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7期 刊出日期:2020-04-10 目录

专题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及启示

蔡耀婷,宋锦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归纳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别从医疗辅助机器人、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远程医疗、智能检测5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剖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为今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二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水平

李冬静,李艳丽,刘倩,王素玲,马艳丽,董子军,薄化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二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现状。[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我院发热门诊1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工作第7天GSES得分为(24.50±3.57)分,处于中水平,第14天GSES得分为(20.43±3.96)分,处于低水平,两个时间段GSE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60,0.008)。[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二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水平有降低趋势,应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实行梯队替换。

方舱医院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与管理

林玲,李素云,娄湘红,刘茜,喻姣花,刘义兰,王培红,詹昱新,王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详细介绍了方舱医院内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与管理措施,重点在于方舱病人的出入舱标准制定及入舱后病人的病情观察重点、治疗护理流程、应急事件管理、营养支持方案、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等护理措施,为移动医疗站病人的护理与管理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罗彩霞,常后婵,别逢桂,徐朋,章笑天,王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我院手术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手术室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护理部完成院内外应急人力资源库及手术室应急人力资源库的建立,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全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等,重视人文关怀,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配置。

联合感染防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尹翻平,李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湖北省作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主要地区,有来自全国各地医院支援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同质化与有效落实成为防控中的关键环节,而联合感染防控组的设立有效地实现了管理的同质化,并监督人人参与,科学落实,安全防控。

1例ECMO技术抢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病人的护理

吴月,徐胜玲,吴华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抢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病人的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及护理配合要点,包括ECMO的具体操作、病情监测、ECMO各项指标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配合。认为应用ECMO技术抢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病人需要多学科协作,严密细致的观察监测及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成功实施ECMO的关键。

泡沫敷料反向粘贴法改善护士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

恽文娟,宋凯飞,徐宇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泡沫敷料反向粘贴法改善护士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DRP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4日—2020年1月31日我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护士30人为对照组,2020年2月1日—2020年2月8日我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护士30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直接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观察组采用泡沫敷料反向粘贴预防护士佩戴面部防护用具后DRPI。比较两组护士鼻面部DRPI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护士鼻面部DRPI的分期、发生部位及佩戴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泡沫敷料反向粘贴可以有效预防护士佩戴面部防护用品发生DRPI,且提高护士佩戴舒适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一线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分析

郑娜,朱秀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出现负性心理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于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5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非一线科室共11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非一线临床护理人员SCL⁃90总分为132~194(146.37±11.95)分,均分为(1.63±0.13)分,阳性项目数为(21.71±5.10)个,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SCL⁃90因子分≥2分的人数分布较多的因子是焦虑、恐惧、抑郁、躯体化。[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管理者应关注非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提高其救护能力。

社区居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应激调查

杨丽全,张彦丰,许莹,郑建盛,林朝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自制影响因素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对521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疑病、强迫⁃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2.8%、9.2%、8.4%、1.9%和1.2%。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恐惧的因素有年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了解《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和社区处理防控能力等因素;影响抑郁的因素有年龄、职业、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了解《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等因素;影响神经衰弱的因素有年龄、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等因素。[结论]社区居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恐惧和抑郁心理应激为主,多与不了解相关防控知识和年龄、职业有关。
科研论著

实习护生临床能力OSCE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侯玉华,杨雪莹,李文娟,张桃艳,马红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可行的实习护生临床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专家讨论,初步编制实习护生临床能力OSCE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确立OSCE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临床能力OSCE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汇报病史、床边评估、技能操作、考核提问、人文素养)、二级指标25项,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结论]实习护生临床能力OSCE评价指标体系可用来全面评价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赋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刘幼华,袁咏娥,刘桂英,郭红,弓少华,易晓平,杨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赋权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主要照顾者赋权能力量表(MCEM)对221对脑卒中病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赋权能力总分为(160.91±14.69)分,其中与需要照护者的关系得分为(3.68±0.42)分,善意照护得分为(3.54±0.47),对照护结果的期待得分为(3.50±0.65)分,照护者的主体性得分为(3.31±0.49)分,照护信念得分为(3.20±0.59)分,对照护作用的认识得分为(3.08±0.55)分,个人资源得分为(2.70±0.62)分,对周围的顾忌得分为(2.94±0.76)分,照护知识和技能得分为(2.82±0.81)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慢性病情况、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目前工作状况是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赋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0.05)。[结论]建议构建脑卒中家庭照顾者赋权能力干预项目,更新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健康照护理念,减轻家庭照顾者照护负担,促进脑卒中病人树立自理、自立的意识。

