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9期 刊出日期:2020-05-10目录页PDF下载 目录

指南研究

国际ERAS协会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护理指南解读

白雪,杨艳,夏春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际加速术后康复(ERAS)协会发布的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护理指南进行解读,旨在对医护人员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剖宫产的质量和安全性,改善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结局。
科研论著

慢性肾病病人衰弱与不良结局关系的系统综述

王晗,王莎莎,胡树菁,郭雪洁,韩梦汐,刘红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肾病(CKD)病人衰弱的发生对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CKD病人衰弱与不良结局关系的队列研究,时间为建库到2019年4月30日。两人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核对结果,采用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12 700例病人。Meta结果显示,与非衰弱组CKD病人相比,衰弱组发生死亡[HR=1.85,95%(1.63,2.10),<0.001]、住院[HR=1.45,95%(1.15,1.83),=0.002]、跌倒[HR=1.65,95%(1.04,2.63),=0.035]和感染[OR=2.00,95%(1.15,3.45),=0.01]的风险更高。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非Fried衰弱表型比较,使用Fried衰弱表型测量衰弱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HR=2.12,95%(1.71,2.63),<0.001;HR=1.72,95%(1.47,2.02),<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衰弱可增加CKD病人死亡、住院、跌倒和感染的风险,但研究结论尚需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石青青,范宇莹,张悦,王宇,王晓慧,常广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 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 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 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0.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639)、MPMⅡ(AUC=0.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0.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735)优于APACHEⅡ(AUC=0.695)、SAPS2(AUC=0.695)。[结论]APACHEⅡ、SAPS2、 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 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昆明市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

戴璟,李怡诺,李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昆明市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偏好与基层诊疗机构满意度评价,探讨影响居民基层首诊的因素,为西部地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云南省昆明市4个区县、9个社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利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445名居民中,59.6%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首诊,居住地、年龄、是否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居民收入、候诊时间和社区医院的距离是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0.05),年龄、居住地和学历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昆明市居民的社区首诊率有待提高,建议重视社区老年人作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建议优先发展区、县级医院,建立合理就医格局,同时改革医疗支付方式,提高电子化医疗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

基于病人安全国际分类法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李瑶,喻姣花,匡玉苏,刘磊,张娟,金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病人安全国际分类法(ICPS)类目为理论框架设计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从而构建并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基于ICPS法类目为理论框架并结合我院护理安全现况和管理特点构建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系统包括 3个系统模块(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模块、不良事件审核管理模块、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模块)和内容模板,并根据护士-护士长-总护士长-护理部的层级权限,对10类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追踪管理。[结果]应用基于ICPS分类框架设计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后,上报分析质量评分[(81.54±6.36)分]高于应用前(72.68±4.73)分,上报时间[(15.95±2.61)min]短于应用前[(35.20±6.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ICPS分类框架构建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可缩短上报书写时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分析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知识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胡安妮,张萍,吴文雪,徐志璐,李婕珂,汪小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评工具。[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初始量表;对江苏、湖北、海南3省199名高危人群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形成正式问卷。[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2个维度:诱因、临床表现及危害诊断,诊断及治疗,累计解释变异率为63.835%,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0,Cronbach's α系数为0.924,重测信度系数为0.804。[结论]研制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评OSAHS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肾移植受者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的关系:锻炼计划的中介作用

韩梦汐,刘红霞,胡阅,靳清,刘航,王玮,王莎莎,王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锻炼意向、锻炼计划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意向问卷、锻炼计划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对2018年7月―2018年9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207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07例肾移植受者中,男134例(64.73%),女73例(35.27%),年龄(43.12±11.85)岁。相关性分析显示,肾移植受者锻炼意向、锻炼计划与锻炼行为之间均有相关性(<0.05);中介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计划对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为91.78%,中介效应可以解释26.83%的变异量。[结论]肾移植受者锻炼意向与锻炼计划对锻炼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锻炼计划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之间呈部分中介作用。

隆乳手术的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累计Meta分析

李晓霞,周春兰,吴艳妮,胡明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累计Meta分析确定隆乳手术是否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3月。使用评估统计异质性,基于研究中的异质性检验选择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使用Egger回归不对称检验估计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研究9项,其中包含队列研究8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总样本量达49 495人,研究结果显示隆乳手术不会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结论]现有证据不支持隆乳手术会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尚需更多的原始研究进一步验证。

