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6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目录

专题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筛查相关问题的证据总结

刘雨薇,龚仁蓉,许瑞华,蒋艳,龚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目前国际应对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发热筛查的相关证据。[方法]以关键词fever,screen,non⁃contact,infrared thermography or thermometers,thermal screening,thermal scanners,SARS,H1N1,MERS,2019⁃nCoV,发热筛查,按优先级检索EBM Guidelines,Essential Evidence Plus,Dynamed,UpToDate,Jonna Briggs Institute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Clinical Key,Cochrane Library,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NHS evidence,中国临床指南协作网以及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8日,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就发热筛查相关问题进行证据总结。[结果]①启动发热筛查对控制疫情快速扩散十分必要,但不应将监测体温作为唯一的筛查措施;②红外热像仪与非接触红外额式温度计是目前可用于大规模人群快速筛查发热的工具;③红外测温装置仅可用于初步筛查发热病人,对于初筛发热者应再次复测体温;④前额、颞部、颈部是头颈部的热稳定区,进行颈侧和颞部测量时测量人员可避免直接面对被测量者;⑤推荐复测腋下温度;⑥推荐采用水银体温计或医用电子接触式温度计复测腋下温度,但应尽量减少水银体温计的使用;⑦采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远程连续体温监测代替传统的间断式体温监测,可在传染病留观中心和隔离病房中发挥巨大作用。[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发热筛查对控制疫情传播是必要的。但是需要进一步提升设备性能、制定统一的筛查方案,包括选用合适的筛查设备、规范测量部位、统一发热参考标准,以提高发热筛查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隔离病房支援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郭慧玲,宋春燕,王改丽,黄海燕,刘义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隔离病房支援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对10名支援护士开展面对面、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7个主题:隔离病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的成就感;感受到团队、领导、社会支持的温暖;工作环境带来压力;新发传染病导致心理压力;身体极度疲惫;下班后自我隔离的孤独和对家人的牵挂。[结论]隔离病房支援护士工作期间既有积极体验,也有消极体验,需合理引导,多方面支持,以减轻其工作压力,帮助其圆满完成抗疫任务。

吉林省支援武汉抗疫的部分临床一线护士灾害准备度调查

鲍金雷,孙博伦,张卉,王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吉林省支援武汉抗疫的临床一线护士的灾害准备度情况。[方法]选取吉林省支援武汉抗疫的60名临床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灾害准备度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60名护士灾害准备度总得分为(157.23±39.12)分,文化程度、职称、科室、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或相关培训是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均<0.05)。[结论]本次吉林省支援武汉抗疫的临床一线护士灾害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较高、在重症监护室或急诊科工作、职称较高、参加过灾害救援或相关培训的护士灾害准备度较好。

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陈莉,赵兰花,张兰,许春梅,李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对常规桡动脉采血法进行改良,采用改良垫枕固定病人腕部,采用连线定位法定位穿刺点,采用针尖斜面向下方式进针。统计干预前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干预前,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1.0%;干预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0%。[结论]改良桡动脉穿刺法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

SHEL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

郭小玲,卢才菊,王永,郭良英,刘思,李春莉,计冰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22日—2020年2月2日选取我院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HEL模式对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管理,对比实施前(2020年1月22日—2020年1月26日)与实施后(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2日)护士的新型冠状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地点及类型。[结果]实施前,60名护士共发生职业暴露11次(18.33%),其中2次为生物性暴露,发生地点均为隔离病房;1次为针刺伤,发生地点均为治疗室;8次为社会心理暴露。实施后,60名护士共发生职业暴露3例,职业暴露发生率5.00%,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运用SHEL模式对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管理,可以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胸痛病人的护理管理

辜莹,陶敏,陈凯,周舸,何细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防护原则、完善分诊与接诊流程、制定转运方案、做好介入治疗的防护管理、对隔离病房及急性胸痛病人进行系统化防护等方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胸痛病人的护理管理策略,以期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的急性胸痛病人介入工作流程,保证医务人员安全,降低病人就医风险提供参考。