主动加温装置对椎管内麻醉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骆佳佳,方亮,刘琴,焦凡,胡晓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主动加温装置对椎管内麻醉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主动加温装置对椎管内麻醉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文献,共1 60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动加温装置可以缓解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核心体温降低[MD=0.39,95%(0.26,0.52),<0.000 01],降低病人低体温发生率[RR=0.64,95%(0.51,0.82),=0.000 4]及寒战发生率[RR=0.40,95%(0.26,0.63),<0.000 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常规保暖方式相比,主动加温装置可以缓解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核心体温下降,减少病人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后果发生的风险,改善病人预后。

食管癌手术病人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乔瑶,朱小芳,徐剑鸥,唐文玲,基红云,邹圣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食管癌手术病人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以支持性照护需求理论框架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的临床测试版本。选取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食管癌术后出院病人319例进行调查,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食管癌手术病人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包括生理需求、信息需求、情感/心理需求、社会需求4个维度,共49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78~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58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0.946,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35。量表总分与欧洲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欧洲癌症病人生命质量⁃食管癌专用量表(EORTC QLQ⁃OES18)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相关,与癌症病人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SCNS⁃SF34)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0.01)。[结论]形成的食管癌手术病人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用于食管癌手术病人出院后支持性照护需求的评估。

原位肝移植受者术后症状群与症状困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盛俊,周利平,薛冰,时文静,崔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受者症状群与症状困扰程度现状,并分析影响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28例肝移植受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肝移植术后移植受者症状与症状困扰自评量表(MTSOSD)对128例肝移植受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移植受者存在情绪相关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3组症状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类型、肝功能Child分级、有无饮酒史是影响症状群的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以及肝功能Child分级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症状困扰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原位肝移植受者存在多种症状,且症状间相互协同、强化,提示医护人员应要由单一症状护理管理模式向症状群护理管理模式转变,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肝移植受者的症状负担和症状困扰,以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肺癌病人生前预嘱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姚惠芳,刘永彪,顾小燕,张玉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态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前预嘱认知及行为调查问卷对某综合医院174例肺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肺癌病人生前预嘱认知总分为(23.06±2.89)分,条目均分为(2.09±0.68)分,5.17%病人采取了生前预嘱。多因素分析表明,有宗教信仰、文化程度高、病程长和有转移的病人对生前预嘱的态度更积极(<0.01)。[结论]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水平一般,采取生前预嘱的行为较少,宗教信仰、高文化程度、长病程和肿瘤转移是生前预嘱认知水平的预测因素。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

李丽华,杜春秀,吴莉,胡茂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适用于神经外科的标准化、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采用文献分析法,由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筛选指标。运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1.43%、100.00%,权威系数为0.815 7,0.833 1,变异系数为0.00~0.20。构建的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神经外科专科特色,符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晚期癌症病人尊严死认知与态度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权曼曼,张秀秀,张杰,郭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病人对尊严死的认知与态度,并分析晚期癌症病人尊严死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的177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尊严死认知及态度调查问卷、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9.4%晚期癌症病人听说或了解过尊严死,66.1%晚期癌症病人支持尊严死。晚期癌症病人优逝期望量表总分为(214.33±23.78)分。文化程度高、接受过死亡教育、疼痛程度高、在乎生活质量的晚期癌症病人更倾向选择尊严死。[结论]晚期癌症病人对尊严死的认知水平较低,但态度较为积极,病人是否接受尊严死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晚期癌症病人对尊严死的接受度,需普及相关死亡知识教育。