内关穴按压改善癌症病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

陈凤,杨雪,刘丽,李乐,王益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内关穴按压对缓解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4日,收集内关穴按压缓解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癌症化疗病人6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关穴按压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化疗引起的恶心症状的严重程度[MD=-1.75,95%(-2.95,-0.55),=0.004]、呕吐症状严重程度[MD=-1.10,95%(-1.87,-0.33),=0.005]、恶心症状发生频率[MD=-0.84,95%(-1.37,-0.31),=0.002]、呕吐症状发生频率[MD=-0.64,95%(-1.24,-0.05),=0.03]和干呕发生频率[MD=-0.31,95%(-0.53,-0.09),=0.006];而在改善干呕症状的严重程度[MD=-0.40,95%(-0.90,0.10),=0.12]和呕吐症状经历时间 [MD=-0.52,95%(-1.21,0.17),=0.14]方面效果不明显。[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内关穴按压能改善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降低恶心、呕吐和干呕的发生频率,但在改善干呕严重程度和呕吐经历时间方面效果不明显。

基于控制和承诺的安全管理量表的跨文化调试与信效度评价

杨淑娴,杨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引进的基于控制和承诺的安全管理(CCSM)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和信效度检验,为我国评价护士长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实践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遵循量表的跨文化调试原则,对CCSM英文原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并采用中文版CCSM量表对384名护士进行测试,检验中文版CCSM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CCSM量表包括5个维度、31个条目,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76,重测信度为0.963,内容效度(S⁃CVI)为0.85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752%;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与护士长的安全管理水平适配度良好。[结论]中文版CCSM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护士长安全管理和管理实践水平的测评。
科研综述

国外养老服务综合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与启示

李芳,李靖,龙艳芳,杨丽,李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美国、英国、日本3个国家的养老服务综合评估工具的研发及应用现况进行综述,分析不同国家养老服务评估工具研发和应用的社会背景和效益,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养老模式的养老服务综合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中外两种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具的比较研究

马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以加拿大的“interRAI⁃HC”评估工具为例,介绍“interRAI”评估工具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将其与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我国建立老年服务统一评估体系的启示。

硕士学历新护士转型冲击研究现状

马田,王斌全,李育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硕士学历新护士转型冲击的相关研究、测评工具和解决措施进行综述,提出为避免由于转型冲击而带来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和护理质量下降,有必要关注硕士学历新护士的转型冲击现状,寻求解决措施,便于硕士学历护士更好地发挥其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治疗性沟通系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负性情绪的研究进展

王培莉,施素华,林巧红,邹琼芳,尤粒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治疗性沟通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指出目前还存在对治疗性沟通系统的认识不完善、干预方案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干预人员单一、效果评价局限、缺乏远期效果追踪等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结合我国医疗环境的实际情况,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经验,提升研究的深度和研究范围的广度,为进一步开展治疗性沟通系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研究提供循证基础。

脑卒中失能病人长期照护模式研究现状

李妮蓉,刘玲玲,黄英,秦莉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失能病人的长期照护现状进行阐述,建议在建立和完善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改革长期照护制度的经验和优势,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护政策。

主动脉夹层病人随访的研究进展

李咪琪,黄素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根据主动脉夹层的流行病学、高危因素及指南要求,对主动脉夹层出院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运动等生活质量方面的随访进行综述,建议建立规范化的主动脉夹层数据中心和主动脉夹层病人随访个人档案,并设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人员。

中青年脑卒中后重返工作研究现状及启示

郭亚雯,王永利,梁莉莉,张振香,齐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国内外开展的中青年脑卒中后重返工作有关横断面及队列研究、干预性研究和质性研究,并分析其成功重返工作岗位的促进和阻碍因素,指出我国应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测评工具,调查我国中青年脑卒中后重返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康复干预方案以促进其社会角色重建。

产后抑郁症风险及孕产妇对预防性干预态度研究进展:基于健康信念模型

李佳,黄雅文,张树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以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为理论基础,对产后抑郁疾病风险与产妇对预防性干预的态度进行阐述,指出应注重干预策略的理论性、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信息支持与技能发展等,为设计有效干预方案促进围生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老年性痴呆长期照护服务研究进展

