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1年 35卷 1期 刊出日期:2021-01-10目录页PDF下载 目录

科研论著

静脉留置针冲管方法对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

童翠玲,耿敬,胡红,王宗文,周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冲管方法对血管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脉冲式冲管、直接推注式冲管及不做任何处理。在干预过程中进行肉眼观察,72 h后对3组的耳缘静脉进行标本取材及病理观察,比较3组堵管、静脉炎、水肿的发生情况以及组织形态学、病理分级、炎症细胞计数。[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发现,实验A组的堵管、水肿及静脉炎的情况较实验B组严重(<0.05);病理分级显示,在静脉内皮细胞丢失、水肿形成、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和软骨细胞变性方面,实验A组较实验B组严重(<0.05);实验B组血栓形成比实验A组严重(<0.05);实验A组炎症细胞计数高于实验B组(<0.05)。[结论]相较于脉冲式冲管法,直接推注式冲管法不容易引起静脉血管内皮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但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胡琳莉,王秋琴,宋玉磊,徐桂华,蒋斌,柏亚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护理管理者访谈和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拟定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3.9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9,0.856;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6,0.16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01)。最终形成包括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中医护理人才的准入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9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14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评价和晋升提供量化依据。

智能版与纸版CAM⁃ICU谵妄评估的一致性研究

冯雅笛,杨芳宇,李京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智能版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与纸版CAM⁃ICU对谵妄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以验证智能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监护室、心外监护室、普外监护室和呼吸监护室的病人,3名研究者每天依次评估病人1次,1人使用纸版CAM⁃ICU,另外2人分别使用安装在两个PDA中的智能版CAM⁃ICU(智能版A与智能版B)对同一病人进行评估,并收集纳入病人的基线资料。采用Kappa检验评价纸版CAM⁃ICU与智能版CAM⁃ICU对谵妄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智能版A与纸版CAM⁃ICU评估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6,智能版B与纸版CAM⁃ICU评估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7,智能版A和智能版B评估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72,三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智能版CAM⁃ICU和纸版CAM⁃ICU的谵妄评估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智能版CAM⁃ICU可用于ICU病人的谵妄评估。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罗薇,高静,许冬梅,邵静,蔡壮,张卫东,高东芳,李雪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为了解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现状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形成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德尔菲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9,0.947;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113,0.106。最终构建了包含医学保护性约束前期、医学保护性约束执行期、医学保护性约束实施期、医学保护性约束停止期4个维度、30个条目的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可用于调查精神科护士医学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现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策略的调查分析

李雪珠,周影,李国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利益相关者对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的期望和需求,为构建ICU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调查问卷对95名ICU专科护士、40名ICU医生及55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利益相关者对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的准入资质、培养模式、授课教师类型、课程模块、考核评价方式的期望较为一致。3组研究人群对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开展课题类型的意见不同(<0.001)。[结论]利益相关者对ICU专科护士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培养持积极态度,期望以重症护理高级实践水平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以临床实践、课程设置等作为切入点构建衔接培养方案。

损伤严重评分与修正创伤评分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比较

陈天喜,沈红五,姜琴,崔秋霞,孙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急诊创伤病人2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体温值将创伤病人分为低体温组(<36 ℃)和非低体温组(≥36 ℃),使用ISS与RTS进行创伤评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SS与RTS对急诊创伤病人低体温的预测价值。[结果]218例创伤病人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6.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有ISS评分、RTS评分、Glasgow评分、是否有衣物潮湿;ISS和RTS预测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13,,两者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特异度分别为0.827,0.813,敏感度分别为0.797,0.759,预测界值分别是17分、6分。[结论]IS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高于RTS,RTS适用于院前以及急诊创伤病人的低体温预测,ISS则适用于住院或重症监护室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

qPadua量表对急诊观察室高危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曹云,孙鸿翔,何斌,郝卫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qPadua量表对急诊观察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高危病人发生DVT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急诊观察室DVT高危病人145例,入观察室时分别给予Padua量表、qPadua量表评分以及血清D⁃二聚体检测,以病人入观察室3 d内多普勒超声结果为诊断标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Padua评分、qPadua评分以及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诊观察室DVT高危病人发生DVT的预测效果。[结果]急诊观察室DVT高危病人留观期间发生DVT59例,未发生DVT病人86例;Padua量表对急诊观察室病人DVT的最佳临界值为5分,灵敏度为67.8%,特异度为60.5%,约登指数为0.283,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25,0.794)];qPadua量表最佳临界值为5分,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90.7%,约登指数为0.466,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39,0.883)];Padua量表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83.7%,约登指数为0.396,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669,0.828)];qPadua量表的ROC曲线面积显著高于Padua量表和Padua量表联合D⁃二聚体检测(<0.05)。[结论]Padua量表、qPadua量表以及Padua量表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急诊观察室DVT高危病人DVT的发生,其中qPadua评分的预测能力较理想,使用简单,但灵敏度较低。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在老年人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周滢,李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对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74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NCPBQ条目水平内容指数(I⁃CVI)为0.833~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13,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69。问卷总分及其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0.850,0.942;随机抽取30名老年人2~4周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858~0.91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负性记忆偏向、负性注意偏向、负性沉思偏向3个因子可解释变异量的73.423%。NCPBQ中记忆偏向、注意偏向、沉思偏向3个维度与老年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0.05)。[结论]NCPBQ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安宁疗护疼痛管理指南的系统评价

