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1年 35卷 8期 刊出日期:2021-04-25 目录

指南研究

“早期生物膜治疗策略应对难愈伤口: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

李敏,吴佳倩,黄素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对早期生物膜治疗策略应对难愈伤口:伤口卫生”国际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伤口卫生包括清洗、清创、边缘重塑、敷料覆盖4个步骤,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为该策略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科研论著

芳香疗法对躯体疾病相关性疲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王维维,蔡小霞,刘赞,陈擘璨,刘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芳香疗法在躯体疾病相关性疲乏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关于躯体疾病相关性疲乏病人芳香疗法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0篇,其中芳香组282例,对照组2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芳香疗法组病人疲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0,95%CI(-1.42,-0.38),=0.000 6]。[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芳香疗法可以改善躯体疾病相关性疲乏病人的症状。

术前预热式主动加温措施对控制病人核心体温及术中出血量效果的Meta分析

阮丽诗,袁浩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术前预热式主动加温措施对控制病人核心体温及术中出血量的效果。[方法]检索British Nursing Index、CINAHL、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2011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发表的关于术前预热式主动加温措施对病人核心体温及术中出血量控制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JBI 2020版研究文献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5.4软件对所提取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样本量为86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预热式主动加温措施能升高病人术中核心体温[MD=0.36,95%CI(0.18,0.55),=0.000 1],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风险[RR=0.59,95%CI(0.47,0.74),0.000 01]。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64,95%CI(-11.95,15.22),=0.8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术前预热式主动加温措施对病人核心体温的控制有效,且可降低围术期低体温发生风险。

丧偶者哀伤与应对体验的Meta整合

王蒙蒙,叶乃宽,宋静雨,徐天梦,岳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丧偶者哀伤与应对体验,为构建丧偶者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9个数据库中有关丧偶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版)评价文献质量,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提炼出34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结果进行归纳形成7个新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丧偶者经历了身心压力、感受到生命的不完整和伴侣去世后无法弥补的遗憾等一系列哀伤,有很多线索会触发丧偶者的哀伤;丧偶带来生活中需要应对的诸多挑战;丧偶者应对丧偶之痛的态度和得到的支持。[结论]丧偶不仅给丧偶者带来身心影响,还面临社会适应和寻求生命完整感的挑战。相关支持应提前至病人去世前,关注特殊时间、行为的影响和丧偶者的需求,以更好地适应丧偶后的生活。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筛查与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史慧玲,张敏,汪梦月,盛少婷,刘草梅,蒋园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评估、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成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提出问题,检索UpToDate、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美国指南网(NGC)、Cochrane Library、EBM Guidelines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相关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根据英国2012年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Ⅱ)、AMSTAR以及JBI的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的评定。[结果]综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总结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评估、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及健康教育5个方面共31条适宜性证据等。[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提升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病人照护质量。

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乔慧敏,高伟,潘明皓,陈少蕾,罗娜,杨濮瑞,朱殊殊,尹慢慢,刘德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的护生“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对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强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问卷,对山东省1 178名护生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析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模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为意愿得分为(3.48±0.65)分,感知有用性(3.82±0.63)分、态度(3.69±0.62)分、感知行为控制(3.59±0.63)分、感知易用性(3.33±0.74)分、主观规范(3.29±0.73)分。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拟合效果理想。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471,0.081,0.343;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可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愿,效应值分别为0.644,0.333;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影响的效应值为0.594,且均<0.001。该模型可以解释行为意愿方差变异的62%。[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的护生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对行为意愿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可以为制定对策促进护生积极投入“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提供理论依据。

膀胱癌出院病人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湘,刘敏,郑浩,延敏博,田甜,刘秀娜,古博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膀胱癌病人出院后的睡眠质量与身体活动、运动及不同运动参数(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4月确诊、治疗出院的112例膀胱癌病人,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版(IPAQ⁃S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社会人口学、生活习惯、疾病与健康调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多重线性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共筛检出睡眠障碍病人28例(25.0%)。多重线性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病人运动(=-0.242,=0.008)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在3个特定运动参数中,低强度运动(=-0.467,=0.048)与较佳的睡眠质量有关。[结论]睡眠障碍是膀胱癌病人出院后的重要问题,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膀胱癌病人出院后的睡眠质量。

