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0年 34卷 20期 刊出日期:2020-10-25 目录

科研论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复发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廖琴,高静,朱琳,陈师,钟懿珠,江小林,郑雨萍,伍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CBM、CNKI和VIP数据库,全面搜集国内外发表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复发风险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及Stata11.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26 400例脑卒中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校正OR值合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27,95%CI(1.10,1.46),=0.000 9];未校正OR值合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24,95%CI(1.15,1.33),<0.000 01]。不同随访时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复发风险关系:校正OR值合并显示,随访时间1~3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30,95%CI(1.04,1.61),=0.02];随访时间>3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21,95%CI(1.02,1.44),=0.03];未校正OR值合并显示,随访时间<1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2.45,95%CI(1.20,4.97),=0.01];随访时间1~3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39,95%CI(1.21,1.58),<0.000 01];随访时间>3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OR=1.18,95%CI(1.09,1.27),<0.000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不同脑卒中类型复发风险关系:校正OR值合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复发风险[OR=1.09,95%CI(1.03,1.16),=0.00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会增加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复发风险[OR=0.69,95%CI(0.31,1.53),=0.37]。未校正OR值合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会增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复发风险[OR=1.33,95%CI(0.92,1.92),=0.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会增加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复发风险[OR=1.35,95%CI(0.97,1.87),=0.07]。[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脑卒中管理中常规开展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预后。

体质指数与心房颤动病人死亡率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婷婷,章琪,石层层,桂珊珊,曹子璇,王如婷,魏亚倩,王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体质指数(BMI)与心房颤动病人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数据,核对无误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合格文献限定于研究BMI和心房颤动死亡率相关性的队列研究,BMI至少分2组,研究结果呈现各组死亡的相对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1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其余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包含54 685例心房颤动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因死亡率,与正常体质指数组比较,低体质指数组死亡率更高[HR=1.89,95%CI(1.28,2.80),=0.001],超重组死亡率更低[HR=0.73,95%CI(0.68,0.79),<0.000 01],肥胖组死亡率也更低[HR=0.65,95%CI(0.60,0.72),<0.000 0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正常体质指数组比较,低体质指数组死亡率更高[HR=2.49,95%CI(1.38,4.50),=0.003],超重组死亡率更低[HR=0.70,95%CI(0.59,0.85),=0.000 2],肥胖组死亡率也更低[HR=0.73,95%CI(0.59,0.91),=0.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可降低心房颤动病人的死亡率,而低体重则增加了心房颤动病人的死亡率。

护理核心期刊2018年—2019年刊载护理管理论文分析

程金莲,韩世范,武瑞,陈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研究的发文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护理人员科研选题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12种护理核心期刊2018年和2019年刊载的护理管理论文载文量、基金资助、作者分布、地区分布、科研设计类型及统计学方法等信息进行统计。[结果]2018年和2019年我国护理管理论文12种期刊总载文量为3 515篇,其中基金论文1 864篇,非基金论文1 651篇,载文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基金类论文所占比例增加。基金论文所获单项基金资助以省(直辖市)级最多,占42.17%,其次为院(校)级,占15.24%,论文合著率为98.50%,合作度为4.54人次/篇,论文以4人合作和5人合作较多,分别占20.12%和18.72%;非基金论文合著率为91.58%,合作度为3.73人次/篇,论文以3人合作最多,其次为4人合作,分别为22.77%和21.02%。无论是基金论文还是非基金论文合作者均主要来自同一机构,其发文量排在前4位的地区均为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共发表论文1 538篇,占总发文量的43.76%。科研设计类型中,基金论文和非基金论文均以调查研究为主,占比分别为43.45%和38.46%;统计学方法中均以统计推断最多,分别占67.01%和66.63%;研究主题中均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模式相关研究较多。[结论]护理管理论文质量不断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科研合作意识有所提高,研究主题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模式较多,但合作形式仍较为单一,研究者需继续扩大合作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我国护理管理事业发展。