冯丹,陈萍,刘行,胡春梅,王道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安宁疗护中疼痛管理的相关指南,比较各指南推荐处理意见的异同,为临床循证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PubMed、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NGC)、国际指南数据库(GIN)、医脉通以及相关学会和行业机构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29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汇总各指南在安宁疗护中疼痛管理的相关推荐意见。[结果]最终纳入8篇指南,制定时间为2011年—2019年,其中加拿大3篇,美国2篇,英国、欧洲、中国各1篇,指南推荐级别为A级7个,B级1个。相关推荐意见主要涉及疼痛评估、药物管理、心理社会支持、疼痛教育4个方面。[结论]8个指南的推荐意见可为进一步规范临终病人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建议临床人员在借鉴国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域文化、价值需求的特异性,建立安宁疗护疼痛管理的实践指南。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研究

张迎军,刘溢思,胡亭玉,于春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方法]对3家医院132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进行调查,并对其中15例失能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呈现明显的疾病相关特征,以呼吸功能康复相关的专业健康指导需求最为强烈;影响照护需求的因素包括失能程度、医疗负担、医保报销及呼吸/心脏功能。质性研究提炼出3个主题群:照护内容以呼吸功能康复相关的专业健康指导为主;由于需要长期肺功能锻炼,照护方式倾向于居家养老;希望照护者是专业医护人员且愿意付费。[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且呈现明显的疾病相关特征,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多元化。

头颈肿瘤幸存者护理指南汇总

王梦瑶,王斌全,王磊,闫媛媛,王倩,常可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美国癌症协会、澳大利亚癌症委员会和英国专业协会针对头颈肿瘤幸存者制定的护理指南内容进行解析与评价,指南为头颈肿瘤病人治疗后的管理提供了建议,重点从肿瘤复发监测、评估和管理病人身体、心理长期和后期影响、健康促进和协同护理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性的推荐意见。

多水平模型在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病人心理弹性纵向研究中的应用

许志英,林梅,葛红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心理弹性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该趋势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正负情绪量表对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射频消融术后的140例心房颤动病人进行调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运用多水平模型对纵向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控制个体水平变量后,男性、本科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1~4 999元和≥5 000元比参照组病人射频消融术后住院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高(<0.05),丧偶、持续性心房颤动比参照组病人射频消融术后住院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低(<0.05)。病人心理弹性的平均增长速率为2.324分(<0.01),文化程度为专科和本科及以上的病人与小学及以下的病人心理弹性增长速率的差值分别为0.903分(<0.05)和1.632分(<0.001),丧偶比配偶健在的病人心理弹性增长速率低1.081分(<0.01)。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平均效应为0.150(<0.05),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对心理弹性的平均效应分别为0.046(<0.01)和-0.037(<0.05),正负情绪对心理弹性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0.047,<0.05;=-0.046,<0.05)。[结论]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心理弹性呈缓慢上升趋势,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影响病人心理弹性的增长速率,领悟社会支持和正负情绪均影响病人的心理弹性,但是正负情绪对心理弹性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米钰,吴丹,王淼淼,钱金平,张小敏,钱国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并检验其在我国护士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626名临床护士进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初测版)初测,通过项目分析和第1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正式量表;选取1 861名临床护士正式施测,进行第2次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最终版)包含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以及综合素质3个分量表、89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3个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量表(最终版)总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7,知识与经验、技能与能力、综合素质3个分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965,0.983,0.934。[结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最终版具有良好的测量学属性,可作为测量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的可靠工具。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失眠伴抑郁病人失眠和抑郁症状效果的Meta分析

黄子津,韩侨,卢奕安,宋艳,王新宇,姜淼,李艳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改善失眠伴抑郁病人的失眠和抑郁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建库至2019年8月9日关于CBT⁃I对失眠伴抑郁病人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并评价其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病人8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I可改善失眠伴抑郁病人的失眠症状[SMD=-0.82,95%CI(-1.08,-0.56),<0.000 01]、抑郁症状[SMD=-1.32,95%CI(-1.88,-0.76),<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CBT⁃I改善重度抑郁病人的效果更显著(=0.006),且干预时间在2个月及以上者效果更显著(<0.000 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CBT⁃I能够通过治疗失眠改善其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对于重度抑郁病人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干预时间应在2个月及以上。