基于CiteSpace的新入职护士研究热点分析

李钊,薛平,郭锦丽,王香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新入职护士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差异,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15年—2020年新入职护士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Ⅴ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突现分析。[结果]共检出外文文献761篇、中文文献1 477篇。国外研究关键词集中在经验、关怀、过渡、认知等;国内研究关键词集中在规范化培训、岗前培训、手术室、临床带教等。[结论]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比较,内容更加全面,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国外学者重点关注新入职护士角色转型期的工作体验和职业发展,国内学者重点关注培训效果的研究,注重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留置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蔡明明,吴传芳,廖倩,肖纯,戴银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留置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CC)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NCC非计划性拔管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留置NCC血液透析的421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NCC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421例留置NCC病人中,60例(14.3%)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其中导管感染拔管38例(63.3%)、导管功能不良拔管13例(21.7%)、缝线脱落导管脱出2例(3.3%)、导管不适拔管1例(1.7%)、病人自拔6例(10.0%);NCC非计划性拔管病人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存在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为主,颈静脉置管者最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无陪护、首次透析、有低蛋白血症是留置NCC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结论]留置NCC病人存在着较高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留置NCC的男性、无陪护、首次透析、有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强化健康宣教,加强巡视与观察,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实施效果观察

杜灿灿,张艳,高月,田雨同,刘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2月居住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10个村庄的60名失能老人进行类实验研究,按照村庄进行整群配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以远程照护平台为依托实施远程照护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照护。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老年身体虚弱筛查表、老年人生活空间测评量表(LSA)比较两组老人干预3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老年身体虚弱筛查表、LSA得分分别为(80.70±10.76)分、(15.74±3.78)分、[22.50(10.00,28.00)]分,对照组分别为(58.39±7.01)分、(20.29±2.57)分、[9.75(3.25,15.0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F⁃36、老年身体虚弱筛查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有助于提升农村失能老人的健康状态,改善其虚弱状态,为国内开展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模式提供了可靠依据。

福州市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调查

汤思月,谢裕芳,陈灵慧,林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Hen⁃HAS)对福州市社区250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空巢老人近1年居家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为38.03%,跌倒、用药错误、疾病急性发作发生率居前3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居住方式的老人居家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个人月收入和丧偶是影响空巢老人居家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空巢老人居家安全风险较大,应注意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 对空巢老人居家安全的影响。

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跌倒恐惧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董丽娜,张凤萍,李春秋,纪超,张翠芳,任宏涛,冯育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跌倒恐惧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285例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明版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FES⁃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跌倒恐惧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脑梗死病人简明版FES⁃I得分为(15.47±6.38)分,MMSE得分为(24.39±2.98)分;简明FES⁃I评分与MMSE的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0.001);性别、年龄、步行能力和认知障碍是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跌倒恐惧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首发脑梗死病人的跌倒恐惧效能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给予科学干预,保障病人生存质量。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语言功能的影响研究

杜颖,岑芷依,彭欐涵,李芋均,陈玉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治疗对慢性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按纳入及排除标准抽取30例慢性脑卒中后失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言语训练、rTMS真刺激、计算机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言语训练、rTMS假刺激、计算机辅助治疗。干预前后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定量脑电图(QEEG)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BC量表总分[(297.32±71.28)分]高于对照组[(255.07±36.62)分],观察组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等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半球额区(α+β)/δ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脑卒中后失语病人的语言功能,增强语言康复疗效。

叙事护理干预对腹壁造口病人病耻感及造口适应水平的影响

倪菀景,高俊平,王静,双卫兵,高凯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对腹壁造口病人病耻感及造口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因膀胱癌行腹壁造口的52例病人,通过面对面或微信视频通话方式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叙事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病人社会影响量表和造口适应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后社会影响量表总分分别为(57.28±11.76)分、(50.58±11.37)分、(44.17±9.89)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造口适应量表总分分别为(41.10±8.07)分、(47.43±6.94)分、(50.16±6.57)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叙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腹壁造口病人的病耻感,提高病人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陕西省养老护理员流失情况、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英,李晓明,化前珍,尹香景,杨柯,杨凌,张有文,姚晚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陕西省养老机构护理员流失情况、在职护理员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稳定养老护理员队伍提供建议。[方法]2019年3月—12月,抽取陕西省143所养老护理机构的护理员1 390人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问卷调查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养老护理员工作情况、流失情况及离职意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机构老人平均入住率为54.7%,护理员平均离职率为23.3%;1 390名养老护理员中,有离职意愿的护理员720人,占5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1.451)、工作年限(OR=1.362)、经济收入(OR=2.451)、每日工作时间(OR=1.358)、工作态度(OR=1.611)、家人的支持(OR=1.588)及老人入住率(OR=1.216)是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0.05)。[结论]陕西省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较高,流失比例较大。建议养老行业设置养老职称晋升政策,完善分层照护和管理体系,加强薪资待遇和奖补激励措施,降低养老护理员的离职意愿,稳定养老服务队伍。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振,张会君,张春颀,侯百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复原力在护生遭受垂直暴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月便利抽取在锦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245名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实习工作场所垂直暴力问卷、大学生复原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87.8%的实习护生经历过工作场所垂直暴力;是否能与施暴者沟通并相互理解、是否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是否提醒自己加倍努力变优秀、是否出现心理负面影响、是否考虑离开护理行业5个方面复原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认同、敏感人格以及复原力是实习护生发生工作场所垂直暴力的影响因素(<0.05)。[结论]实习护生遭受垂直暴力事件较为普遍,对其心理及生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复原力的保护作用使其能够良好地应对压力。