网络平台延续健康管理在鼻咽癌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卢佳美,杨丽,黄晓君,廖金莲,潘冬梅,汤秋明,吕君,胡凯,梁丽敏,唐秋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网络平台延续健康管理在鼻咽癌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出院病人16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网络平台延续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抑郁评分、营养指标(体重、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病人张口锻炼、鼻腔冲洗、口腔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鼻咽黏膜反应、鼻腔/鼻咽分泌物分度、口腔干燥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中疲乏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62.50±10.84)分,对照组为(55.83±13.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实施网络平台延续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鼻咽癌出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降低抑郁程度,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家丽,孙丽,顾道琴,韦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姑息护理知识量表、死亡态度量表、共情能力量表、照顾临终病人量表对528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死亡态度、共情能力与生命意义感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6.91±8.42)分,姑息护理知识量表总分为(10.66±1.78)分,死亡态度量表中死亡恐惧维度得分为(21.45±4.87)分、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为(15.63±3.86)分、自然接受维度为(19.22±3.08)分、逃离接受维度为(14.28±3.84)、趋近接受维度得分为(30.04±6.61)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为(79.56±4.59)分,照顾临终病人态度量表总分为(104.07±10.66)分;姑息护理知识总分、死亡恐惧得分、死亡逃避得分、自然接受得分、趋近接受得分、照顾临终病人态度总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呈正相关(<0.01);整体照顾意识、自然接受、死亡逃避、心理社会精神支持、姑息护理哲理和原则、积极态度、基础学历、讨论死亡话题的情景、逃离接受、趋近接受是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科护士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提升个体幸福感,并引导肿瘤病人思考生命意义。

病人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

林国荣,梁迎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赋权视角下病人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对照配对方法将2018年9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8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生活护理,干预组实施赋权视角下病人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干预时间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S)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干预前后ADL得分比较, =4.259,>0.05; =24.382,<0.05; =18.294,<0.05。两组干预前后SDSS得分比较, =16.247,<0.05; =32.338,<0.05; =21.087,<0.05。两组干预前后GSS得分比较, =5.271,>0.05; =14.810,<0.05; =12.186,<0.05。[结论]赋权视角下病人主导的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模式有助于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

C型人格行为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弹性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

牛杰,崔娟,杨科,王杰敏,李洪利,尹崇高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C型人格行为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弹性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型人格行为模式问卷、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以及益处发现量表对183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分析C型人格行为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心理弹性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术后病人C型人格行为模式、心理弹性、益处发现得分分别为4.00(2.00,7.00)分、(62.03±13.21)分、(54.90±9.37)分;心理弹性、益处发现与C型人格行为模式相关(<0.01);C型人格行为模式在心理弹性与益处发现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47.70%。[结论]心理弹性可直接影响益处发现水平,也可通过C型人格行为模式间接作用于病人益处发现水平,C型人格行为模式是影响乳腺癌术后病人益处发现水平的危险因素,介导了心理弹性与益处发现水平间的负面效应。

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冯景景,张利,苏晓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6和0.43(<0.01)。最终构建的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全面、可靠,可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管理提供依据,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优化养老资源,为长期照护社会保险费用赔付提供依据。

高龄模拟体验法在养老服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许莹,毕煜,廖慧晶,王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高龄模拟体验法在养老服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和2017级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理论+实训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龄模拟体验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人文关怀能力,并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和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分别为(161.05±10.15)分、(171.15±11.54)分,对照组学生对老年人态度和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分别为(149.36±8.45)分、(150.36±10.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01);观察组学生认为高龄模拟体验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可提升学生对养老服务专业的职业认同。[结论]高龄模拟体验法可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养老护理员道德推脱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银华,陈杨,蒲海旭,冯晓琳,徐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养老护理员的道德推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道德推脱量表、共情疲劳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长沙市6区2县7所养老机构31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员道德推脱、共情满意、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87.20±8.85)分、(29.45±3.99)分、(23.84±5.40)分、(26.03±3.83)分、(39.09±10.84)分,年龄、受教育程度对道德推脱有影响(<0.05或<0.01),共情满意、社会支持负向预测道德推脱,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正向预测道德推脱。[结论]养老护理员道德推脱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因素影响;养老院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关注社会支持低、共情疲劳重的养老护理员,促进养老机构安全建设,减少社会不良事件的发生。

