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1年 35卷 23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目录

科研论著

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临床决策相关态度及行为意向的调查分析

张婷婷,梅旭,尹嫒妮,邱芳,刘梦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积极治疗态度及决策行为意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8家三级甲等医院ICU生命末期病人家属120人进行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积极治疗态度及决策行为意向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ICU家属生命末期临床决策相关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条目均分为(3.349±0.561)分,生命末期积极治疗态度条目均分为(3.258±0.594)分,对积极治疗不再反应时的决策行为意向条目均分为(3.673±0.709)分;婚姻状况、是否曾看过他人施行心肺复苏术(CPR)、若自己进入生命末期时的选择以及决策行为意向是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的影响因素(均<0.05);决策行为意向、教育程度是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积极治疗态度的影响因素(均<0.001);积极治疗态度、病情真相告知态度是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决策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均<0.001)。[结论]ICU病人家属对病人生命末期病情真相告知态度较积极,决策行为意向趋于正向,而生命末期积极治疗态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鼓励家属参与病情真相告知,促进ICU病人自主决策与合理决策。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行经皮血管腔内治疗后2年随访效果评价

罗湘兰,宋利,符霞,全梓林,赵立艳,崔冬梅,彭银燕,陈诚,冯仲林,陶一鸣,叶智明,梁馨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取栓和经皮腔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后2年次级通畅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所有病人资料。根据病人动静脉内瘘首次出现功能不良(血栓闭塞或血管狭窄伴有内瘘流量不足)时干预方法分为3组:单纯尿激酶溶栓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和外科手术取栓组。观察不同干预治疗后2年内瘘次级通畅率、干预成功率和动静脉内瘘干预失功影响因素。[结果]动静脉内瘘首次出现功能不良病人133例(血栓闭塞99例,血管狭窄伴有内瘘流量不足34例),干预成功112例(84.2%);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干预治疗后2年,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内瘘失功31例(45.6%),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内瘘失功10例(25.6%),外科手术取栓组内瘘失功6例(23.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40);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内瘘使用中位时间为[1.24(0.50,2.00)]年,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内瘘的使用中位时间为[0.59(0.32,0.96)]年,外科手术取栓组内瘘使用中位时间为[1.18(0.63,2.00)]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8)。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3组间动静脉内瘘2年次级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经过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血钙、血磷和钙磷乘积校正后,外科手术取栓组动静脉内瘘2年次级通畅率[HR(95%CI)为0.31(0.11,0.82),=0.02]、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组[HR(95%CI)为0.60(0.26,1.38),=0.23]均高于单纯尿激酶溶栓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内瘘使用时间≥3年和钙磷乘积≥66 mg/dL与内瘘干预后2年失功率相关。[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取栓治疗可以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后2年通畅率,术后需加强钙磷管理,有助于改进干预效果。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张悦,范宇莹,王晓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修订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进行信效度评价。[方法]在NAS框架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量表、临床实际测量、专家小组讨论、临床试用情况,形成修订版NAS。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抽取200例病人,使用修订版NAS对病人进行24 h护理工作量评估。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和评价者间信度评价修订版NAS的信度,采用结构效度验证该量表的效度。[结果]修订版NAS包括8个维度、20个护理项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分半信度系数为0.83,两评分者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9;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解释变异量为67.35%。[结论]修订版NAS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符合现阶段我国ICU护理特点,护理工作量测量更精准,可为ICU护理工时的测定提供有效的工具。

扁桃体手术病人疼痛干预措施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雪蓝,张咏梅,彭峥嵘,李卫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扁桃体手术病人疼痛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UpTo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扁桃体术后疼痛干预相关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18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总结了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在内的18条有关扁桃体手术病人疼痛干预措施的证据,其中11条证据给予A级推荐,7条证据给予B级推荐;干预方式涉及药物、局部麻醉、心理指导、疼痛管理、冷流质饮食、口服蜂蜜、冰敷和分散注意力。[结论]扁桃体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疼痛干预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最佳证据,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杨吉羚,唐靓,邹圣强,蔡伟,茆敏,苗振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并验证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 551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病人,按照住院时间分为住院时间未延长组和住院时间延长组,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预测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最终纳入自理能力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糖、C反应蛋白、清蛋白5个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公式为=1/[1+exp(-)],最终得到预测模型:=10.380-0.015×自理能力评分+1.403×SDS评分+0.784×血糖+0.214×C反应蛋白-0.133×清蛋白,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35,95%CI(0.781,0.889),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42,灵敏度为0.812,特异度为0.789。独立数据模型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883,特异度为0.801,准确率为88.5%。[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护人员的治疗与干预提供参考。

