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17期 刊出日期:2020-09-10 目录

科研论著

成人吞咽障碍经口进食专业照护证据总结

夏丽霞,顾则娟,林征,任兴珍,陈鹏,王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总结成人吞咽障碍病人经口进食专业照护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网站有关成人吞咽障碍经口进食专业照护的相关指南、推荐实践、行业标准、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其中指南14篇、证据总结5篇、行业标准2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2篇。总结了营养计划、经口进食、水化、监护、预防误吸、健康教育、风险管理7个方面,共21项最佳证据。[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整合了成人吞咽障碍经口进食专业照护最佳证据,建议结合临床实际及本机构资源支持,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

刘高,周鹭,和意娴,蔡恩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制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指南网站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采用AGREEⅡ工具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9个指南,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为5个A级、4个B级;纳入指南共综合了推荐意见12条,包括风险筛查、预防措施、知识培训与健康教育3个方面。[结论]纳入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但亟须构建以护理手段为主导的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基于循证方法和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评指标

袁浩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考评指标。[方法]通过循证方法制定考评指标专家咨询问卷,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OSCE考评指标。对 20 名护理专家进行 2 轮咨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2 轮咨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95.2%、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 0.87。2 轮咨询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 0.452,0.536。建立了护理评估、分析与判断、护理干预、健康教育4 个考站共 36 个考评指标。[结论]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OSCE考评指标可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考评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考评标准。

悲伤支持对围生期丧失家庭焦虑、抑郁、悲伤症状影响的系统评价

钱嘉璐,余晓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悲伤支持对围生期丧失家庭焦虑、抑郁、悲伤症状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悲伤支持对围生期丧失家庭焦虑、抑郁、悲伤症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8月1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1 384例,干预组678例,对照组706例。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悲伤支持干预能有效降低围生期丧失家庭的焦虑[SMD=-0.39,95%(-0.68,-0.11),=2.70,=0.007]和抑郁[SMD=-0.40,95%(-0.67,-0.14),=2.99,=0.00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悲伤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围生期丧失家庭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对围生期丧失家庭悲伤支持的实施应从改变内在认知和增强外部支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基于纳米材料的骨靶向光热治疗技术在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预见性护理

徐巧巧,许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纳米材料的骨靶向光热治疗技术在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效果及预见性护理。[方法]分别制造合成末端基团不同的树形高分子铂光热纳米材料G5⁃NH⁃AC⁃PT、G4.5⁃COOH⁃Pt、G5⁃NH⁃Pt,并结合裸鼠生物实验来验证不同纳米材料的表征指标、骨靶向性能和裸鼠的生物性实验疗效。[结果]通过实验得到,3种纳米光热材料具有相似的形貌和均一尺寸,3种光热纳米材料的直径1~2 nm,水合直径在10 nm左右。在近红外光照射作用下,G4.5⁃COOH⁃Pt的光热效果最好。通过裸鼠体内光热胫骨肿瘤实验可以看出,G4.5⁃COOH+NIR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合成制备的G5⁃NH⁃AC⁃PT、G4.5⁃COOH⁃Pt、G5⁃NH⁃Pt都具有较好的光热治疗效果,但是G4.5⁃COOH⁃Pt材料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更为显著,有着更好的骨破坏抑制作用。

