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护理研究 > 过刊浏览

2021年 35卷 24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目录

专家共识

新时代我国高级实践护士药物处方范围专家共识(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5版《临床药物手册》对临床各系统的护士药物处方内容进行整理、归纳,采用文献调研、半结构访谈、德尔菲等方法对护士处方权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11个系统58类、348种处方药物的我国护士处方内容,明确了处方药物目录及处方开具形式;同时在参考国外护士药物处方权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护理教育背景构建面向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及不同临床专科护士的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由此共同形成专家共识,以期为制订我国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士处方用药集、教育培训方案和相关法律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科研论著

老年前列腺增生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聂芳,胡爱玲,冯锦芳,陈晓霞,谭秋华,黎艳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便于筛选术后谵妄高危人群。[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30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4)和非谵妄组(=256),分析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构建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收集50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模型验证。[结果]300例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44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4.67%,术后谵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输血、肺部感染;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输血、肺部感染作为重要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谵妄风险预测模型=-7.326+0.066×年龄+2.056×输血+1.103×肺部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748,0.879)],灵敏度为0.886,特异度为0.638,Youden 指数为-2.475。[结论]年龄每增加1岁,老年男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风险增加1.069倍;有输血病人谵妄风险是没有输血病人的7.812倍,有肺部感染病人谵妄风险是没有肺部感染的3.013倍。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高风险病人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参考。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指南的构建

王瑞香,朱思静,周丽琼,蔡继福,晏利姣,姜雨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指南,以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意识、提高医患共同决策能力、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方法]以国际指南协作网(GIN)发布的《患者版本指南构建规范》为指导,成立构建团队、收集健康问题、检索评价指南、筛选推荐意见、进行语言转化,最终构建指南,并通过外部评审评价质量。[结果]共纳入7篇临床实践指南,AGREE Ⅱ评价结果整体质量较高,均为A级;指南涉及的内容包括院前处理、诊断与治疗、二级预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早期康复5大模块;2轮专家咨询得分率为83.1%~100.0%,AGREE Ⅱ评价结果为A。[结论]患者指南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结合医务人员专业经验,充分体现患者的价值与偏好,可为患者二级预防行为提供指导,也为不同领域学者研究患者指南提供借鉴。

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法定位患儿下肢静脉PICC尖端位置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杨翠,唐梦琳,罗玉兰,胡琳,宋锦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IC⁃ECG)联合体外测量法定位儿童下肢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的患儿(年龄≤14岁)180例。根据随机数字生成器软件生成随机数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法置管;试验组采用体外测量法联合IC⁃ECG定位技术置管。两组患儿置管固定后均用床旁腹部X线判断导管尖端具体位置,比较两组定位准确率、置管时间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试验组PICC固定时的P波振幅(P)与正常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P)比值(P/P),获得导管尖端处于最佳位置的变化区间。[结果]试验组导管尖端一次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7.529,<0.001);试验组置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41,>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8.889,0.003);试验组90例患儿中,当P/P≤60%时,导管尖端均不在最佳位置;当P/P处于80%~100%区间时,导管尖端处于最佳位置的比例均为100%。[结论]IC⁃ECG联合体外测量法定位技术不但能提高导管尖端定位精确度,还能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且当P/P比值在80%~100%区间时,导管尖端定位效果更精确。与仅进行体外测量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俯卧位通气治疗核查单》的设计及在重度ARDS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高春华,俞超,王辉,林燕,赵丹丹,盛运云,王华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设计《俯卧位通气治疗核查单》,指导医护人员安全实施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通过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相关循证指引及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形成《俯卧位通气治疗核查单》,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执行俯卧位通气的病人为观察组,应用设计的核查单;2017年8月—2018年12月执行俯卧位通气的病人为对照组,不应用核查单。对比该核查单使用前后俯卧位通气治疗操作耗时、皮肤损伤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医护人员使用核查单的体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完成俯卧位用时分别为(8.32±2.34)min和(10.40±4.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7,=0.042);两组病人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用时分别为(7.64±2.87)min和(10.31±4.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8,=0.014);两组病人发生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27);且所有使用过核查单的ICU医护人员对《俯卧位通气治疗核查单》在临床的使用均给予了肯定。[结论]将核查单运用于重度ARDS病人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助于规范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提高俯卧位通气治疗执行率和安全性,使俯卧位通气容易发起和维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张丽秀,梁红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类型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并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NLR、MH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分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NLR、MHR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NLR、MHR明显升高(<0.05);ACS组NLR、MHR高于SAP组(<0.05);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MHR有助于区分ACS与SAP[NLR的OR=1.338,95%CI(1.054,1.698),=0.017;MHR的OR=12.896,95%CI(1.025,162.687),=0.048];ROC曲线显示诊断ACS时,NLR截断值为1.76时敏感度为48%,特异度为82%,AUC为0.69;MHR截断值为0.44时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76%,AUC为0.77 ;当两者联合诊断ACS时,敏感度73%,特异度79%,AUC为0.80。[结论]冠心病病人NLR、MHR升高,且ACS病人高于SAP病人;NLR、MHR有助于区分ACS与SAP,二者联合可作为辅助诊断ACS的实验室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基于CIRO培训评估模型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蒲海旭,冯晓林,袁群,刘红华,俞纤,颜立春,张银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CIRO培训评估模型构建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提供科学、全面、可靠的工具。[方法]以CIRO培训评估模型为框架,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完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权重,并最终确定基于CIRO培训评估模型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0.88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23,0.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其中背景评估包括2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输入评估包括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反应评估包括4个二级指标及15个三级指标;输出评估包括2个二级指标及8个三级指标。[结论]基于CIRO培训评估模型构建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外科结直肠术后病人加速康复外科出院标准的最佳证据总结