循证医学和深度学习在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

周玲,胡月,刘红,邢春自,周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简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现状,提出采用循证医学结合深度学习新模式制定科学措施,从问题解答、健康宣教、护理管理、资源优化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社区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流程的制订及应用

张利君,王文慧,沙莉,鲁桂兰,李朝凤,丁滢,汤静,宋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组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小组,参照行业规范及指南,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流程,使医护人员更快速、规范、安全、有效地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

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家庭护理策略研究

隗冰芮,胡翠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等方面提出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家庭自我护理策略,以期减少疾病传播,延缓轻症病人病情发展,促进病人康复。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

阳成英,杨爱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湖南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隔离、营养支持、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过程,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科研论著

护士气管切开术后集束化护理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爽,王磊,王斌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编制护士气管切开术后集束化护理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法和两轮专家咨询法确定问卷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01名护士进行预调查,进一步进行问卷条目筛选和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包括28个条目在内的护士气管切开术后集束化护理知信行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237%,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²/)=2.92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97,适配度指标值(GFI)=0.745,调整适配度指标值(AGFI)=0.690,规则适配指数(PNFI)=0.650,简约调整适配指数(PCFI)=0.713,比较适配指数(CFI)=0.804。问卷总体内容效度为0.93,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78~1.00。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折半信度为0.683,重测信度为0.933。[结论]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护士气管切开术后集束化护理知信行现状的研究工具。

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朱婷,黄雅莲,方艳春,刘爱华,罗香莲,徐俊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住院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住院病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连续8次的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连续8次的基于PERMA模式构建的积极心理作业坊(访谈+练习)。利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DS)、中文版Barthel指数(BI)对两组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干预结束后1个月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干预结束后及干预结束后1个月,试验组从对比价值到固有价值的转变维度、对伤残影响的包容维度、价值观范围的扩大维度、ADS总分、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从对比价值到固有价值的转变维度、对伤残影响的包容维度、价值观范围的扩大维度、ADS总分、BI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DS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BI得分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入基于PERMA模式构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住院病人的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

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与病耻感的相关性研究

李渊彬,李小妹,张晓旭,田莉,王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孕症病人的非理性生育认知和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8年5月—2018年8月在西安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生殖辅助技术的334例不孕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非理性生育认知问卷、不孕症病耻感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334例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为(44.61±11.03)分;病耻感总分为(62.40±22.21)分;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总分和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0.05)。[结论]不孕症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病耻感接近中等水平,二者相关,病人非理性生育认知水平越高,病耻感水平越高。

重症监护室医护量表的汉化及其在儿科医护人员中的信效度检测

李艳,朱丽辉,刘美丽,徐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翻译、修订重症监护室(ICU)医护量表,并测试其在中国儿科医护人员中的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双人翻译与回译原则,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ICU 医护量表,并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共8所三级医院的726名儿科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以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ICU医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3,量表的外在信度Kappa系数值为0.83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各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0~0.943,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63~0.824,且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KMO适度测量值为0.695,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 为6 750.133(<0.001),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特征根>1的公因子得到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19%;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目载荷均在0.3以上,卡方自由度比值为2.178(<3.0)、近似误差均方根值为0.072(<0.08)、拟合优度指数值为0.936(>0.9)、Tucker⁃Lewis指数值为0.928(>0.9)、标准化残差均方根值为0.059(<0.05)。[结论]ICU医护量表在中国儿科医护人员中进行评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儿科医护沟通效果的工具。