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心理及睡眠状态的影响

鲁玉荣,聂智勇,陈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心理及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音乐放松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疗效、心理状况、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研究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32.15±10.37)分、(33.67±11.39)分,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分别(54.12±11.38)分、(48.67±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研究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RL)、睡眠潜伏期(SL)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际睡眠总时间(TST)明显延长,睡眠效率(SE)明显增高,觉醒次数(AT)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音乐放松疗法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且可改善病人心理及睡眠状态,降低大剂量帕罗西汀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科研综述

移动医疗在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蔡婷婷,黄青梅,吴傅蕾,袁长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移动医疗的概念、相关理论模型、移动医疗在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移动医疗项目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淋巴瘤病人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

崔盼盼,唐涵,郜心怡,陈长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淋巴瘤病人症状群的表现形式、评估工具、干预现状三方面对淋巴瘤病人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临床评估及干预性研究提供参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负担与疾病风险模型研究进展

王丽敏,陈泓伯,鲁寒,岳伟华,尚少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疾病负担、疾病风险模型研究现状、KOA疾病风险模型的思考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我国KOA疾病风险模型研究。

国内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侯玉梅,王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营养状态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杨红艳,吴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营养状态和营养干预两方面,总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营养之间的关联,深入分析饮食模式和营养要素两大营养干预的效果,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营养支持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模拟引导者资格认证研究进展

徐丽华,金瑞华,王金玄,淮盼盼,凌陶,刘婉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模拟引导者的定义、内涵及国内外护理模拟引导者认证、现状,以期为国内护理模拟引导者分级认证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血管介入不同入路方式及穿刺点术后护理研究进展

沈冬梅,陈健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血管介入治疗后入路穿刺点护理是介入护理的重点,护理不当可导致出血、血肿甚至其他严重并发症。现对血管介入不同入路方式及穿刺点术后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为病人穿刺点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直肠癌病人自我报告症状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熊燕,魏清风,李菊萍,王乾沙,钟春霞,陈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结直肠癌病人症状自评工具的应用现状、适应范围、优势、不足及建议进行综述,为医务人员获取结直肠癌病人自我报告结局选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老年痴呆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农青芳,陈国英,谢兴,柳书仪,李先锋,潘晓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刺激疗法、多感官刺激疗法、音乐疗法、怀旧疗法、机器宠物疗法、创造性故事疗法、舞蹈治疗、园艺疗法、桌面游戏10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老年痴呆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倪宏,刘玉,覃惠英,林叶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阐述中医治疗、饮食干预、运动训练、芳香疗法、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综合管理策略等应用效果、当前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综合研究

TRIPOD规范解读及对护理研究的启示

李琪,周洁,覃盛媚,黄海韵,吴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针对个体预后和诊断的多变量预测模型透明报告(TRIPOD)规范的产生背景和核心内容,以老年衰弱的发生及不良事件的预警研究为例分析护理领域预测模型的研究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护人员关注预测模型,提高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临床护士共情疲劳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姚小云,陈红宇,曾纪丽,王新宇,胡君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整合、分析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真实体验。[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纳入共情疲劳护士真实性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真实性评价后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其中中文4篇、英文12篇,提炼结果,归纳形成9个类别,5个整合结果,分别是共情疲劳的身心症状、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支持的缺乏、共情疲劳的应对、共情疲劳的职业认知。[结论]临床护士存在共情疲劳的身心症状,管理者应关注共情疲劳对临床护士的影响,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