法舒地尔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区神经形态学的影响

刘芳,刘伟存,彭延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干预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区神经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CUMS构建大鼠抑郁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抓取1次,共计22 d;CUMS模型组每天给予1种应激刺激,共计22 d,在CUMS前4 d开始,每天腹部注射生理盐水0.2 mL;法舒地尔干预组在CUMS前4 d开始,每天腹腔注射,并予以30 mg/kg法舒地尔干预。以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形态变化。[结果]CUMS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糖水偏好率下降,中央格活动时间、站立次数和修饰行为减少(<0.05),逃避潜伏期和行走总路程延长(<0.05);法舒地尔预处理能够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HE染色结果显示,CUMS组海马神经细胞排列不齐、疏松,锥体细胞层数变少,细胞收缩,突起减少,法舒地尔干预组较CUMS模型组病变程度减轻。[结论]CUMS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法舒地尔能够改善CUMS所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CUMS所致的海马神经结构异常可能是其抑郁样行为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之一。

澳门护理本科生临终照护知识、态度及死亡应对现况分析

王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澳门护理本科生临终照护知识、态度现况,分析死亡应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8名澳门护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临终照护问卷、弗梅尔特临终照护态度问卷和死亡应对量表调查护生临终照护知识、临终照护态度和死亡应对能力并分析死亡应对的影响因素。[结果]澳门护生临终照护知识得分为(10.51±2.31)分,临终照护态度得分为(111.04±8.56)分,死亡应对得分为(122.74±18.89)分;临终照护知识和临终照护态度是护生死亡应对的影响因素( =0.915,<0.05)。[结论]澳门护生的临终照护知识和临终照护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可以通过丰富临终照护知识和提升临终照护态度提高护生死亡应对能力。

“护航模型”视角下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路径研究

赵雅宁,刘瑶,韩影,许丽雅,齐丽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在“护航模型”视角下构建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护航模型。[方法]2017年9月—2018年8月,便利选取河北省唐山市3个社区内85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参与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感知老化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调查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家庭结构、身体状况、家庭关怀度、社区功能、负性生活事件、积极感知老化、消极感知老化和心理幸福感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结构、身体状况、家庭关怀度、社区功能、负性生活事件、积极感知老化、消极感知老化和心理幸福感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0.05);社区功能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直接作用最大,自我感知老化在心理幸福感对社会参与影响的间接作用较大,其间接通径系数为0.30。[结论]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一方面需要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科研综述

健康行为干预理论与机制研究进展

曾国华,王万里,秦雪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系统梳理健康信念模型、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跨理论模型和助推理论研究进展,从经济激励、选择架构和承诺机制3方面对健康行为干预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可供拓展的方向,以期促进我国健康行为干预研究的深入。

产妇分娩体验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辛玉洁,张贤,胡晓辉,闫皖豫,张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产妇分娩体验概念、内涵及15个产妇分娩体验/满意度测评工具的来源、信效度、应用人群、可接受性及特点等,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和研究者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IKAP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荆璇,薛平,袁丽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的内涵、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指出IKAP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与优势,以拓展其在慢性病管理以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范围。

宫颈癌病人病耻感研究进展

喻婷,胡德英,滕芬,许珂,周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病耻感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及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宫颈癌病人病耻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临床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颈椎前路手术后病人吞咽困难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黄继云,郑元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颈椎前路手术后病人吞咽困难特异性评估工具和非特异性评估工具的基本特点、应用情况及发展现状,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评估工具提供借鉴,为术后病人吞咽困难症状管理提供参考。