看图对话教育与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刘丽,谢仙萍,尉小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教育与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1组44例,采用基于看图对话工具的小组式教育;试验2组43例,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3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血糖水平。[结果]病人空腹血糖存在时间×分组交互效应(=4.412,=0.015),3组病人干预后1个月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16,=0.000);病人餐后2 h血糖存在时间×分组交互效应(=4.278,=0.012),3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42,=0.002);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存在时间×分组交互效应(=13.570,<0.001),3组病人干预后1个月(=28.886,=0.000)和干预后3个月(=15.569,=0.000)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看图对话教育、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效果相近且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但干预相同数量病人时,看图对话教育比基于理论授权教育花费时间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肿瘤专科护理供需现况研究

杨启慧,程华刚,石兴莲,李元,仝海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编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肿瘤病人专科护理服务需求评估量表,评估肿瘤病人专科护理服务需求与供给满足现状。[方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经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编制肿瘤病人专科护理服务需求评估量表。采用评估量表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对贵州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650例肿瘤住院病人的专科护理服务需求与供给满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编制的肿瘤病人专科护理服务需求评估量表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478%,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内容效度为0.906。肿瘤病人9个二级指标的专科护理需求不同,且护理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差异(=43.716,=0.000)。[结论]肿瘤病人存在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并且健康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差异。

三级医院不同职称护士工作任务的调查研究

王随琴,马娜,田甜,杨磊,李小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医院不同职称护士工作任务执行频率、重要性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4年12月—2015年2月选取陕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8所三级医院的99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编制的临床护士工作任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整体评价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保证病人安全(14.42±4.00)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满足病人基本需求(8.78±3.60)分;各维度工作任务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5~0.605(<0.001);执行频率方面除其他(科研、教学等)维度外,重要性方面除保证病人安全维度外,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其余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职称、职务和科室护士的工作任务不同(<0.05)。[结论]不同职称护士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及其重要性认知不同,保证病人安全是执行频率最高且较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职称、职务和科室是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医院护士工作任务的影响因素。

卒中后抑郁病人恢复期抑郁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张慧,仇丽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并探讨卒中后抑郁(PSD)病人恢复期抑郁严重程度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选取山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297例恢复期PSP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EPQ⁃RS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97例PSD病人中,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病人分别为136例(45.8%),114例(38.4%),47例(1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收入、高血压、既往史(除“三高”及冠心病)、NIHSS评分、神经质、社会支持等因素均与PSD恢复期病人抑郁严重程度有关(<0.05)。[结论]男性、低收入、患有高血压、有既往史(除“三高”及冠心病)、高神经缺损程度、情绪不稳定、低社会支持度的病人抑郁程度更严重,对于有以上相关因素的PSD病人,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舒适训练联合纳吸棉在慢性鼻⁃鼻窦炎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李文君,蒋仁莲,吴修建,曾毅文,白攀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舒适训练联合纳吸棉在慢性鼻⁃鼻窦炎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2月在重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200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舒适训练联合纳吸棉干预,B组采用舒适训练联合止血海绵干预,C组仅采用纳吸棉干预,D组仅采用止血海绵干预。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病人疼痛、鼻腔阻塞、口咽干燥、入睡困难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测评。[结果]A组与C组比较,A组病人疼痛、鼻腔阻塞、口咽干燥及入睡困难症状较轻;A组与B组比较,A组病人鼻腔阻塞及入睡困难症状较轻;B组与D组比较,B组病人疼痛、鼻腔阻塞、口咽干燥及入睡困难症状较轻;C组与D组比较,C组病人疼痛和鼻腔阻塞症状较轻(均<0.05)。[结论]在鼻腔填塞材料完全相同情况下,实施舒适训练法的病人与未实施舒适训练法的病人相比,术后疼痛、鼻腔阻塞、口咽干燥及入睡困难有所缓解;无论是否实施舒适训练法,选用纳吸棉作为鼻腔填塞材料的病人比选用止血棉作为鼻腔填塞材料的病人疼痛、鼻腔阻塞、口咽干燥及入睡困难症状均较轻。