柏晓玲,杨曾桢,梁青龙,楼婷,逄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内容。[方法]通过证据总结、专家咨询确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内容。[结果]29篇文献纳入研究,汇总得到26条证据。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00%和91.3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7和0.964,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35~4.87分和3.57~4.85分,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和0.24。最终形成了包含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13项、三级条目58项的术前访视内容。[结论]构建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内容可靠、合理,条目符合专科特点,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访视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GM(1,1)模型在精神障碍病人死亡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王雪芬,孙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预测我国精神障碍病人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完善精神卫生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2017年我国精神障碍病人死亡率数据,运用Matlab 7.1软件拟合我国精神障碍病人死亡率GM(1,1)模型,并进行预测。[结果]2009年—2017年我国精神障碍病人年死亡情况呈下降趋势,且存在地区和性别差异;城市整体、城市男性、城市女性所拟合的GM(1,1)模型的精确等级为合格,平均误差分别为6.69%、7.37%、7.11%;农村整体、农村男性、农村女性所拟合的GM(1,1)模型的精确等级为优秀,平均误差分别为3.23%、3.31%、4.11%。[结论]GM(1,1)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精神障碍病人死亡率变化趋势,能够为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基于临床辩证思维的中医护理综合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拔罐技能项目的开发及应用

王兆艳,刘伟,陈慧,王仁秀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开发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开发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高校2017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医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开展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教学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学效果,并将2017级学生的拔罐技能操作成绩与2016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017级学生拔罐技能操作成绩为(90.82±1.04)分,2016级学生拔罐技能操作成绩为(84.79±4.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83.52%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能够辅助学习,82.42%的学生喜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拔罐技能操作水平,提升中医护理教学质量。

护理学科驻点班教学同质化质量管理评价模型的构建

董美淇,许凤琴,张海林,董跃福,张蓓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柯式模型构建护理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驻点班同质化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确定驻点班教学同质化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使用百分权重法计算二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3%,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7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5,0.183(<0.00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总体内部一致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1。构建了护理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驻点班教学同质化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结论]构建的基于柯式模型护理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驻点班教学同质化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可作为评价驻点班教学同质化质量管理效果的工具。

养老机构老年人小丑照护方案要素构建的质性研究

姚莉珮,张培莉,丁永霞,李军莉,孙慧群,崔晓红,王慧慧,晋雅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小丑照护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的应用要素,以期为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小丑照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太原市某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已接受小丑照护的18名老年人、3名家属、3名医护人员及某医科大学3名小丑照护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记录、编码、分析。[结果]提炼出开展形式、照护内容、技巧与方法3个主题,照护内容包括精神慰藉、社会文化活动、健康科普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提供幽默元素4个方面。[结论]对养老院老年人开展小丑照护,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个性化地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小丑照护方案,同时提高招募志愿者的要求、丰富专业培训内容,以保证小丑照护质量。

北京市东城区976例孕产妇健康信息需求调查

吴晓兵,程晓芸,裴素云,李乐讯,令狐晓娟,张妍,章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孕产妇对健康信息的需求现状,为健康管理部门及信息服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在北京市东城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复查的孕产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孕产妇对孕期营养(61.07%)、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54.51%)、产前检查(54.41%)信息的需求较多;孕产妇获取孕产期心理保健信息(32.27%)、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31.45%)、分娩镇痛(24.90%)等方面的信息较困难;孕产妇偏好从专业机构/专业人员途径获取的健康信息主要有新生儿保健(46.72%)、分娩常识(37.09%)、产前检查(35.96%);孕产妇偏好与有经验者交流获取的健康信息主要为母乳喂养(41.80%)、孕期营养(39.65%)、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39.34%);孕产妇偏好从大众媒体途径获取的健康信息为孕期营养(54.30%)、新生儿保健(36.68%)、孕产期运动(36.17%)。[结论]北京东城区孕产妇健康信息需求多样化,全面自我保健趋势明显,心理保健信息获取相对困难,应根据孕产妇母婴保健信息需求特点为孕产妇提供精准的健康服务。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病耻感质性研究