肖萍,宋洁,吴淑琳,张小满,王业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国外的老年人全包服务项目、以绿色农场为基础的日托中心、社区综合护理体系和痴呆症友好社区等长期照护服务,以及目前国内痴呆症长期照护现状,以期对我国痴呆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逆向导师制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李晓丹,赵体玉,张诗怡,郭月,旷婉,余云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逆向导师制的实践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护理职业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逆向导师制的优势进行概述,指出未来护理管理者应增加逆向导师制在实践中的应用,使逆向导师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从而消除护理人员之间的代际差异。

移植高级实践护士研究进展

何晴,李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移植高级实践护士的起源和背景,分别从资格认证、角色职能、岗位价值以及国内移植领域的相关探索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将移植高级实践护士引入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饮食干预进展

徐芳成琳,周慧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针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饮食干预新进展,指出针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的饮食干预模式目前以西方生活习惯为基础,鉴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保障水平不同,需积极探索适应我国的饮食干预模式。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伟玲,谌永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的培养、认证体系,以期为加快我国淋巴水肿专科的发展及淋巴水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综合研究

湖北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高欢,刘芹,陈锦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湖北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政府制定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查询湖北省17个州市《2018年统计年鉴》,获得护理人力资源评价相关指标,采用秩和比法(RSR)及方差分析对各州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优劣进行排序。[结果]湖北省各州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可分为4档,其中武汉、黄石和宜昌市位于最优档,鄂州、恩施、荆门、神农架、潜江和十堰市位于中档,荆州、襄阳、天门、孝感、仙桃和咸宁市位于较差档,随州和黄冈市位于最差档。[结论]湖北省各州市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不均衡性,可能与区域综合经济竞争力和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需从制度和人才方面入手,逐步提升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门诊病人肠道准备质量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石雪平,殷芹,李雯,张玲,杨洁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护理干预对门诊病人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门诊结肠镜检查的病人选择最佳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等其他检索方式,检索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健康教育对门诊病人肠道准备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13年5月―2018年5月。采用Addis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肠道准备质量的效果。[结果]共纳入10篇RCT,包括4 753例行肠镜检查的门诊病人。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的肠道准备质量、病人依从性和肠道息肉检出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均<0.05);排序结果显示,应用智能手机进行护理干预或健康指导对提高门诊病人肠道准备质量效果最佳,其次为个体化健康教育、视频教育的健康指导方式。[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应用智能手机、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视频教育可明显提高门诊病人的肠道准备质量,以后研究还需要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量的RCT来证实该结论,并建议增加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等指标。

不同家庭参与护理时长对早产儿护理效果的观察

王嘉乐,何淑贞,侯文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下,不同家庭参与护理(FIC)时长对早产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早产儿根据家庭情况及家长意愿分为对照组、FIC⁃3 h组、FIC⁃24 h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NICU护理模式,FIC⁃3 h组实施FIC,家庭每日参与3 h;FIC⁃24 h组实施FIC,家庭每日参与24 h。比较3组出院时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喂养情况、父母紧张焦虑评分。[结果]出院时,3组纯母乳喂养率、喂养不耐受率、父母紧张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院内感染率、达全胃肠内营养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早产儿护理效果,增加每日FIC时长对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降低父母紧张焦虑水平有明显效果,同时不会增加院内感染率。

乳腺癌病人化疗期认知障碍和觉知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高文秀,孙玉倩,杨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化疗期认知障碍和觉知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对407例乳腺癌化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化疗期病人FACT⁃Cog得分为(85.39±16.11)分,属于中度认知障碍,CPSS得分为(42.13±4.20)分;FACT⁃Cog中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其他人的评价、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这3个维度与CPSS总分及失控感维度呈正相关(<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精神状态、肿瘤分期和失控感是乳腺癌病人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认知障碍与觉知压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人觉知压力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水平。

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丽,李变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PICC置管病人对健康教育接受现状问卷对260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查。[结果]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总分为(84.34±14.8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职业、留置时间、留置次数、PICC维护网点是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总体接受现状较好,拔管时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医护人员可基于SHARE框架给予置管病人针对性的持续教育。