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凌华兴,秦薇,张玉侠,朱丽,徐建鸣,陈海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6篇文献,共104 02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血流分级、多支病变、肾功能不全是影响冠心病病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危险因素[OR及95%分别为:1.63(1.51,1.77),1.66(1.53,1.80),1.44(1.32,1.57),2.25(1.19,2.58),2.43(2.22,2.66),1.88(1.75,2.03),1.44(1.24,1.67),0.38(0.35,0.41),1.83(1.42,2.36)。门球时间也为危险因素[RR=0.77,95%(0.66,0.9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血流分级、多支病变、肾功能不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预后,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关。
科研综述

早期前列腺癌病人治疗决策辅助研究进展

王玮荻,蔡纯,方汉萍,陈小芹,何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早期前列腺癌病人治疗决策辅助的内容、形式、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病人决策质量。

行动研究法在国内外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杨倮,郭红,刘幼华,赵丹,琚慧,王海妍,弓少华,易晓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介绍行动研究的定义及起源、类型、特点、理论基础、基本步骤和方法,综述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应用的研究情况,并探讨其对护理发展的启示,旨在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研究者提供参考。

体育锻炼和运动对癫痫病人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现状

董万惠,曹笑柏,邓秋霞,王永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体育锻炼和运动的相关概念及分类,影响癫痫病人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因素,以及减轻癫痫病人认知障碍的方式,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体育锻炼和运动减轻癫痫病人认知功能的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死亡态度及其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郭辉,马岩,程洋,蒲丛珊,沙丽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主要介绍了死亡态度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评估内容、适用人群、信效度方面对现有的老年人死亡态度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不同研究者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胡绍娟,常丽丽,孟德平,曲雪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总结ECMO在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护理措施,通过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和预防ECMO并发症的发生,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各种管路的护理,保持合适的体位及病人的心理护理等,能帮助危重病人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骶骨肿瘤术后病人膀胱及直肠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贾峥,管晓敏,张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膀胱和直肠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和选择合适的膀胱和直肠功能评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在详细评估骶骨肿瘤术后病人膀胱及直肠功能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及康复措施。

共情在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爱淋,柳明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了共情的概念及共情技术的实施内容与评价指标,总结了共情技术在家庭参与式护理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国内对于共情技术在家庭参与式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还属于探索阶段,希望未来护理科研人员可以在新生儿及慢性病、精神病、危重症康复病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中应用共情技术进行研究。

家庭评估工具在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唐溶崧,李明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家庭功能和家庭支持两方面对国内外2型糖尿病领域家庭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比不同家庭评估工具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家庭评估工具在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机制剖析和基于家庭的自我管理干预方面提供参考和建议。
综合研究

不同方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泡沫硬化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研究

朱桦,刘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行泡沫硬化治疗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2例及C组40例。A组贴敷水胶体敷料,B组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C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比较术后3 d、7 d、14 d、30 d 3组病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7 d,A组、B组病人疼痛得分较C组低(<0.05);术后3 d,A组、B组较C组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的例数较少,分级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4 d、30 d,A组、B组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0.05)。术后30 d,3组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及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后即刻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疼痛及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程度及发生率,缩短皮下硬结持续的时间,水胶体敷料还可以有效缩短色素沉着持续时间。

护理实习生教学管理软件的研发及应用

张建伟,谢仙萍,张晓红,姚雪,岳丽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发护理实习生教学管理软件,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使临床护理实习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结合我院护理部、带教科室、学校、护生的需求,研发实习生教学管理软件。选择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8所院校的51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259人和对照组257人。观察组采用教学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管理。采用护理临床学习环境量表比较两组实习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以国际标准ISO/IEC9126质量模型理论框架为基础编制软件质量评价问卷调查我院45名带教老师对软件质量评价,比较护理管理者在安排两组实习生轮转时花费的时间及轮转安排的合理性。[结果]两组实习生临床学习环境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护生参与性、任务定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带教老师对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在功能性、可靠性、时效性方面的评价优于传统使用的Excel软件(<0.05)。观察组护生轮转表制作完成时间及轮转安排的合理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护理实习生教学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了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实现了实习生的动态管理及实习质量的有效评价,提高了实习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使实习生管理工作更加快捷、合理。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应用微信平台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效果