术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术后静脉血栓影响的Meta分析

崔露萍,吴荷玉,褚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术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IPC)装置对手术病人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IPC对手术病人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临床研究。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对所选取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6 363例手术病人。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使用IPC或联合医用弹力袜(GCS)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与其他护理措施[RR=0.33,95%(0.24,0.46),<0.000 01]或单独使用GCS[RR=0.45,95%(0.27,0.74),=0.002]或空白组[RR=0.31,95%(0.20,0.47),<0.000 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护理措施比较,术中使用IPC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低[RR=0.63,95%(0.42,0.96),=0.03];术中IPC联合GCS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与单独使用G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95%(0.47,1.30),=0.34];术中IPC联合GCS肺栓塞的发生风险与单独使用G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4,95%(0.16,0.72),=0.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术中使用IPC与其他护理措施相比,能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由于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的疾病种类及手术类型不同,部分指标所纳入的文献数量不足,因此需要多中心、更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评价术中使用IPC对围术期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抗阻运动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冷雨飞,胡佳琪,詹刘莉,胡琳莉,杜世正,孙志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抗阻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19年7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共99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病人的活动能力[MD=-0.21,95%(-0.35,-0.07),=0.002],降低关节疼痛感[SMD=-0.22,95%(-0.42,-0.02),=0.03],缓解疾病活动度[MD=-0.53,95%(-1.01,-0.06),=0.03],提高肌肉力量[SMD=1.02,95%(0.22,1.83),=0.01],降低红细胞沉降率[MD=-6.75,95%(-10.27,-3.23),=0.000 2],但在步行测试方面改善不明显[MD=-1.37,95%(-3.13,0.39),=0.1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抗阻运动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病情,降低关节疼痛感,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改善关节功能,提高肌肉力量。

首发无症状与有症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王颖,董凯生,宋海燕,李悦,陶香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首发无症状和有症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525例首发脑梗死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无症状脑梗死病人298例,MoCA评分为(21.98±5.08)分;首发有症状脑梗死病人227例,MoCA评分为(20.05±5.99)分;无症状和有症状脑梗死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较高,发生率分别为72.5%和76.2%。女性(OR=3.694)是首发无症状脑梗死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12年(OR=0.857)、梗死部位为间脑(OR=0.378)为保护性因素;年龄(OR=1.034)和脑梗死个数(OR=1.799)是首发有症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首发无症状和有症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较高,以记忆减退最显著。神经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的评估和治疗,提倡普查脑梗死病人的认知功能,并根据认知领域的下降给予特定认知领域的训练。

基于奥马哈系统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曹程秀,尹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基于奥马哈系统心力衰竭病人的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分析、质性研究等结果,制定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63例心力衰竭出院病人进行延续护理方案干预,对其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后1个月与2个月,心力衰竭病人在生理、心理、环境、健康相关行为4大领域的活动耐力、呼吸、社交及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睡眠、饮食与饮水、医疗及护理方案、医疗护理费用支出、生活环境及习惯9个方面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的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方案科学、全面、有效,可为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个体化制定提供参考。

神经肌肉电刺激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效果的Meta分析

刘苗,罗健,朱晓敏,谢霖,刘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预防重症监护室(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关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ICU获得性衰弱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57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改善ICU病人肌力[MD=1.78,95%(0.44,3.12),=0.009],缩短机械通气时间[SMD=-0.65,95%C (-1.03,-0.27),=0.000 7]、ICU住院时间[MD=-3.41,95%(-4.58,-2.24),<0.000 01]和总住院时间[MD=-3.97,95%(-6.89,-1.06),0.008],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SMD=0.90,95%(0.45,1.35),=0.000 01],增加出院病人的步行距离[MD=239.03,95%(179.22,298.85),<0.000 01];但对改善病人住院期间功能状态、意识水平及降低死亡率效果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ICU病人早期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能够通过增强肌力,缩短机械通气、ICU住院和总住院时长,预防ICU获得性衰弱,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但在改善病人ICU住院期间的功能状态,促进病人早日清醒及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不明显,还有待验证。

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王俊,刘玮楚,米洁,肖明朝,赵庆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并分析其路径。[方法]运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对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619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一线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3.82±0.93)分,心理资本得分为(4.76±0.60)分,组织支持感得分为(3.81±0.66)分;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有直接和间接作用,总效应为0.564;心理资本直接作用于工作投入,效应为0.518。[结论]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是影响其工作投入的关键因素。
科研综述

病人专家项目在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栾文艳,张振香,林蓓蕾,王永利,王文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就病人专家项目的起源、实施方式以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探讨病人专家项目的实施方式及其在慢性病病人疾病转归、康复预后中的引导作用,以期为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病人专家项目提供可靠依据。