曹秋君,虞正红,齐碧蓉,孙懿,吴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总结、评价结直肠术后病人加速康复外科出院标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Canadian Anesthesiologists' Society官网、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Committee官网、Europe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官网、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系统评价、系统综述、专家共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形成了包括出院时间、口服耐受性、肠道功能恢复、疼痛控制、活动与自理能力、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病人意愿、并发症风险和出院评估工具10个主题、16条最佳证据。[结论]建议将口服耐受性、疼痛控制和充分活动、下消化道功能恢复、活动和自理能力、临床检查正常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合格作为结直肠术后病人加速康复外科的出院标准。

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病人术中体温变化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黄立峰,陆张力,钱磊,朱秋燕,陈笑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VATS)病人术中体温变化的规律,为合理制定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收集3所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数据,绘制VATS病人术中体温变化曲线,对影响体温降低速率的各类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开始3 h内,体温变化曲线依据下降速率分为3个时相,整体呈横“∫”型曲线。个体因素对于体温下降速率变化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TS病人术中体温下降速率随手术时间动态变化,可能与体温调节的代偿和失代偿相关;病人个体差异对于术中体温下降速率没有影响;护理人员应在最佳干预时间窗内(手术开始的60 min以内)对所有VATS病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其发生术中低体温。

三级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田雨同,张艳,刘珍,许冰,程青云,鹿艺馨,高梦珂,李晓华,高月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远程健康照护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河南省9家三级综合医院、6家三级专科医院注册护士共2 526名,采用中文版《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总分为(61.38±11.31)分,条目均分为(3.61±0.66)分,核心准备度得分为(3.52±0.69)分,从事准备度得分为(3.60±0.74)分,结构准备度得分为(3.68±0.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政府出台远程健康照护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应用远程健康照护平台的意愿、远程健康照护平台应用史、远程健康照护模式了解情况及西医专科医院类型是影响三级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0.05)。[结论]三级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有待提升,亟待构建完善的远程健康照护培训及宣传体系、运行制度、服务平台等,以促使远程健康照护成功开展。

护士对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测评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韦如仙,马玉叶,徐建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构建护士对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测评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价护士对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提供测评工具。[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查询、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制定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测评表,进行预调查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三级乙等及以上的26所医院的506名肾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构建的测评表进行测评,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信度评价量表的同质性和重测性,采用条目内容效度(I⁃CVI)、量表平均内容效度(S⁃CVI)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最终形成包含55个条目的护士对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测评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6,重测信度为0.780,I⁃CVI>0.833,S⁃CVI为0.95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1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3.168%。[结论]护士对慢性肾脏病病人饮食指导能力测评表的构建为管理者提供测评工具,还可提高护士饮食指导能力,提升对病人的服务质量。