“照顾者角色紧张”的NNN链接在住院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菲菲,杨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照顾者角色紧张”的NNN链接护理方案在住院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77例住院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家庭照顾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NNN链接的护理方案,并用照顾者结局量表测评家庭照顾者的结局状态。[结果]干预前后两组照顾者结局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中8个结局[照顾者情绪健康、照顾者生活方式紊乱、照顾者⁃病人关系、照顾者表现(直接照顾与间接照顾)、照顾者身体健康、照顾者安康、角色表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时间与处理交互效应、处理效应中除“照顾者生活方式紊乱”这一结局,其余7个结局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0.05);除“照顾者生活方式紊乱”结局,干预组达到预期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照顾者角色紧张”的NNN链接的照顾者模式下能明显改善住院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结局,但干预措施的制定需个体化。

标准化案例库在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淮盼盼,王金玄,金瑞华,孙宁,晋雅丽,王小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标准化案例库在护理本科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级护理本科生235名为研究对象,教学实施前后比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教学结束后,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标准化案例库应用于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中,有利于从认知能力、情感特质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延迟输入对回顾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准确性的影响

宋敬云,金百翰,黄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延迟输入对回顾式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就诊,行回顾式连续葡萄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病人182例,比较延迟3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输入校正血糖值对血糖平均绝对差(MARD)的影响。[结果]延迟5 min输入,MARD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糖尿病专职护士在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中,在回顾式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中延迟5 min输入校正值,可提高准确性。

注意转移与惩罚方法改善儿童不良行为的效果比较

刘月余,胡继红,邹育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注意转移与惩罚方法改善患儿不良行为的效果。[方法]将存在不良行为但未达到孤独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注意转移认知重塑方法干预,对照组进行惩罚方法干预。治疗前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估行为问题情况,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社会适应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ABC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适应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注意转移认知重塑对患儿不良行为的改善效果优于惩罚方法。

屈曲体位维持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温焕,徐菊玲,姚行,甘婉玲,吴菲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屈曲体位不同维持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失血和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3组病人术后均采取屈髋30°、屈膝30°的体位,A组维持6 h、B组维持24 h、C组维持48 h。比较病人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术后第3天和1周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和术后1周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术后第3天和第5天C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C组术后3天、1周膝关节活动度高于A组、B组(<0.001);C组术后第3天、第1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3组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曲体位维持48 h可有效减少术后失血量,增加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同时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吞咽功能状况分析

李苑媚,何任红,陈玉美,周君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神经科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吞咽障碍发生情况,为临床及早对此类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和吞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急性期脑卒中病人120例,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检测病人的吞咽功能,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和左/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吞咽障碍发生率。[结果]120例病人中,筛查出吞咽障碍82例(68.33%)。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右侧大脑损伤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高于左侧大脑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相关,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出血性脑卒中和右侧大脑损伤的病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环宇,谭芳,邓丽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对来自湖北、广东、河南、湖南的321名受试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受试者主要通过手机、电脑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部分居民存在过度关注现象。SAS得分为(41.53±6.52)分,不同地区、职业、居住地居民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城镇居民及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焦虑,提示疫情期间应关注公众心理健康,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焦虑情绪。

福建省农村居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技能和护理需求现状分析

朱丽梅,傅丽桑,周秀花,郑建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学历和性别的农村居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知晓、技能掌握和护理需求现状的差异,为不同群体人群提供差异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技能和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872名福建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知晓率为80.5%~96.1%,技能掌握率为51.7%~67.0%,护理需求率为31.7%~83.7%。居民年龄越大,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口罩和消毒液防护品需求越低(均<0.05);居民学历越高者,技能掌握率、口罩和消毒液需求率越高(均<0.05);男性居民的技能掌握率高于女性(均<0.05);年龄越小和学历越高,通过网络新闻和微信平台获取知识的比例越高(均<0.05)。[结论]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和女性居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掌握率较低,在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应给予重点关注。

二红散外敷预防肿瘤病人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覃艳莉,王芳,邹宇,林巧,杨俊,陈先云,郭玲,王瑶,肖月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二红散外敷对肿瘤病人浅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二红散外敷,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评价两组浅静脉血栓形成率,并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浅静脉血栓形成率(37.11%)、静脉炎发生率(28.87%)均低于对照组(53.54%、4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66.98±17.88)h,对照组为(55.10±18.8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二红散外敷可有效预防肿瘤病人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基于分类回归树模型对护士焦虑结局的预测研究