口服避孕药在肥胖女性中的使用现状及相关对策

严思思,韩叶芬,葛圆,鲍秀红,付连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口服避孕药在肥胖女性中的使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肥胖女性口服避孕药使用率低的相关对策,旨在为使用口服避孕药的肥胖女性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

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的研究进展

周丹,尹安春,吴姝然,葛长乐,武文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的主要筛查方法、危险因素以及疾病管理进行综述,指出护理研究者应以多中心的终末期肾病钙化防御病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危险因素、伤口管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研究,建立个体化的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管理方案。

乳腺癌病人希望水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袁坤,常红娟,张瑞芹,李雪,罗艳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关于乳腺癌病人希望水平的相关概念、测量工具、水平、影响因素及希望水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关注离异或丧偶、经济贫困、受教育程度低、采取乳腺癌根治术病人的心理状况,加强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结合,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此来提高希望水平,使其在癌症治疗、康复及预后中发挥积极作用。

小丑疗法在儿童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李军莉,张培莉,丁永霞,姚莉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小丑疗法的起源、概念、理论框架、实施方式及在儿童病人不同医疗程序中的应用现状,建议拓宽小丑疗法的应用领域,开展小丑疗法的科学性研究,明确小丑医生的工作职责,加强小丑医生的职业培训,使小丑医生以更专业的方式在临床中发挥作用。

肠造口病人渗漏护理的研究进展

宋琴芬,刘春娥,尹光啸,韩殿丽,王晶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肠造口病人渗漏对病人的影响以及渗漏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指出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对肠造口渗漏定义界定的研究,并积极进行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策略研究,从而减少或避免肠造口渗漏的发生,保持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态,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笑声瑜伽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靳沛琳,赵明利,韩梦丹,王孟妮,吴雪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笑声瑜伽的概念、理论基础、实施要素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综述,指出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适当地扩大样本量,控制混杂因素,增加随访时间,严格设计并实施随机对照试验,为了解笑声瑜伽的应用效果提供更多证据。
综合研究

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秀梅,蔚玲,蒋维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的状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5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6名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认同量表、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总均分为(4.36±0.31)分,职业生活质量总均分为(3.04±0.42) 分;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活质量呈正相关(=0.676,<0.05)。[结论]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及职业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组织认同越好,职业生活质量越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特殊科室规范化培训护士组织认同感,从而提升职业生活质量。

基于临床指南对1例晚期输尿管肿瘤病人进行压力性损伤管理

于书慧,贯华,黄燕波,张剑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临床指南对1例晚期输尿管肿瘤病人的压力性损伤进行管理。[方法]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系统检索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官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暑网、PubMed、EMbase文摘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及专业网站等。将纳入的指南采用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并将找到的证据用于指导病人翻身角度、疑似红斑区及2期压力性损伤皮肤的管理。[结果]共纳入6篇临床指南。2期压力性损伤皮肤的治疗应先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再应用泡沫敷料及藻酸盐敷料覆盖,10 d后病人皮肤完全愈合;对于压力性损伤的有效预防可嘱病人采取30°倾斜侧卧位;对于疑似红斑区皮肤采用液体敷料涂抹,泡沫敷料包裹进行管理。[结论]对晚期肿瘤病人压力性损伤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皮肤保护、敷料选择,可减少压力性损伤对病人造成的痛苦。

美国护理哲学博士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护理学院为例

朱冰倩,朱卓非,章雅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护理学院为例,着重介绍了护理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和毕业标准,结合我国护理发展现况,指出在未来的护理哲学博士教育中,我国要从国家、地区及学校层面为护理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护理哲学博士培养体系;同时,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共同体均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胡婧,李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细化版)对老年冠心病病人静态行为进行调查,静态行为组和非静态行为组各抽取200例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并分析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静态行为组与非静态行为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具有更多静态行为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0.01)。[结论]静态行为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均具有不利影响,且静态行为时长与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