ICU成人病人镇静镇痛相关指南评价与护理临床实践内容分析

唐静,吕露露,黄立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归纳及评价ICU成人病人镇静镇痛相关指南及其质量并提取内容,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并检索循证数据库及循证网站,收集国内外有关ICU成人病人镇静镇痛的临床指南,并按照国际公认的指南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Ⅱ,AGREE Ⅱ)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归纳护理实践内容。[结果]纳入2篇中文指南,5篇英文指南,1篇日文指南,共8篇。AGREE Ⅱ质量等级评价结果2篇A级指南,6篇B级指南;综合8部指南内容分析共包括3个主题:观念与知识培训、评估及预防/干预。[结论]纳入的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中文指南针对性强但数量较少。

嗓音训练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刘海旗,张森,何鹏飞,贾莉娜,王斌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制嗓音训练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知信行理论框架下,查阅国内外文献与书籍,与研究小组人员讨论,初步拟定条目池,进行专家咨询,采用便利抽样在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嗓音功能室30例嗓音训练病人进行预测试,以了解病人对条目的理解并进行相应修改,再选取205例嗓音功能室嗓音训练病人进行正式测试,最终确定问卷条目池,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嗓音训练病人的嗓音训练知信行问卷包括25个条目,各条目内容效度为1,问卷内容效度为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因子(知识部分、态度部分及行为部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234%;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00,折半信度为0.885。[结论]嗓音训练知信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嗓音训练病人的嗓音训练知信行现状的研究工具。

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及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

文珂,陈佩娟,何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影响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分析自我管理模式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24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采用自我管理效能表、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分析自我管理效能与张口功能的关系。[结果]自我管理效能得分为(73.02±25.20)分,属于中等水平,得分率为52.16%;张口训练依从性得分为(40.06±9.15)分,属于中低水平,得分率为66.77%;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自我管理效能对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0.01)。[结论]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付费方式、自我管理效能感是影响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升自我管理效能,达到提升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的目的,继而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医院公正文化与护士安全行为、患者安全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李超群,程光敏,戴芬,何红叶,倪秀梅,胡少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医院公正文化、护士安全行为及患者安全绩效现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3个变量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公正文化评价量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及医院安全绩效评估量表,对安徽省2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5所一级医院的2 612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公正文化总分为(155.20±19.75)分,不同职称、年资及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公正文化得分存在差异性。公正文化与安全行为及安全绩效均呈正相关(<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公正文化对安全绩效有直接正向效应(=0.754,<0.01),对安全行为有直接正向效应(=0.452,<0.01)和间接正向效应(=0.078),安全绩效对安全行为有直接正向效应(=0.103,<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公正文化建设,提高其安全绩效,以达到提高护士安全行为依从性,确实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科研综述

超声在ICU获得性肌无力量化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杨,罗健,刘苗,周兴婷,丁韫晗,胡梦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超声观察四肢骨骼肌和膈肌变化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评估价值,提出超声或可成为临床早期评估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有效客观工具,建议临床进一步加强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超声评估探索,以补充ICU获得性肌无力客观评估手段的不足。

健康促进模式在失智症照护者中的研究进展

李雪,许虹,平燕汝,胡紫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了健康促进模式的概述、失智症照护者的健康促进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包括多组分干预、社会心理干预、课程培训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类人群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会话代理在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张琬,刘春蕾,郭欣然,郭玉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了会话代理的概述、在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实施方式、应用研究现状,以及精神障碍病人对会话代理的效果评价,并分析了在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会话代理在我国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晚期痴呆症病人行为心理症状的照护方案研究进展

毛瑞舒,王偌敏,武俊英,薛云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多感官治疗、园艺体验和合十礼照护3种非药物干预在晚期痴呆症病人照护中的研究进展,提示通过增加有意义的活动给予痴呆症病人感官刺激,可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形成本土化晚期痴呆症病人照护方案提供参考。
综合研究