俞红丽,王敏凤,林卫,冯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联合应用微信平台实施对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处于恢复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的主要家庭照顾者22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人和对照组111人,两组照顾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出院宣教,发放宣传手册,每周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先征得病人及其照顾者同意并自愿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团队成员与定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家庭照顾者一起制定居家服务项目并组织实施;再建立微信群向照顾者发送康复锻炼技能视频、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提供心理疏导、预约复诊时间和医生等。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照顾者照护压力,病人出院后6个月照顾者照护能力、病人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照护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照护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得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医务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对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降低照顾者的压力,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微信平台对PICC置管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黄钰清,陈国连,麻玲霞,王自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病人导管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带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带管期间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皮肤过敏、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干预后带管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运动管理能力、日常导管观察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异常处理能力、导管管理信心及导管管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0.01)。观察组干预后症状维度、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微信平台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化疗病人导管管理能力,降低病人置管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置管期间生活质量。

奥塔戈运动在害怕跌倒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

顾颖,沈莹,余小萍,朱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通过“互联网+”模式开展奥塔戈运动锻炼项目(OEP)对害怕跌倒老年人心理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8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门诊随访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实施日常活动及健康指导;干预组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OEP锻炼项目,干预实施24周。两组老年人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末、干预24周末进行跌倒效能、平衡能力、移动能力的评估。[结果]干预组24周OEP锻炼项目依从率为86.67%。干预24周末,干预组的跌倒效能、平衡能力、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0.01)。[结论]坚持长期有规律的OEP锻炼项目,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害怕跌倒程度,提高平衡能力,改善移动能力。

低效能护士应对跨文化护理的质性研究

韩辰燕,彭幼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低效能护士在实施跨文化护理中的真实情感与体验,探索出内在因素,为提高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及制定科学的跨文化护理培训课程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低效能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了Colaizzi的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低效能护士的访谈共提炼出3个主题:无法完全遵照跨文化护理意识;督促照护的能力薄弱;培训内容、考核体系、人力与硬件配置的缺位。[结论]低效能护士存在如何尊重彼此间的文化差异、知识缺乏、语言障碍等问题,亟须通过跨文化护理意识、内容及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干预。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士对跨文化护理理论、宗教知识、风俗禁忌的培训力度。培训方式可通过面授、视频、手机APP、OA系统等多渠道开展,培训方法要体现操作性及实用性。

不同时间口服乳果糖肠道准备对糖尿病病人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

黄燕,魏建红,邹小兰,王玲玲,占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口服乳果糖肠道准备对糖尿病病人肠道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行常规准备,B组检查前1 d口服乳果糖,C组检查前2 d口服乳果糖。对比各组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及肠道准备质量。[结果]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A组(32.50%)、B组(17.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C组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4.89±0.48)h]短于A组[(6.15±0.43)h]、B组[(5.47±0.52)h],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少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排便至清水样时所用时间短于A组,大便解至清水样时泻药用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组波士顿量表(BBPS)评分高于A组、B组,B组BBPS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乳果糖提前缓泻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肠道准备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缩短准备时间,减少泻药用量。

不同留痰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率的影响

盛莉,王丽芹,谭丽岩,刘倩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留取痰标本的最佳方法,提高痰涂片结核杆菌的阳性率。[方法]选取2018年9月我院结核病研究所收治的450例疑似肺结核病人,将病人入院第1天留取清晨第一口痰标本作为第1组,第2天留取清晨第2口痰标本作为第2组,第3天留取清晨第2口痰标本作为第3组,送检痰标本并统计痰中结核杆菌阳性率。[结果]第1组结核杆菌阳性率为17.56%,第2组为22.89%,第3组为22.44%,第2组比第1组痰结核杆菌阳性率提高5.33%(<0.05),第2组结核杆菌阳性率与第3组基本一致(0.05)。[结论]留取清晨第2口痰较第1口痰标本结核杆菌阳性率高。