物理治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辛红梅,陈茹,丁孟翠,林川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采取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病人4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采取物理治疗,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的臂围及治疗第3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手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 (<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淋巴水肿。

老年人视角下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质性研究

周瑞芳,沈桂兰,周涛,冯蕾,张缓缓,翟慧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老年人的视角了解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现状和发展期望。[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居住在泰州市福利中心的10名老年人,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大主题、6个亚主题:宜居环境(基本生活服务、布局及设施);健康服务(疾病预防及监测、心理健康和及时疏导);社会适应(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结论]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仍有很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进一步深化医养融合力度、实施个性化养老服务、加强人才及技术投入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归属感、幸福感。

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分析

王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为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主题为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聚类分析纳入文献的高频词,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结果]获取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共145篇,共获取关键词337个,高频词聚类结果显示存在3个研究热点:痰培养标本的质量控制、痰培养标本的采集、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结论]痰培养标本管理领域的发文量较少,研究受关注度有待提高;基于当前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建议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规范化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适宜病人病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选择、医护一体化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等问题。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调查

柴永萍,乔艳玲,刘斅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对家庭护理随访服务的需求程度、需求内容、随访方式、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即将出院和已出院居家康复3个月以内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随访需求表调查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家庭护理随访需求内容、需求形式、需求程度、对家庭护理随访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对出院后护理人员提供家庭护理随访表现出较高的需求;需要家庭护理随访解决的内容依次是并发症的预防、康复训练、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需求形式依次是建立微信群、电话沟通、上门指导、视频指导等;病人及其家庭的支付意愿较强烈,支付能力范围可满足护理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随访内容。[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仍然存在较高的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需建立完善的医院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使病人得到连续、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

基于ICF炎症性肠病简要版的综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魏进,高修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炎症性肠病简要版的综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ICF炎症性肠病简要版条目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ICF炎症性肠病简要版条目的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通肠贴促进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李婷,张承丽,李芬,孙波,王玉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通肠贴脐部外敷改善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因急性阑尾炎就诊于济南市中医医院并接受阑尾切除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通肠贴脐部外敷,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 h、24 h和48 h的胃肠道功能评分以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 h、48 h肠功能评分以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较快。[结论]通肠贴脐部外敷有助于急性阑尾炎术后病人更快恢复肠功能。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培训对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措施依从性的影响

景珊,苏艳,刘昱秀,商临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培训模式对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控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65人,根据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护士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培训内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业务学习。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护士VAP防控依从行为改变阶段、VAP防控措施认知行为现状和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干预组护士VAP防控依从行为阶段优于对照组(<0.05);VAP防控措施认知行为现状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的培训模式可较好地改变护士VAP防控依从行为阶段,提高护士VAP防控措施依从性。

神经外科日入院例数和留置导尿管护理工作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李香雪,董文坦,苏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日入院例数和留置导尿管护理工作量的变化趋势,构建每日入院例数和护理工作量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入院例数和护理工作量。[方法]收集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神经外科4个病区病人的日入院资料和留置导尿管工作量,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构建每日入院例数和留置导尿管工作量的时间序列模型。[结果]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4个季节日入院例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日入院例数最高为冬季,然后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日入院例数最低。留置导尿管护理工作量前3个季节较平稳,后呈上升的趋势,日留置导尿管数最高为冬季,然后为春季,夏秋季较低。最佳拟合模型均为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对2017年3月1日—7日每日入院例数及留置导尿管工作量进行预测,每日入院例数分别为30人、40人、33人、44人、42人、37人、41人;留置导尿管工作量分别为8个、10个、9个、7个、12个、9个、6个。[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可预测每日入院例数和留置导尿管工作量,可以根据短期预测值调整当日上班护士人数。

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在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