膳食炎症指数水平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华荣誉,梁冠冕,杨方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膳食炎症指数(DII)水平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头颈鳞癌)风险的影响,为头颈鳞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浙江省某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21例头颈鳞癌病人为病例组,同期在该医院体检部招募健康志愿者24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填写个人史问卷和食物频率问卷(FFQ25)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膳食摄入情况,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版)计算膳食成分含量,最终计算得出个人DI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II评分与头颈鳞癌风险的关系。[结果]DII总分为-17.37~ 6.13(-0.30±4.09)分。经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高DII水平(即促炎饮食)可增加头颈鳞癌发生风险[OR=7.361,95%CI(1.702,31.831),=0.008];当DII以连续性变量分析时,发现随着DII得分增加,头颈鳞癌的发生风险也逐渐增高[OR=1.296,95%CI(1.092,1.537),=0.003]。[结论]高DII水平可增加头颈鳞癌发生风险,可利用DII指导居民膳食结构干预和相关营养教育,以预防头颈鳞癌。

断指再植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吴蓓蓓,胡三莲,黄新艳,钱会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断指再植病人手术后七天内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PTSD)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断肢病房收治的337例行断指再植术后7 d内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冲击量表(IES⁃R)、住院病人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30例断指再植病人术后7 d内PTSD总分为(16.63±7.80)分,其中侵袭症状、回避症状及高唤醒症状得分分别为(9.49±4.27)分、(7.14±3.98)分、(5.62±3.63)分。随着术后天数延长,断指再植病人PTSD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家庭经济收入、教育水平、手指存活情况在侵袭、回避及高唤醒分维度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而焦虑、抑郁与PTSD存在共患,断指个数间接导致PTSD的发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水平、焦虑和抑郁进入方程,解释总变量的61.9%。[结论]临床应关注教育水平低、焦虑抑郁程度高、断指个数多的断指再植病人,以降低PTSD水平,促进疾病早期康复。

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张茜,李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和对照组(=30),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案,观察组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血糖管理质量、营养状况、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0.01)。[结论]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营养状况,减少血糖波动,缩短住院时间。

芳香开窍类中草药园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苏广,李晶晶,严国强,廖晓英,蔡晓珊,周鹏,朱海燕,唐润东,刘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芳香开窍类中草药园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躯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针灸科、深圳市恒生医院疼痛科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芳香开窍类中草药园艺疗法,于干预前1 d、干预4周后及干预12周后对病人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12周,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进行芳香开窍类中草药园艺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临床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情绪。

情绪ABC理论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王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情绪ABC理论结合Teach⁃back法在四肢骨折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四肢骨折择期手术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宣教内容基础上,采取情绪ABC理论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评价2组干预效果。[结果]术前1 d、术后3 d、出院当日,2组四肢骨折健康知识得分均较入院当日明显升高(<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2周,2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均较入院当日明显升高(<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2周,2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均较入院当日明显降低(<0.05),且研究组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1 d、术后3 d、出院当日,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降低(<0.05)。术后2周,2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得分均较入院当日明显升高(<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0.05)。出院当日,研究组纽卡斯护理满意度(NSNS)得分为(95.86±4.01)分,较对照组[(90.08±5.56)]分明显升高(<0.05)。[结论]情绪ABC理论结合Teach⁃back法用于四肢骨折手术病人围术期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健康知识,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疼痛管理效果,还有利于促进病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乔永丽,闫俊萍,郭桂英,杨丽,孙瑞丽,麻晓玲,杨支兰,赵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3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实训教学,观察组实施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实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采用软技能问卷调查护生软技能。[结果]观察组护生实训考核成绩为(83.34±6.63)分,优于对照组[(76.46±9.80)分];观察组软技能总分(23.76±2.87)分,优于对照组[(19.23±2.6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生对混合式实训教学持肯定评价。[结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提升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教与学的成效,优化了课程教学效果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有效达成了课程实训教学目标的硬技能与软技能培养。