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思奇,付晶晶,孔德辉,钟竹,顾春燕,罗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编制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电子健康素养交互模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小样本预调查形成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预试量表。便利选取204例社区老年人对预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量表条目,便利选取253例社区老年人对正式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编制的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包括数字健康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数字健康信息互动能力、数字健康信息应用能力3个维度,共1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726%;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良好:/=2.59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79,比较拟合指数(CFI)=0.958,拟合优度指数(GFI)=0.900,增量拟合指数(IFI)=0.959,非规范拟合指数(TLI)=0.945,规范拟合指数(NFI)=0.934;校标关联效度为0.938。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折半信度为0.889,2周后重测信度为0.941。[结论]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社区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水平。

农村社区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玉,王品,张彦奇,李娜,郭曼杰,季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农村社区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以及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对537名农村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社区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52.42±8.8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抑郁、年龄、慢性病数量、社会支持、自尊、视力和女性(<0.05),共解释总方程变异的64.9%。[结论]农村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感知老化较为消极,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老年人建立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观念,引导老年人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老化威胁,促进身心健康。

胃癌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邢小利,郑秀萍,陈晓霞,张淑霞,李涛,王新玉,张丽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胃癌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以文献回顾、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发布的指标内容、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为依据,初步拟定指标体系的初稿,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2,0.435,最终形成由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44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胃癌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胃癌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实用,可以有效评价胃癌病人围术期护理质量。

产妇产后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王梅芳,郑文凯,杜娟,王相茹,谢晓芳,姚利娟,刘芬,杨小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1年内心理弹性的变化轨迹,分析社会资本等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4月,将西安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3个月(T1)、产后4~6个月(T2)、产后7~12个月(T3)3个时间点调查其心理弹性水平,从中抽取完成3次调查332例产妇作为分析样本。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识别出3条不同的产后心理弹性轨迹,分别命名为心理弹性稳定型(90.4%)、心理弹性高水平型(3.61%)和心理弹性脆弱型(6.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1年内自然分娩、高社会信任和社会互惠产妇属于心理弹性稳定型和心理弹性高水平型类别的概率高(<0.05)。[结论]产妇产后1年内心理弹性发展呈现异质性,有3种不同发展轨迹,大多数产妇的心理弹性水平维持较稳定的状态;分娩方式、社会信任和社会互惠是产后心理弹性轨迹的预测因素。

心理契约对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王静,朱瑞芳,张倩,薛莉,薛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医疗护理员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心理契约对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与心理契约量表对就职于太原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48名医疗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护理员心理契约得分为(160.27±24.53)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78.19±16.54)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契约中的组织发展责任、员工发展责任能正向预测医疗护理员的工作满意度。[结论]医疗护理员的工作满意度受到心理契约的影响,管理者应针对组织责任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医疗护理员的工作满意度;医疗护理员应注重提升自我,增强自我价值感。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和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

刘薇,吕博雅,王瀞雯,李晓洋,黄真真,梅永霞,张振香,张春慧,郭二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2020年5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河南省开设护理学专业的9所高校中抽取1 251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性照护认知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得分为(168.96±24.64)分、生命意义感得分为(46.99±8.18)分,灵性照护认知与生命意义感呈正相关(<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灵性照护认知、人均月收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具有预测作用(调整=0.290,=128.707,<0.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灵性照护认知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安宁疗护困难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林慧菁,付洁,倪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汉化安宁疗护困难量表(PCD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标准对PCDS进行正译、回译及文化调试,形成汉化版PCDS,便利抽取武汉市某高校两家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的473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量表信效度评价。[结果]汉化版PCDS共15个条目。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为0.637~0.838;量表Cronbach's α为0.935,重测信度为0.969,折半信度为0.852;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3,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9;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知识缺乏、社区协调、多学科团队的沟通、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370%,均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汉化版PCDS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评估我国医护工作者实施安宁疗护困难情况的有效工具。