品管圈活动对护理人员针刺伤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谢瑞怡,戴新娟,支梦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干预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5月30日。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品管圈可以降低急诊科[RR=0.46,95%(0.30,0.69),=0.000 2]、手术室[RR=0.23,95%(0.11,0.48),<0.000 1]、外科[RR=0.31,95%(0.19,0.48),<0.000 01]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可以降低针刺伤未按流程处理和报告的发生率[RR=0.26,95%(0.14,0.49),<0.000 1]。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方面有优势。[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提升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

朱琳怡,傅育红,毛雷音,高丽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成功行断指再植术的2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TAM分为TAM>220°组117例、TAM 200~220°组94例、TAM<200°组39例,对影响病人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离断平面、损伤机制、关节面损伤、肌腱粘连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保存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0.05),但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年龄、离断平面、损伤机制、关节面损伤、肌腱粘连是病人断指再植术后手指TAM恢复的影响因素。
科研综述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范维英,郑丽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一氧化氮、内皮素、C反应蛋白、血脂、血糖、血清炎性因子方面综述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旨在明确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中的临床价值和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为传统运动疗法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虚拟现实技术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进展

张珂嘉,王志丹,魏予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在孤独症患儿情绪障碍、社交障碍、生活技能障碍和恐惧障碍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未来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的新方向。帮助孤独症康复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孤独症病人的康复与护理提供借鉴。

深圳、香港、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差异分析

胡晓洁,管玉梅,谢丽菊,刘芙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深圳、香港、上海三地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背景、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进行差异研究分析,剖析三地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模式内在特点及发展经验,为深圳市日间照料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性意见。

纳米银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陈炜琳,马红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纳米银敷料的结构、特性、抗菌作用、与其他敷料的特点比较、临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加深医护工作者对纳米银敷料的认识,便于其在实践中对敷料进行合理选择以及拓宽此类敷料的应用范围提供条件。

供皮区创面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翟凤英,王春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在分析伤口微环境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伤口半暴露疗法、湿性愈合处理、皮片移植处理和理疗辅助在供皮区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医护人员供皮区创面处理的选择及研究人员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可穿戴传感器在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梁燕,梁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可穿戴传感器在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老年人临床护理评估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中美肺康复的研究及实践进展

王天骄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以中国知网、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作为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源,对肺康复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归类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肺康复研究及实践情况,以期为后续肺康复领域研究、发展与应用提供文献研究基础。

老年尿失禁病人护理的研究进展

谢美莲,张志云,张海霞,张立娟,刘宏,李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流行病学相关调查及其危害、诊治、护理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老年尿失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老年尿失禁病人疾病认知水平严重低下、尿失禁相关护理评估工作有待加强及老年尿失禁护理工作程序尚需多学科参与、标准化与系统化,今后应从系统层面开展老年尿失禁护理干预,多学科联动,建立针对老年尿失禁人群的标准化综合护理服务路径。
综合研究

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与0.1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坐浴治疗白血病病人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

姚晓丹,王莉,丁婷,付阿丹,许琍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与0.1%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坐浴治疗白血病病人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202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1组(41例)、试验2组(42例)、试验3组(40例)、对照1组(39例)、对照2组(40例),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1.6%氯化钠溶液、3.0%氯化钠溶液联合0.1%甲硝唑注射液坐浴,对照1组采用0.1%甲硝唑溶液坐浴,对照2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5组病人肛周感染治疗效果。[结果]试验2组、试验3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2组,试验2组、试验3组治疗效果优于试验1组,试验2组治疗效果优于试验3组(均<0.05)。[结论]1.6%氯化钠溶液和3.0%氯化钠溶液与0.1%甲硝唑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0.1%甲硝唑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且1.6%氯化钠溶液与0.1%甲硝唑注射液联合使用对肛周感染治疗效果最佳。

医院临床支持系统中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

张容,林晓丹,陈雅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名国内医疗输送服务管理专家,共发放两轮问卷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判断依据为0.94,熟悉程度为0.79,权威系数为0.87。第1轮咨询专家意见或建议提出率为55.56%,第2轮为27.18%,两轮咨询后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9~0.38。最终构建的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共包括11项一级指标,10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参与积极性及权威系数较高,各级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较小,形成的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较为科学。