心力衰竭运动干预研究概况的可视化分析

邓慧竹,李海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近10年心力衰竭运动干预的研究概况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心力衰竭的运动干预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2010年—2019年发表的心力衰竭运动干预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学者、学者所属机构和国家分布。利用CiteSpace 5.0 R1软件生成可视化图谱,并采用关键词图谱结合Endnote X7对研究内容进行梳理。[结果]共纳入806篇文献,2010年—2019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巴西、意大利,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为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The University of Milan and Duke University;主要发文作者为Kitzman DW、Pina IL、Arena R;研究对象多为中老年门诊病人;干预方法包括有氧运动、耐力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瑜伽、太极拳以及多种运动结合的方式,研究设计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内容主要为心力衰竭的运动测试,运动对心肌、血压、蛋白质分子及心理健康等的影响等。[结论]心力衰竭运动干预正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目前以单项运动干预居多,多种运动联合干预较少;运动干预对病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善、运动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科研综述

脑卒中病人口腔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吴秋月,蒋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脑卒中病人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管理现状、评估和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综述,指出应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运用可靠的评估工具准确评估口腔状况,并制定和实施最佳的综合性口腔护理循证实践方案,以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口腔健康。

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干预研究现状

张文静,底瑞青,叶琳,李星丹,周思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鼻咽癌放疗后引起鼻出血的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指出正确认识放疗后鼻出血、快速止血、减少出血量及尽早恢复病人的正常生活是耳鼻喉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建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预防措施,对出血部位较隐匿及大出血的诊治措施给予更多的关注。

癌症病人夫妻疾病沟通的研究进展

成香,杜若飞,郑可心,周会月,王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癌症病人夫妻疾病沟通的概念和现状、对健康结局的影响、影响因素、促进夫妻疾病沟通的干预措施等进行梳理,指出我国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疾病沟通需求的评估工具,未来需要更多横断面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也可以采取纵向研究调查疾病不同阶段夫妻沟通水平的变化趋势。

老年慢性病病人久坐行为的研究进展

王慧敏,孙建萍,吴红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通过对久坐行为的概述和老年慢性病病人久坐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老年慢性病病人久坐行为的重视程度,未来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完善适合我国老年慢性病病人久坐行为的评估工具,积极开展久坐行为的干预研究,为减少久坐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直觉饮食理念的研究进展

刘秋越,余满,王芝,肖亭英,闵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直觉饮食的研究与应用,指出直觉饮食可降低肥胖人群的体质指数,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使孕妇体重合理增长,降低糖尿病病人因不合理饮食引起血糖不稳定的风险,指导进食障碍病人科学恢复饮食。

食物种类及饮食模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陈芳,胡慧,艾亚婷,谈宏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不同种类食物及饮食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指出控制体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基石,区域饮食、减肥者饮食、欧文饮食等可以控制体重的饮食模式将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饮食研究的热衷饮食模式。

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任向芳,杨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白噪声疗法理论基础,对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白噪声疗法对稳定新生儿生命体征,助力新生儿睡眠,促进吸吮反射早期建立,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均有积极作用。但国内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针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新生儿的研究,从而使白噪声疗法更好地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中。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鼻无创通气致鼻损伤的预防护理进展

程晓英,陈朔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极低出生体重儿无创通气的特点和鼻损伤的定义、发生原因、预防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鼓励护理人员关注鼻损伤的风险,积极参与质量改进项目,实施在职教育并提供技能评估,并使用鼻损伤的追踪工具。

护士主导的术前评估研究进展

唐昕宇,史静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护士主导的术前评估现状及评估内容进行综述,指出下一步应结合我国医疗特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标准及指导方针,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该方面的培训,同时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以提高术前评估的实施率。

医学教育领域中安宁疗护相关教育效果评价模式研究进展

林婕,吴丽荣,武妍,赵晓华,纪忠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安宁疗护相关教育效果评价方式进行梳理、概述,旨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的安宁疗护教学效果评价模式,建议根据教育对象、形式、目标、内容,多方面评估教学实践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综合研究

