护理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重症监护室护理中断事件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刘佳微,张文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护理中断事件的概念、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介绍,提出针对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干预对策,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经验,减少护理风险、隐患的发生,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非药物干预终末期肾病伴抑郁病人的研究现状

温鑫,王瑜,赵秋阁,张鸿睿,王孟孟,石华歌,陆萍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抑郁症状在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主要归纳了国内外非药物干预对ESRD病人抑郁作用的应用现状,介绍ESRD病人抑郁研究现状、多种非药物干预的具体方法及效果等,为预防或缓解ESRD病人抑郁提供借鉴。

医养结合理念下延续护理在养老机构中的研究现状

徐翠,吴培香,于莉,肖利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人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问题。医养结合作为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可同时满足疾病管理和养老服务的共同需求;而延续护理满足了养老机构老年病人出院后仍旧存在的较高的护理需求,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对医养结合理念下养老机构延续护理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建立和完善养老机构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实现健康老龄化。
综合研究

基于Price⁃Mueller模型的护士离职影响因素研究

杨立成,陈佳庚,高雅杰,曹文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利用Price⁃Mueller(2000)模型,通过了解、分析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依据Price⁃Mueller(2000)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护士离职倾向影响因素模型。选择942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验证护士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结果]构建的护士离职倾向影响因素模型信效度良好。临床护士调查结果显示,外部机会、工作压力、领导支持、薪酬待遇对护士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护士的受聘形式、职称、月收入、所在科室、职务、每周夜班频次以及身体状况对护士的离职倾向有影响。[结论]应重视护士职业规划,提供个人和专业发展机会;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强化人文关怀,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急救护理微信公众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丁洪琼,刘俊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课程资源与微信公众平台优化整合成移动学习平台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推动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构建急救护理微信公众平台,将2017级护理专业66名学生,分为对照组(331名)和试验组(330名)。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主学习。课程结束后采用急救护理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用户评价指标体系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测评。同时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测评护生对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满意度。[结果]急救护理微信公众平台整体建设效果良好,各维度中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科学性、教学性、发展性、效用性、技术性。应用混合式教学后试验组护生的技能、理论、综合测评成绩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急救护理微信公众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提高护理教学效果,护生对教学改革给予较高的评价。

膀胱造瘘管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陆炳燕,金萍,黄媛媛,张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膀胱造瘘管与导尿管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老年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留置导尿管,观察组使用膀胱造瘘管。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1周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老年病人应用膀胱造瘘管可以有效降低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病人早期运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

陈丽花,曾丽婷,徐蒙蒙,谢派玲,梁美认,陈思蓓,黄小群,黄敬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ICU连续性替代治疗(CRRT)病人早期运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ICU 20例CRRT病人共进行129例次早期运动干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被动关节运动、主动关节运动以及借助MOTOmed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运动,观察并记录病人运动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结果]20例CRRT病人运动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没有发生导管移位、脱出、出血和血栓形成、跌倒等不良事件。[结论]ICU行CRRT病人开展早期运动是安全和可行的。

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关系

高娴,黄晓波,赵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 360例。将360例病人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期DR组(NPDR)和增殖期DR组(PDR)3组,其中NDR组145例,NPDR组94例,PDR组121例。比较3组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肌酐、肾小球滤过率、QTc间期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QTc间期、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QTc间期、肌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QTc间期是 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领导风格对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侯秀芳,陈曦,张娜芹,韩斌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者领导风格对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元领导风格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对重症监护室1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变革型领导风格总均分为(2.59±0.37)分,交易型领导风格总均分为(0.62±0.61)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293.94±39.40)分。护士评判性思维与变革型领导风格呈正相关(=0.402,<0.01),护士评判性思维与交易型领导风格呈负相关(=-0.517,<0.01)。分层回归结果表明,护士长领导风格是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变异的51.4%。[结论]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评判性思维受临床管理者领导风格的影响,变革型领导力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效果,医院应注重提升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力,从而有助于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胸部CT断层扫描在肺癌病人预测PICC置入长度中的应用

汪蕾,夏广惠,薛静,田宇燕,万光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在CT下测量的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垂直距离。比较两组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一次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CT预测量PICC导管长度相比利用单纯的体表位置精确度更高。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

王小凤,朱宗红,张洪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8.54±20.32)分,条目均分为(7.38±1.69)分;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45.62±16.72)分,条目均分为(8.09±0.93)分;出院准备度总分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0.395,<0.05)、获得的内容维度得分(=0.250,<0.05)、讲授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0.347,<0.05)呈正相关。[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出院指导,有效评估病人的健康需求,针对性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并注重指导技巧与方法,更好地提升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

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谢萍,孙秀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系统,探讨其在机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基于智能化护理管理系统建立机动护士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排班系统相关联,数据共享,具备人力资源预警功能,借助于动态、便于查询的机动护士人员库,进行应急状态下人力资源的调配、管理。[结果]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充分利用,一次调配成功率得到提升,机动护士和护士长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机动护士信息化管理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护理管理者和机动护士满意度。