ICU机械通气病人人机异步研究进展

孙娜,孙英明,刘学惠,段方敏,白雯雯,王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病人机械通气期间人机异步的发生现状及危害、影响因素及识别工具,以提高ICU医护人员对人机异步的重视,增强其识别能力,改善病人预后。

乳腺癌术后病人义乳佩戴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黄小程,景婧,王惠芬,严云丽,左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义乳的作用、佩戴情况、选择时机、材质、类型以及佩戴义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病人义乳选择和佩戴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义乳使用率与满意度。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水化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石瑞,徐建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水化治疗作用机制、水化治疗方式应用现状、水化治疗液选择标准、水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优化等方面对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水化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水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适应性领导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王明月,吴彩琴,袁儒珍,魏小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适应性领导的定义、起源、发展、理论框架演变过程及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护理问题的优化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为护患关系的改善、病人健康状态的恢复和保持提供参考。

养老机构向急诊科转运病人信息交接研究进展

潘小康,吴洁华,冷夏华,王蒙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信息交接的现状、重要性、改进方法3个方面综述养老机构向急诊科转运病人信息交接研究进展,指出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探索信息交接的持续发展模式。
综合研究

延伸护理在养老机构卧床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玉铭,华锋凯,周华,吴洁梅,李怀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养老机构卧床老年病人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柳州市一所民办养老机构中的30例卧床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另一所民办养老机构中的30例卧床老年病人作为研究组,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卧床老年病人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心理领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延伸护理可提高卧床老人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对卧床老人并发症的预防、康复具有积极效果。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香莉,刘玲玉,张才慧,薛平,郭锦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入职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59所医院2 575名新入职护士,应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4.22±17.15)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素质修养、个人特质、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发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轮转科室数、所处培训阶段、科室人文环境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工作总体满意度、是否参与过护理科研或论文撰写、放弃护理工作想法的频次、亲属有无从事医疗行业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总体满意度、所处培训阶段、放弃护理工作想法的频次、参与过护理科研、职称、学历、科室人文环境满意度、参与过专业论文的撰写进入回归方程,能解释15.8%的变异。[结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工作总体满意度、所处培训阶段、放弃护理工作想法的频次、参与过护理科研、职称、学历、科室人文环境满意度、参与过专业论文的撰写是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病人中的应用

闫长红,时莉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ERAS团队,基于文献调研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ERAS干预方案。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66例为ERAS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ERAS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加速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术后恢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构建

胡明熙,毕怀梅,王涛,张宇,张朔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和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方法]运用Delphi法,对来自湖南、福建、贵州、云南等省共16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结果]最终确立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里程碑体系包括6个能力等级、7项一级能力指标、20项二级能力指标及其对应能力等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护理技能综合训练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评价

郭小燕,金晓燕,赵文婷,张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护理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整群抽取2017级218名全日制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护理技能综合训练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情景模拟教学质量总评分为(82.65±10.51)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情景模拟教学质量优、良、中、可、差的隶属度分别为0.318 5,0.522 1,0.143 1,0.006 3,0.009 0,通过最大隶属度进行有效性检验,α=0.632 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中的教学质量较高,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有助于科学评价护理教学质量。

慢性肾脏病3~5期病人饮食需求的质性研究

姜改英,李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3~5期病人的饮食需求,为疾病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目的抽样法抽取11例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3个主题,病人对疾病与营养的认知;饮食宣教笼统、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医生、护士、营养师共同参与饮食指导。[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病人饮食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医护人员应注意甄别,制定符合病人实际需要的饮食治疗方案。

医疗设备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信效度分析

张迪,刘俊娇,刘越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为国内医院设备管理提供可借鉴和遵循的标准,同时为政府或第三方组织评价医院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遴选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教育、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专家29人,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医疗设备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并对其科学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进一步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具有7个一级指标(背景及环境、领导作用、核心管理流程及程序、人员能力、设备文件管理、绩效评价及改进、质量安全文化)、25个二级指标的医疗设备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分半信度和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879和0.787,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总分与一级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结论]构建的医疗设备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信度及效度较好,可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评价,也可为政府或第三方组织评价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三维一体系统优化管理效果观察

马艳丽,马家齐,郭春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三维一体系统优化管理效果。[方法]分析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应用资源、运行、信息三维一体系统优化管理体系,比较系统优化管理前后出院例数、入院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按期化疗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系统优化管理后病人出院例数、按期化疗率、满意度明显提升,入院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三维一体系统优化策略,有助于科学统筹医疗资源配置,提升病房运行效率与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