孕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甄娅,李志红,韩俊霞,田苗,宋雅琼,王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孕妇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孕妇孕期健康睡眠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8月—2019年9月,方便抽取664名孕妇,调查其一般情况、妊娠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664人中,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孕妇相比,文化程度为专科、本科及以上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性降低(OR=0.514,OR=0.568)。与孕期未工作孕妇相比,孕期工作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性降低(OR=0.547);与孕前半年未饮酒孕妇相比,孕前半年饮酒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性增加(OR=2.019)。[结论]孕妇孕期睡眠质量受孕期是否工作、文化程度以及饮酒的影响,医护人员可针对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冰敷方案的选择及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杨良枫,黄金友,黄进成,冯祖喜,刘晓菊,张晓平,方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不同网格冰敷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A组(不冰敷)、B组(每次冰敷0.5 h,每天2次)、C组(每次冰敷3 h,每天4次)、D组(24 h持续冰敷)各20例,观察4组病人的肿胀值、疼痛、引流量、髋关节功能、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级产物(FDP)、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B组肿胀值在术后2 d低于A组,C组、D组肿胀值在术后1 d、2 d、3 d、7 d均低于A组;C组、D组在术后1 d和3 d疼痛评分、引流量、髋关节功能、股静脉流速优于A组、B组;C组、D组术后3 d、7 d D⁃D优于A组;C组术后3 d FDP、腘静脉流速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4组不同时间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冰敷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中等时间(每次冰敷3 h)、间断规律(每天4次)网格冰敷能有效保证冰敷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内镜室麻醉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尹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内镜室麻醉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确定追踪路线以及考核内容,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RPN)、门诊麻醉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RPN值显著下降(<0.05),麻醉门诊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在麻醉门诊风险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基于供需平衡机制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分析

王晋芳,李燕,宋洁,刘艳丽,陈莉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阐述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与供应现状,挖掘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现存问题,从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落实人才培养细则、保障老年护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可能缓解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紧缺的策略,为我国老龄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贾艳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首次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放疗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干燥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28.33%、8.33%,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58.33%、55.00%、26.6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放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模块化教学培训提高高年资护士社区帮扶工作成效的作用

张建凤,丁颖,李志菊,武义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索运用模块化教学培训下沉社区的高年资护士社区帮扶工作成效的效果。[方法]选择三级医院下沉社区进行帮扶工作的高年资护士41名,在调查其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以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精神病为主要内容,采用模块化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教学。比较培训前后高年资护士专业理论成绩、核心能力以及社区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对高年资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高年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核心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0.05),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对下沉社区高年资护士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模块化培训有助于提升下沉社区的高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小苏打联合食用盐预防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观察

芦肖璠,黄晓琴,王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小苏打联合食用盐对预防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在放疗前1周施行健康教育,教导病人每天做好口腔照护和自我检查,放疗当日均给予维生素B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含漱,观察组使用小苏打联合食用盐加入煮沸后的开水中泡制,待凉后进行含漱,比较两组病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0.05),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小苏打联合食用盐用于预防放射性口腔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延缓放疗病人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和损伤程度。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

郭清华,陈超,栗雪琪,薛博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32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5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抑郁评分、社会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5周后,试验组病人抑郁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延续性护理教育在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周卫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教育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88例住院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3)与对照组(=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教育的方法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照顾负担。[结果]干预结束后,试验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71.11±9.74)分]高于对照组[(58.76±10.17)分];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112.90±5.24)分]高于对照组[(99.67±3.87)分],照顾负担总分[(38.51±3.93)分]低于对照组[(43.49±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教育可有效提高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减轻其照顾负担,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咯血病人介入治疗时接污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宋萍伟,桑桂凤,李红霞,姜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为避免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时发生血液污染地面、球管、医务人员等,研制一种专用接污装置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的专用接污装置由底座和接污器两部分组成;底座为不锈钢材质,接污器为与底座匹配的带盖塑料盒。选取在烟台市3所医院导管室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病人60例,比较使用接污装置前后的手术时间、血液污染发生率等。[结果]使用专用接污装置后,观察组术后终末处理时间为(8.80±1.51)min,血液污染事件的发生率为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8.53±2.75)min,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接污装置用于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血液污染事件发生率。

11例克罗恩病患儿输注英夫利昔单抗致变态反应的护理

缪薛琴,沈倩倩,陈晓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总结11例克罗恩病患儿输注英夫利昔单抗过程中出现变态反应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重视输液巡视、及早发现药物过敏,针对变态反应使用肾上腺素、甲强龙、抗组胺药物的用药护理,用药后的病情观察,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对症护理以及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心理护理。

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秋菊,李瑞春,王冰,李岩,刘振元,张文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病人平衡能力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优良率(60.0%)高于对照组(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15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王玉贤,土增荣,王丽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孕妇的妊娠期及分娩期特征、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结局,探讨IVF⁃ET助孕孕妇的妊娠及分娩期的护理措施。[方法]调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154例IVF⁃ET助孕孕妇临床资料,分析其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并比较单胎与双胎新生儿结局。[结果]154例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5.32%,妊娠期糖尿病病率为27.27%,早产、流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2.08%、9.09%;低体重儿及极低体重儿占新生儿总数的26.86%。双胎妊娠中的早产率和转儿童医院率较单胎妊娠明显增加(<0.05)。[结论]应加强对IVF⁃ET助孕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预防、监护和管理,把握好单双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