正念减压联合团体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青光眼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佳,关晋英,李蓉,唐小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联合团体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青光眼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青光眼手术的1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治疗联合团体健康教育。于病人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且干预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出院时干预组病人睡眠质量得分为(7.70±2.26)分,对照组为(12.30±3.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治疗联合团体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病人睡眠质量。

北京市朝阳区居家慢性病老年人上门医疗护理服务使用及需求现状研究

王杉,肖朋,吴欣,宋爽,高亚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家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使用和需求现状,为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20家社区的居家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或社区随访,应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京市朝阳区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是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心脏病和高血脂;患病老年人对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率为88.0%,表明患病老年人对上门医疗护理需求较高;慢性病老年人对常规护理服务需求高,上门健康教育服务需求量大,照护者知识指导需求缺口大。[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根据慢性病老年人患病情况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关注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实施综合管理;同时持续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照护者知识指导。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唐珊,李俐,郝彬,卫丽萍,郝建红,安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病人的康复训练、均衡饮食、生活作息和复诊随访4个方面得分及康复依从性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试验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康复依从性、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人员血清25⁃羟维生素D影响因素分析

鲁雪梅,赵凯平,陈狄,曹晶,袁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浓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医院855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体检数据,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不足率,探讨护理人员的血清25⁃(OH)VD浓度影响因素及定期体检对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为(16.43±5.91)ng/mL,不足率为75.32%,缺乏率为44.80%。不同年龄及工作时间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31,<0.001;工作时间:=4.611,=0.010),不同年龄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不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8.395,=0.00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7岁护理人员25⁃(OH)VD浓度不足发生风险是≥39岁护理人员的1.919倍,是28~31岁护理人员的1.855倍。定期体检使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不足率和缺乏率分别由82.5%和69.4%下降为72.5%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足率: =38.408,0.001;缺乏率: =19.355,<0.001)。[结论]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略高于同年龄其他人群。≤27岁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不足率高于其他年龄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护理人员血清25⁃(OH)VD浓度不足状况。

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对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鲁志霞,李传惠,马玲,丁玉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八段锦结合穴位按摩对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60例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的康复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效果、脑钠肽(BNP)水平、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康复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出院1个月BN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均<0.05);且试验组出院1个月BNP水平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对照组(均<0.05)。出院1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入院时(均<0.05),且试验组出院1个月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措施基础上加用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的康复措施,能够延长病人6 min步行距离和降低血清BNP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BOPPPS教学模型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谭杨波,廖桂红,李柳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教学模型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科一个班64人设为对照组,护理专科另一个班68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及期末总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中的课堂气氛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0.05);试验组实训成绩[(85.91±3.87)分]、期末考试成绩[(68.28±8.15)分]和期末总成绩[(74.66±5.20)分]均优于对照组[实训成绩(81.97±4.74)分,期末考试成绩(61.91±11.95)分,期末总成绩(70.59±7.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试验组期末总成绩中高分段(≥70分)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BOPPPS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间质性肺疾病病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吕扬,贾燕瑞,高凤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间质性肺疾病(ILD)病人心理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更优质、高效护理服务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18例ILD病人进行访谈,采用现象学方法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分析资料形成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确诊过程漫长;多种生理症状共存;存在不良情绪;迫切渴望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结论]ILD病人经历了漫长的确诊过程,在与疾病共存过程中,面临着生理功能下降及心理压力增大等多方面困扰,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需求,提供多方面支持。

血糖水平和衰弱的关系研究

戈倩,于卫华,许可彩,吴康顺,李诗薇,冯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与衰弱间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合肥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37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量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医护系统收集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衰弱患病率间呈现U型关联,在糖化血红蛋白为9%时,衰弱发生率较低。[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与衰弱关系密切,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引发衰弱。