韩颖,韩雪,李育玲,张建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运用分类回归树分析方法,探讨护士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9所医疗机构600名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护士的焦虑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户籍、年龄、每周工作时间护士的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分类回归树分析中,每周工作时间、月收入、婚姻状况、户籍进入模型,每周工作时间>49.92 h、收入<3 000元的护士SAS得分最高[(65.4±3.0)分],每周工作时间≤45.92 h、已婚护士SAS得分最低[(28.9±4.9)分]。[结论]应根据护士不同因素组合的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统一薪酬制度,从而降低护士的焦虑程度。

两种气道廓清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谭旭,许娟,罗薇娜,黄宇,吴静宇,陈君,邓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胸廓高频震荡技术(HFCWC)与振动呼气正压技术(OPE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气道内分泌物清除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AECOPD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HFCWC组(40例)和OPEP组(40例);两组病人均予以全身抗感染药物、祛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和无创正压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HFCWC组在相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震动背心辅助排痰,OPEP组加用Acapella装置辅助排痰;对比两组病人治疗5 d内的痰液变化、肺功能变化、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和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等。[结果]HFCWC组和OPEP组分别有33例和36例病人纳入最终数据分析,两组痰液性质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在CAT评分、MMRC评分和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上,OPEP组显著优于HFCWC组(<0.05)。[结论]OPEP技术辅助病人气道分泌物排出的效果不劣于HFCWC,在短期内改善病人通气功能、缓解临床呼吸困难症状以及促进病人肺康复方面显著优于HFCWC。

改良式护理迷你临床评估量表在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李如月,傅巧美,黄媛媛,张成芝,王丽,陈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式护理迷你临床评估量表(Mini⁃CEX)在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工作1~3年的参加外科规范化培训的50名新护士采用Mini⁃CEX开展培训与考核,培训3次后比较护士的考核成绩 [结果]工作第1年、第2年和第3年护士规范化培训3次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ini⁃CEX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可增强培训效果。

对分课堂在高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的应用

骆海燕,费素定,梁少英,周淑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8年参加考试辅导的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9年参加考试辅导的5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系统串讲、归纳总结、强化训练、查缺补漏的步骤进行辅导,实验组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辅导,考试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高职考试考前辅导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有助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CO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病人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林燕辉,王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CO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喉癌前病变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CO 激光喉显微手术治疗的喉癌前病变病人126例,围绕术前、术后、出院时制定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6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CO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喉癌前病变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保障手术疗效。

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口罩防护能力比较研究

程敏,温明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口罩防护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未经处理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香烟烟雾通过医用外科口罩与一次性口罩过滤后分别融入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组,培养2周后,采用噻唑蓝实验(MTT)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在3组培养基中的增殖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在3组培养基中的存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在3组培养基下增殖标志物Ki67,凋亡标志活性caspase 3和caspase 8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一次性口罩处理组肺正常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能力明显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处理组和对照组,医用外科口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略有降低;一次性口罩处理组细胞与医用外科口罩组比较,Ki67表达降低,活性capase 3和 caspase 8表达升高;而医用外科口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Ki67轻微降低,活性caspase 3和 caspase 8表达轻微升高。[结论]医用外科口罩较一次性口罩有更强的防护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血液透析病人CRRT治疗的护理

马骏,张仲华,童辉,鄢建军,王李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血液透析病人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的护理经验,以期为血液净化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合理的CRRT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定期更换钝针穿刺点在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

钟盼,赵健秋,查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定期更换钝针穿刺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1例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通道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定点穿刺;观察组61例,采用定期更换钝针穿刺点的方法穿刺。持续观察两年病人内瘘感染和内瘘失功情况;并在研究结束时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64%)感染,对照组出现7例(11.67%)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32);观察组无内瘘失功者,对照组5例出现内瘘失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27);观察组满意度评分(8.51±0.96)分,对照组(7.86±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4)。[结论]定期更换钝针穿刺点能够有效降低内瘘感染率和失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