社区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及情感平衡对社会隔离的影响

王雪,韩影,范榕,赵雅宁,刘瑶,李雅娜,楚梦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和情感平衡对社会隔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社会网络量表(LSNS⁃6)、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RA)、情感平衡量表(ABS)对唐山市社区1 52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1 526名社区老年人中371人发生社会隔离,占24.3%,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为(16.16±5.45)分;家庭关怀度得分为(7.99±2.02)分,家庭功能良好者1 110人(72.7%),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366人(24.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50人(3.3%);情感平衡量表得分为(5.53±2.04)分,高水平298人(19.5%),中等水平449人(29.4%),低水平779人(51.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患慢性病情况、家庭关怀度、情感平衡是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均<0.05)。[结论]提高老年人的情感平衡水平,发挥家庭作用提高家庭关怀度可以降低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发生率。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陈丽云,吕岫葳,师秀娟,孙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眼科整形泪道病房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病人76例进行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出血原因主要包括病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女性处于月经期;病人术后不舒适而采用不当方法;院前健康教育欠缺。针对出血原因改进常规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病人眼部舒适度。

助产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燕美琴,王娇,刘亦娜,张慧君,王凌云,夏春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助产士门诊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并分娩的产妇1 0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但在该院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1 0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临床结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3.00%)、分娩镇痛率(34.35%)均高于对照组产妇(53.80%、22.00%),而会阴损伤率(0.67%)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4.01%)低于对照组(9.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和会阴损伤率。

悟言点击术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刘婉莹,王金玄,金瑞华,洪珍兰,晋雅丽,徐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悟言点击术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9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82例,将2018年4月—6月收治的4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9月收治的4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悟言点击术。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AS得分为(46.67±3.38)分,SDS得分为(48.33±3.82)分;对照组SAS得分为(50.40±3.64)分,SDS得分为(51.13±4.38)分。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悟言点击术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水平。

接受与承诺疗法对晚期胰腺癌病人心理应激的影响

潘虹,罗冰,遆甜,祝婷婷,杨慧玲,廉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接受和承诺疗法(ACT)对晚期胰腺癌病人压力、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晚期胰腺癌病人122例。由没有参与该研究的人员使用网络随机化方案根据性别和疾病的种类对病人进行分层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失访19例,治疗组失访24例,最终有效例数对照组42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标准化的8周ACT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干预后8周和20周两组疾病活动、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8周和20周两组视觉模拟感知压力评分、接受和行动问卷(AAQ⁃Ⅱ)得分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21)的抑郁、焦虑和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ACT疗法可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心理压力。

多组分网络干预对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沈莉莉,张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组分网络干预措施改善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0月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6例1型糖尿病青少年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基于网络的多组分干预措施。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记录自我血糖监测频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估家庭冲突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HbA1c、家庭冲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组分网络干预可以有效增加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降低HbA1c值。

日记式心理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杨娜,喻红,章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两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及Link病耻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CS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Link病耻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开展日记式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应对方式,降低其病耻感。

以增设检验专业课程为例的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应用的教学效果评价

朱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中以增设检验专业课程为例的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护理系2015级530名护生(三年制)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接受跨学科课程教学,同时以接受常规护理教学的200名2014级护生为对照组,从2015级530名护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作为观察组。跨学科课程结束后借助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量表)评估观察组护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分别于学期初和学期末评估观察组护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自我感知和长期状态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检验知识的理解度,同时由实习带教老师分别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观察组DREEM量表评估总分为(158.26±29.75)分,经一学期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学习后护生TSS/LTCMS评分以及理论考卷结果较学期初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1),并且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0.05)。[结论]护理教学过程中以增设检验专业课程为例的跨学科团队导向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自我效能感和管理长期状态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护生检验知识掌握度和护理实践能力。

《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照护最佳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王恬,陆海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2018年国际骨科护理协会启动了《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照护最佳实践标准》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由全球11个国家共14名专家共同完成。该标准分为7个部分,主要围绕老年髋部脆性骨折病人衰弱、骨骼肌减少症、术后活动及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括疼痛、谵妄、压力性溃疡/损伤、液体管理/营养、排泄以及二次骨折预防等。该标准的应用将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术后规范化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在预防住院老年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徐永能,黄巧,卢少萍,许智红,任晓晓,陈炎丽,彭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在预防住院老年病人跌倒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4个病区收治的30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接受基本的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的跌倒效能和观察组老年住院病人预防跌倒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病人跌倒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预防跌倒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得分高于入院时(<0.05)。[结论]护患互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降低老年病人跌倒风险,提高老年病人对于防跌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