城市年轻退休老年人自我效能、自我价值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周慧,陈连庆,郝习君,陈长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城市年轻退休老年人自我效能、自我价值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老年人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老年人社会适应量表,对689名城市社区年轻退休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城市年轻退休老人自我效能得分为(23.36±5.37)分,自我价值感得分为(77.38±13.69)分,社会适应得分为(84.27±12.03)分;自我效能在自我价值感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9%;自我效能在自我价值感与社会适应间起调节效应(回归系数0.147,Δ=0.021,<0.001)。[结论]城市年轻退休老人社会适应性差,自我效能在自我价值与社会适应间起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鼓励退休年轻老年人提升自我效能,积极认识自我价值,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家庭康复干预效果研究

赵俊强,张欣欣,卢一,周福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114例AS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家庭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患儿康复过程进行干预,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第3版)(PEP⁃3)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ABC及CA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0.05);干预后两组患儿PEP⁃3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ASD患儿语言沟通障碍、社会交往及刻板行为等主要核心症状,增强患儿认知理解、情感表达、视觉和动作模仿能力等的发育水平。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肾移植病人术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路星星,刘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在肾移植病人术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36例肾移植病人,术后分别采用FGM、手指血糖(FTG)两种监测方式观察病人空腹血糖及3餐后2 h血糖值,评估FGM监测的准确性,比较两种监测方式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血糖监测执行率、病人疼痛程度及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FGM监测的准确性较高,低血糖发生率、血糖监测执行率、病人满意率高于FTG,高血糖发生率、病人疼痛评分低于FTG,两种方式监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FGM用于肾移植病人术后血糖监测准确性较高,有助于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病人血糖监测依从性和满意率。

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褚婕,严敏,向御婷,刘婷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在血管外科实习的护生168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将双月实习的护生设为对照组,将单月实习的护生设为观察组,每组8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两组护生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且可促进护生法制观念、职业道德的培养。
科研综述

出院准备服务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冰,刘秀文,仲冬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出院准备度的起源、癌症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癌症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影响因素以及出院准备度在癌症病人中的干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和完善适用于癌症病人的出院准备服务措施提供依据。

临终关怀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睿灵,乐思逸,吴伊凡,罗清水,胡勃,王京娥,李梦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临终关怀概述、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研究进展

郭勤,张先庚,王红艳,曹俊,李鑫,张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述情障碍的研究概况、测评工具、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现状、影响因素、治疗及护理措施等方面综述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的认知,优化研究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老龄群体互联网应用研究进展

刘佳敏,戴付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老龄群体互联网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帮助老龄群体积极融入互联网信息时代,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提高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推动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乳腺癌病人家庭调适现状与研究进展

汤瑞金,张瑶,张莉,韩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乳腺癌事件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评估乳腺癌病人与家庭成员关系的测量工具、乳腺癌家庭调适现状,旨在科学认识乳腺癌病人的家庭调适,制订有针对性的家庭调适干预措施,提高家庭应对癌症能力,促进家庭角色和功能的恢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高级实践护士研究进展

王婷,刘树佳,李美佳,颜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造血干细胞移植高级实践护士的概念、起源、资格认证、岗位职责、岗位价值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向高级实践护士护理服务模式。

移动医疗技术在尿失禁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丁子钰,刘会范,丁清清,王爱花,刘春雷,赵瑶,李佳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微信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网络信息平台等移动医疗技术在尿失禁病人康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挖掘此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深入开发移动医疗技术并规范应用于病人疾病康复与管理提供参考。
综合研究