李杨,孙慧敏,张秀秀,王进波,陈贵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病耻感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病人17例及其主要照顾者17人,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9个副主题,分别是认知归因(病名语言、异常行为、固有观念、他人态度)、情绪反应(羞耻感、自卑感、内疚感)、行为反应(隐瞒、回避)。[结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经历了复杂的病耻感形成过程,且病人较主要照顾者的病耻感更强烈,医护人员应针对病耻感的来源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正确应对病耻感。

5次坐立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价值

朱顺芳,刘丹,陈燕君,刘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5次坐立试验(5ST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康复训练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康复治疗的COPD病人93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基础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并完成5STS试验、6 min步行试验(6MWT)及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MRC)测评。对入组病人进行为期8周的肺康复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评估以上指标。比较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锚定法,以6MWT改善值作为锚定物,分析5STS试验用于评估肺康复训练效果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结果]93例病人均完成肺康复训练及相关指标采集,肺康复训练后5STS时间较基线时减少,与6MWT距离的变化值呈负相关(=-0.588,<0.001)。采用锚定法估算的5STS评估肺康复训练的MCID值为1.53 s。[结论]5STS试验简单易行,有助于评估COPD病人肺康复训练效果。

成年哮喘病人共情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杨亚琳,阴怀清,张惠蓉,崔晓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成年哮喘病人的共情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际反应性指针⁃C(IRI⁃C)量表及哮喘生活质量问卷对177例哮喘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病人的IRI⁃C得分为(45.65±12.23)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64.99±24.73)分,IRI⁃C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0.334,<0.01)。[结论]共情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关措施评估和提高哮喘病人的共情能力,帮助哮喘病人改善生活质量。

复用性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信息化实践

赵彩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建立复用性诊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可追溯管理系统流程,以降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设计并使用基于条码和射频识别(RFID)芯片的信息化智能管理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效果。[结果]信息化智能管理流程实施后,提升了复用性诊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记录的完整性和临床科室满意度,与系统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建立复用性诊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可追溯管理流程,有助于保障数据采集、记录过程真实、客观,提升医院使用科室的满意度。

男性新生儿6F气囊导尿管置管体表定位点研究

杨芹,辛悦,高学艳,谢红,黑明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男性新生儿气囊导尿管适宜置入长度的体表定位点,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新生儿31例,采用B超协助定位,探索体表定位点确定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以脐部下缘为体表定位点,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置入长度。[结论]初步探索男性新生儿导尿的体表定位点,并不断积累数据,以获得新生儿尿道长度的大样本数据,指导临床实践。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任丽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3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300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保障机制,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125例,满意160例,不满意15例;对照组非常满意70例,满意150例,不满意80例,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谷景荣,郁月华,王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血液科收治的ALL病人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生活指导、家庭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QLQ⁃C30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评分及单项测量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ALL病人的生存质量、睡眠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改良家庭抚育模式在超重、肥胖婴幼儿居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锦萍,王翠玲,卢宁,高颖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家庭抚育模式在超重、肥胖婴幼儿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并建档跟踪管理的婴幼儿,将2014年出生的婴幼儿141人作为常规模式组,给予常规家庭抚育指导;将2017年出生的婴幼儿148人作为改良模式组,给予改良家庭抚育指导,比较两组24个月内母亲陪检、抚育参与度情况及婴幼儿超重、肥胖情况。[结果]改良模式组母亲陪检情况、抚育参与度优于常规模式组;随着月龄增加,两组超重、肥胖婴幼儿人数逐渐增加,到18月龄,超重、肥胖婴幼儿人数呈下降趋势。[结论]对家长进行陪检模式、辅食添加方式以及喂养模式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有助于降低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Athos服饰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郭其花,张会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Athos服饰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锦州市某医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护理,观察组26例病人,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康复训练全程穿戴Athos服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于康复方案实施后第30天、第60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训练第30天、第60天,两组病人WHOQOL⁃BREF、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Athos服饰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