两种宫颈施源器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李雪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宫颈施源器不同清洗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科共接收宫颈施源器1 245套,随机抽取300套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受宫颈施源器1 362套,随机抽取300套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水枪冲洗、酸化水消毒、干燥柜干燥,观察组采用手工清洗、超声清洗、酸化水消毒、低温干燥。采用目测法、5倍光源放大镜、潜血试验检测两组的清洗效果。[结果]清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目测合格率分别是92%、98%,5倍光源放大镜合格率分别是91%、97%,清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潜血试验阴性率分别是89%、97%,清洗后的损耗率分别是7%、1%。两组目测合格率、5倍光源放大镜合格率、潜血试验阴性率、清洗后的损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的宫颈施源器清洗的标准化程序可以明显提高清洗效果。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杨利娟,朱记芬,祝巾玉,李葆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实施的有效性。[方法]将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病人各100例形成3个研究组,每组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3组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结局指标。[结果]出院后6个月,糖尿病病人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0.05);脑梗死病人干预组健康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0.05);冠心病病人干预组吸烟、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的例数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管理方案在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病人应用效果满意,改善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减少了不良生活方式。

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随访管理探讨

张四平,陈艳花,张雪洛,柳俊珍,武学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助孕随访管理工作技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赠卵IVF⁃ET助孕治疗的不孕症夫妇68对。卵子均来源于我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中的卵子,并且赠卵者在捐卵之前已经进行IVF⁃ET术前检查。赠卵IVF⁃ET术后前3个月主要采用返院方式复诊,3个月后主要以打电话和微信群方式随访,从确定妊娠结果到婴儿出生共进行5次随访。[结果]68例赠卵IVF⁃ET中,失败10例(14.71%),生化妊娠6例(8.82%),临床妊娠48例(70.59%),早期流产4例(5.88%);异位妊娠0例,孕中晚期流产4例,分娩胎儿51例(其中双胎7例)。68例病人赠卵IVF⁃ET术后10~12 d和赠卵IVF⁃ET术后28~30 d,随访率为100.0%;孕中晚期随访率为97.8%,短信通知随访1例,通过联系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完成随访1例。[结论]设立专管随访人员是随访的核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随访的关键,生殖医学中心人员的密切配合是随访的基础。良好的医患关系、专业的随访员、强大的团队、完善的随访制度是保障随访的有力措施。

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

赵雪芬,杨彩平,寇学芳,王攀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绘画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两组都采用护理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测量问卷(ITAQ)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OSIE和ITAQ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SDSS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0.05)。[结论]绘画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王颖,白井双,黄峥,高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1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5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作为试验组。两组均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试验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制定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快速康复方案,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卧床天数、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减轻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疼痛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有利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的术后恢复。

中年2型糖尿病病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及其对再入院的影响

王燕,孟秀凤,常清,华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年糖尿病病人肌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对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符合条件的195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组,以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肌量测量,判断是否存在肌少症。随访1年后记录两组病人再入院情况。[结果]研究组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肌少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肌少症组再入院率为33.3%,无肌少症组再入院率为17.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和肌少症为影响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年2型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肌少症,并且肌少症能够增加病人的再入院率,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肌少症对于减少住院次数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早期康复护理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影响的临床观察

王桂莲,薛慧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30)和对照组(=30),两组病人均给予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在病人入院当天和出院时(第30天),通过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D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病人的残疾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出院时,与对照组病人比较,干预组病人ED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平衡罐辅助治疗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黄丽容,杨原芳,谢春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平衡罐辅助治疗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疼痛程度、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骨科就诊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得分。[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平衡罐辅助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明显缓解病人腰背疼痛,改善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肾脏病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心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

王阿妮,路万虹,李慧贤,张柳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肾脏病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心性肥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肾脏病管理组内既往经肾活检确诊,并规律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的病人307例,按照激素治疗期间腰腹围是否增长分为腰腹围增长组和腰腹围未增长组,调查病人一般资料及激素治疗情况,测量现体重并计算现体重增长值,所有数据经双人核查无误后录入Excel 2013,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腹围增长组132例,腰腹围未增长组175例,两组病人用药前体质指数(BMI)、激素起始剂量、食欲增长、控制饮食、体重增长值、现体重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腰腹围增长与用药前BMI、控制饮食呈负相关,与激素起始剂量、食欲增长、体重增长值、现体重增长值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用药前BMI、激素起始剂量、食欲增长等因素后,用药后体重增长是腰腹围增长的危险因素<0.01),控制饮食是腰腹围增长的保护因素(<0.01)。[结论]肾脏病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心性肥胖发生与用药前BMI、激素起始剂量、食欲增长、控制饮食、体重增长等因素相关,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用药期间体重增长可降低中心性肥胖发生风险且不增加病人用药负担。

隔药糊悬灸干预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郭亚茹,罗丹,张清慧,陈偶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隔药糊悬灸干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悬灸组和隔药糊悬灸组,每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悬灸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悬灸疗法,隔药糊悬灸组则在常规组、悬灸组的基础上实施隔药糊悬灸疗法,观察3组血压水平、临床症候、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隔药糊悬灸组在血压控制、临床症候改善、血脂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0.05或<0.01),但3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隔药糊悬灸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疗效显著,是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一种新思路。

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合并Morv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邵笑,赵艳红,蒋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3例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相关脑炎合并Morv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2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提出对于此类疑难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康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