护士在肿瘤病人护理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张贝贝,段志光,王香玉,苏闫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肿瘤病人护理过程中护士角色相关研究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护士角色在肿瘤护理领域的总体特征、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脉络和趋势,分析角色背后的人文体现。[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软件,针对2006年—2020年期刊以肿瘤病人护理过程中护士角色为主题的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探索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和研究前沿。[结果]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获取3 060篇题录,检索CNKI数据库获取4 284篇题录,发现国际肿瘤研究方向集中在决策与实践、家庭照护、健康促进与知识传播、儿科肿瘤治疗、精神关怀、症状管理与评估6个方面;国内肿瘤研究方向集中在整体护理及角色转换、护理教育、专科护士及社区服务、护理质量管理、角色冲突及压力、跨学科合作6个方面。[结论]护士的角色是丰富多彩的,肿瘤护理已经进入了人性化关怀、生存质量评价、持续性护理等以健康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阶段,且研究方向偏向于探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基本关系。

基于医学叙事理念的外科护理学德育线上教学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单亚维,吴凯琳,孙雅妮,岳慧玲,陆海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估基于医学叙事理念的《外科护理学》德育线上教学在本科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建《外科科护理学》线上课程,基于医学叙事理念融入典型外科德育案例,开展医学叙事反思性写作,促进道德内省与行为内化。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三年级护生157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杰弗逊医务人员同理心测量量表测评护生培训前后评判性思维与同理心。课程反思报告内容分析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与类属分析。[结果]参与课程学习的护生共157人,纳入量性分析的配对样本为119人,教学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98.53±29.74)分]、同理心总分[(117.34±11.82)分]高于教学前[(285.51±28.96)分、(111.42±12.50)分],教学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分析反思报告20份,提炼出学习效能、教学设计、能力提升3个类属。[结论]基于医学叙事理念的《外科护理学》线上德育融合教学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同理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杨淑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螺旋式循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便利选取2020年6月—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前,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前CQQC得分[(77.21±16.86)分]高于对照组[(73.27±14.79)分],焦虑发生率(32.4%)及抑郁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63.9%、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构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及抑郁发生率。

序贯式循证护理教学方案制订及应用效果评价

肖丹,熊晓云,刘佳文,陈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序贯式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在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循证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级、2018级44名研究生进行为期12个月序贯式循证护理教学理论与实践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循证护理能力测量量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研究生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循证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优于培训前(<0.05)。[结论]序贯式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研究生循证护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膝关节置换病人社区医院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吴燕,杨艳伟,李长娥,张彦奇,张文强,季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膝关节置换病人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膝关节置换病人社区医院延续护理模式。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社区医院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出院当天及术后45 d、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健康调查简表(SF⁃36)、微型营养评估表评分以及跌倒、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45 d、3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微型营养评估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医院延续护理模式较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并能减少跌倒、VTE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基于Benner理论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对基层医院护士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张秀梅,袁先翠,李京京,胡少华,吕晓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Benner理论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对基层医院护士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参与培训的29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Benner理论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比较能级进阶培训前后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培训前后各层级护士理论考核得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得分及岗位胜任力(帮助角色、教育指导、诊断职能、治疗干预、确保质量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Benner理论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基本预防依从性护理专案管理

李铮,井坤娟,马晨霞,甄莉莉,尚琳,陆芳,崔敬,王琪,甄玉婷,刘倩,曹永靖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提高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基本预防依从性护理专案,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4月—7月(专案改善前)手术的166例病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专案改善后)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应用构建的DVT护理专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DVT基本预防执行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活动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病人DVT护理专案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手术病人预防DVT的依从性,为提高手术病人DVT基本预防依从性提供了可靠的健康教育路径。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贺彩玲,张佳惠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我院择期行单髁置换手术的病人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91.14±2.39)分]高于对照组[(80.24±1.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在单髁置换术后应用可降低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肢体功能恢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巩丽,李育玲,徐勇,杨洋,刘志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山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5次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病人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5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病人SAI得分为(37.03±5.46)分,PHQ⁃9得分为(5.03±2.22)分,AIS得分为(4.89±2.3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2±5.39)分、(10.78±3.79)分、(8.70±4.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TBL协作模式在ICU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

张霞,潘世琴,马琴,孙晓林,杜彩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协作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ICU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31人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ICU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31人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方法和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TBL协作模式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比较两组护士临床胜任综合能力、培训成绩以及医生、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范化培训护士学习主动性、查房参与度、查房相关知识掌握、评判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11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的培训成绩以及三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TBL协作模式在ICU规范化培训护士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能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胜任能力,尽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过渡。