胡婷婷,谷小燕,杨金芳,魏小丽,谢华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在某市两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恶性肿瘤病人168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穿刺留置PICC,实验组采用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观察比较两组操作质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率、导管堵塞率、导管脱出率、症状性血栓形成率)以及其他情况(穿刺点渗血程度、1周内平均维护次数、非计划拔管率)。[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痛评分、操作出血量评分、穿刺点感染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导管脱出率、症状性血栓形成率、带管总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点渗血程度、1周内平均维护次数、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直接经大腿中段股静脉穿刺留置PICC比较,隧道式经股静脉留置PICC操作成功率高,不增加病人出血量和痛苦,能明显减轻穿刺点渗血程度,减少置管早期PICC维护次数,降低导管脱出率、症状性静脉血栓形成率和非计划拔管率。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在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高博,史瑞洁,胡珊博,张琳苑,刘喜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在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7年9月―2018年12月所有选修《医患沟通》课程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共183名为调查对象,其中2017级110名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2018级73名为试验组,采取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0.05),且93.15%的试验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8.63%的学生表示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89.04%的学生认为强化了医患沟通理论及实践能力。[结论]将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应用于《医患沟通》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整体沟通能力。

基于糖尿病学校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

傅桂芬,张艳萍,黄彦飞,胡琼燕,白超群,黄丹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基于糖尿病学校的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个社区的糖尿病病人,按照社区分为试验组118例和对照组121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社区随访等,试验组以糖尿病学校为依托,组建健康管理专业团队进行小组强化教学,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均得到改善, 且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以糖尿病学校为依托的健康管理模式对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有积极作用。

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贾彦彦,张月明,马春花,靳利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从我校2018级3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313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56人 ,以教师网上授课为主;试验组157人,采用基于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式网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生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在教学后就试验组学生对基于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的总评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0.05),且92.4%的学生希望以后学习中能继续进行基于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结论]基于移动学习平台+Seminar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

快速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朱宝燕,李智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5),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焦虑、抑郁评分。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

宋秋香,孙慧卿,康海芬,高洁琼,吕宏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出院后微信平台、门诊复诊等活动,对68例造口病人进行问题的收集、梳理、分类,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和咨询、治疗和程序、个案管理和监测,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更换造口袋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出院3个月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0.05),造口病人或家属更换造口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0.05)。[结论]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肠造口病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促进病人准确掌握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创新手术台布局方法在腹腔镜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梁政波,贺俭,赖萍,叶红,刘帅,文月,胡彩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创新手术台布局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肝脏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实施的81例腹腔镜肝脏手术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8年9月实施的75例腹腔镜肝脏手术为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台布局方式进行手术,试验组使用创新手术台布局方法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器械护士颈部疼痛程度、无菌器械污染更换次数以及医护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术前准备时间、器械护士颈部疼痛程度、无菌器械更换次数以及医护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创新手术台布局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肝脏手术,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降低器械护士颈部疼痛程度和无菌器械更换次数,提高医护满意度。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马洁,孙媛萍,樊海宁,任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60例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ERA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治愈出院。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肝功能恢复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病人肝切除术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可以加快术后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郑青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翼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行胆结石手术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8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病人术前焦虑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术前焦虑,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贺彩玲,张佳惠,南丽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行单髁置换术的病人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出院时实施骨科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和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出院12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得分[(96.35±4.29)分]高于对照组[(90.21±3.24)分];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观察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1.46±2.52分]高于对照组[(87.90±6.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有助于加快单髁置换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

不同时间按摩结合穴位注射对预防混合痔术后病人尿潴留的效果

唐晓璐,刘海燕,张明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按摩结合穴位注射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病人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混合痔术后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术后即刻给予手法按摩并给予穴位注射,观察组在术前30 min和术后即刻均给予手法按摩,术后进行穴位注射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初次排尿时间、初次排尿量、术后2 h内排尿量及排尿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初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初次排尿量、术后2 h内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排尿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前30 min及术后即刻给予手法按摩结合术后即刻穴位注射应用于混合痔术后病人可有效预防尿潴留,改善排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