国内外每日唤醒研究的聚类分析

丁楠楠,姚丽,姜变通,蒋玲洁,吴雨晨,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田金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比较国内外每日唤醒的研究热点,为我国该领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每日唤醒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采用UCIENT 6.0和gCLUTO软件绘制关键词矩阵图和山峰图。[结果]共获得412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76篇,外文文献236篇。从文献发表时间分布看,国内外年累积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地区分布上,美国外文每日唤醒文献发文量最多。机械通气、镇静、镇痛、重症监护、镇静药物5方面内容是中外文每日唤醒文献中共同包含的内容,聚类分析后发现:外文每日唤醒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为4类,中文每日唤醒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分为3类。[结论]每日唤醒相关研究逐步得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且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相同,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研究深度和广度尚有进步空间。

美国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徐毅君,李振云,逄文泉,李红,张英,姚志欣,唐玲玉,单信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在病人跌倒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美国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模式(ATTEND)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35 275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20 551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5W1H法分析病人跌倒原因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ATTEND模式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0.039 7%,试验组跌倒发生率为0.009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5W1H法分析病人跌倒原因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ATTEND模式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祝小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慢性病管理科糖尿病健康档案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4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签约家庭医生的200例病人归为观察组,其余200例未签约家庭医生的病人归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给予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比较两组病人空腹血糖、用药依从性、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干预后6个月为(7.9±1.8)mmol/L,干预后12个月为(7.2±1.6)mmol/L]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为(9.9±2.6)mmol/L,干预后12个月为(10.0±1.5)mmol/L],用药依从性>6分且高于对照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得分[干预后6个月为(86.63±8.83)分,干预后12个月为(80.13±10.26)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为(73.03±10.83)分,干预后12个月为(69.13±9.26)分],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水平,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园艺疗法对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血压及幸福感的影响

王崑,张莹莹,张晓飞,张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园艺疗法对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血压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名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分为对照组30人和试验组30人(因身体原因,试验组持续参与者28人),试验组参与8周的园艺疗法活动,对照组不参与园艺疗法活动,试验实施前后每周采用血压仪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等生理指标,并在实施前1周、第4周及第8周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GWB)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试验组收缩压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0.05);两组总体幸福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体幸福感评分随干预时间延长而提高(<0.05)。[结论]园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的血压水平,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是一种适合高龄老年人的活动方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Hcy与Hunt⁃Hess分级相关性及护理干预对病人Hcy的影响

王欢,王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Hunt⁃Hess分级相关性及指导病人实施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对病人Hcy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aSAH病人22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病人实施自我管理。分析225例病人入院时Hcy与Hunt⁃Hess分级的关系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24 h、2个月Hcy水平。[结果]入院时Hcy水平较高的病人Hunt⁃Hess分级较高(=0.893,<0.01)。入院24 h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Hcy水平分别为(15.62±4.01)μmol/L和(15.52±3.52)μmol/L,入院2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Hcy水平分别为(11.51±2.61)μmol/L和(12.48±2.7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aSAH病人入院时Hcy与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病人实施自我管理有利于降低病人Hcy水平。

自制辅助支架在小腿及足部骨折病人石膏固定中的应用

奚志宇,陈光,于文君,孙琳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自制辅助支架在小腿及足部骨折病人石膏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我院120例小腿及足部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石膏固定,试验组采用医护人员设计的一种可以在骨折病人石膏固定过程中自由转动的支架以辅助石膏固定。[结果]试验组有2例病人发生疼痛,病人疼痛管理满意度为96.7%,舒适度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有15例病人发生疼痛,病人疼痛管理满意度为75.0%,舒适度满意度为66.7%。试验组医生操控性、便利性满意度为98%,对照组医生操控性、便利性满意度为75%。[结论]在小腿及足部骨折病人石膏固定中使用自制辅助支架可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舒适度及医生操控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