叙事护理在老年癌症病人实施保护性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丽丽,付逗,徐旭,李薇薇,张娟,王滟,王鑫梅,方慧琼,曾文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叙事护理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老年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2例癌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两组病人均在家属要求下实施保护性医疗。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活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社会功能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老年癌症病人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提高病人社会功能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康复新液湿敷与氯己定溶液坐浴对预防粒细胞缺乏症病人肛周感染的效果观察

谢彩琴,孙专意,任玲玲,谢静,应巧红,曾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康复新液湿敷与氯己定溶液坐浴对预防粒细胞缺乏症病人肛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粒细胞缺乏症病人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肛周湿敷方式进行肛周护理,对照组采用氯己定溶液坐浴方式进行肛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肛周感染程度、隐私保护、药物价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药物使用方式、舒适度、安全性、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新液湿敷与氯己定溶液坐浴均可有效预防肛周感染的发生,采用康复新液湿敷预防肛周感染更加简便、舒适。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联合平衡火罐在寒湿型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郝玉娟,寇丽红,冯文婷,张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仪联合平衡火罐在寒湿型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2例寒湿型腰痛病人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TDP治疗仪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TDP治疗仪联合平衡火罐干预,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疼痛评分为(1.64±0.86)分;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56%,疼痛评分为(4.05±1.0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TDP治疗仪联合平衡火罐能够有效缓解寒湿型腰痛病人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神经重症康复单元人工气道质量控制监测单的设计及应用

高岩,李华,姜李,王彤,赵霞,范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设计神经重症康复单元人工气道质量控制监测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神经重症病人气道管理质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指南及专家咨询并结合科室气道管理护理常规设计神经重症康复单元人工气道质量控制监测单,选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中心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90例,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常规人工气道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人工气道质量控制监测单对人工气道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监测。比较两组肺部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肺部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气道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工气道质量控制监测单在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士肺部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降低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郝瑞霞,李育玲,王琛,杨丽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9例冠心病病人和4名实施干预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冠心病病人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感受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治疗态度、意识行为、治疗动机。护理人员对病人参与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看法归纳为2个主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病人的人文关怀需求。[结论]冠心病病人及护士认为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是新颖有用的治疗方式,但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及护患关系。

基础护理学“三段五学六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苏吉儿,夏雅雄,陈燕,陈双琴,吴佳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基础护理学“三段五学六度”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其中1个班学生49人为试验组,另1个班学生5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三段五学六度”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及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0.01)。教学后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大多数试验组学生对基础护理学“三段五学六度”教学模式持肯定评价。[结论]基础护理学“三段五学六度”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的制作及应用效果

詹雪,王玮荻,吴明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在颈椎手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2019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枕头、毛巾、砂袋或颈托进行卧位管理,观察组使用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进行术后卧位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舒适度、调整体位花费时间及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舒适度评分、调整体位花费时间、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能提高颈椎手术病人卧位舒适度、缩短调整体位花费的时间、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改良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在足月新生儿经口置管中的应用

谢帅华,蒋衍,周佳,李微,李烨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在足月新生儿经口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中心实施经口置入胃管的183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1年4月经口置管的96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测量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口置管的87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比较两组胃管前端到位率、置管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呕吐发生率、胃肠减压时间、经口置入胃管长度。[结果]两组经口置入胃管前端到位率、置管时间、胃肠减压前3 d引流量、呕吐发生率、胃肠减压时间、经口置入胃管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采用改良法测量足月新生儿经口置入胃管长度,能有效提高胃管前端到达理想位置的精准度,提高胃肠减压效果。

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孙丽燕,李云连,梁小英,孙利霞,付晶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发生的38例因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所致皮肤损伤病人的资料,分析皮肤损伤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38例皮肤损伤病人中,Ⅰ度损伤37例,Ⅱ度损伤1例;皮肤损伤的原因包括适应证选择不当、贴前皮肤不洁、敷料更换不及时以及更换过于频繁;护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操作方法,做好局部皮肤清洁、消毒,适当延长敷料更换时间。[结论]了解水胶体敷料致皮肤损伤的原因,实施规范的护理,有助于降低皮肤损伤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