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在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安俊红,韩雪,张春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基于伤口评估三角干预方案在治疗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及对点帮扶社区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3期及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病人为对照组,使用医院自制的压疮/皮损评估表进行评估,对伤口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伤口床进行换药处理;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病人8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基于伤口评估三角干预方案对压力性损伤伤口进行评估,同时依据基于伤口评估三角制定的评估⁃管理⁃治疗整体方案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住院费用及评估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3%)较对照组(43.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评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压力性损伤病人管理中使用伤口评估三角进行评估,采用基于评估⁃管理⁃治疗整体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伤口治疗有效率,降低住院费用,缩短评估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刘珊珊,王聪,杨智博,陈玉珍,雷常彬,蒋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相关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自2000年—2020年收录的CLABSI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 5.7.R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评估其在作者、国家与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中的特征。[结果]共检获相关文献2 177篇,CLABSI相关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长缓慢,美国是发表文献总数最多的国家;从关键词词频来看,全球近20年CLABSI领域主要以儿童、肿瘤病人、需要肠外营养的病人、血液透析病人、重症病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的针对CLABSI的防控、风险、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诊断及预后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结论]近年来CLABSI相关研究仍是热点主题。未来可标准化诊断,加强跨国家、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之间的合作,通过监测和防控,共同致力于降低CLABSI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强化心理干预对卵巢癌病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潘秀娟,万慎娴,周金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卵巢癌病人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癌病人90例,根据病人纳入奇偶顺序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与干预后6个月时对两组病人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其生存质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其焦虑、抑郁水平,采用90项症状量表(SCL⁃90)评估其整体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GQOLI⁃74、HADS及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病人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有明显提高(<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病人干预后6个月HADS评分与SCL⁃90评分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显著降低(<0.05),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HADS评分、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卵巢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并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有益于病人的身心康复。

ICU护士呼吸机警报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石磊磊,刘丹,罗羽,高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呼吸机警报管理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安全有效的呼吸机警报管理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主题。[结果]ICU护士呼吸机警报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5个主题:①对呼吸机警报管理的态度;②ICU护士对他人的建议较为重视;③呼吸机警报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足;④客观因素对呼吸机警报管理有阻碍作用;⑤ICU护士有意愿实施呼吸机警报管理措施。[结论]提高ICU护士呼吸机警报应答行为,加强教育和培训,发展多学科团队合作以及建立医院警报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与呼吸机警报相关的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是提升ICU护士呼吸机警报管理行为的有效措施。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风险预警分析及护理

付秀荣,李瑶,张彩虹,吴琼,田华,李华俊,刘娇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药物性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病人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的术中风险因素,对所具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决策。[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进行的1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针对术中易出现的压力性损伤、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大出血、感染、肿瘤细胞转移等高风险因素,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体位的合理摆放、使用综合加温措施、术中精细操作及血压控制、严格无菌操作和手术隔离技术等。[结果]10例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病人恢复良好,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低体温、大出血、感染及肿瘤细胞转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疗效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正确的风险预警和护理决策对肝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且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医护人员癌症告知现状调查分析

王梦梦,张静,陈艳,华琳,王文慧,张利君,沙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调查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癌症告知现状,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构建医院人性化癌症告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15日—18日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肿瘤内、外科的190名医护人员,应用自制癌症告知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医务人员赞同应如实告知病人及家属癌症状况,70.53%医务人员同意病人本人最有权知晓病情,80.53%认为病情告知一定要征得家属同意,72.11%医护人员在癌症告知中偏向将告知的决策权让给家属;在影响医务人员癌症告知的相关因素中,83.68%的医护人员担心病人得知病情后有负性情绪,54.74%的医护人员缺乏应对病人情况反应的技能。[结论]医护人员对癌症告知研究重点由是否告知的原则性问题逐步转变为如何告知的技术性问题,需进一步探索科学、实效的癌症告知模型,将认可癌症病人的知情权真正付诸临床实践。

近5年我国老年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扈晓刚,张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2015年—2020年国内老年护理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机构分布、地域分布、期刊分布、被引与下载情况、关键词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并计算高频关键词。[结果]纳入文献363篇,高频关键词8个,研究热点集中在老年护理学课程研究、老年护理学教学研究、老年护理研究、老年护理专业研究、老年人群体护理研究、老年人养老研究以及护生的老年护理学教学研究和护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认同研究。[结论]当前国内老年护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研究水平不均衡,今后的研究要关注老年护理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

1例手术切除感染创面后使用简易VSD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葛萍,杨岩岩,安贝贝,张秀华,常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报道1例手术切除创面感染的4期压力性损伤使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SD)管理创面,护理人员采用整体护理理念,从心理、社会支持、与治疗师合作等方面全面护理,积极清创,使用简易VSD负压引流降低经济成本等措施,出现创面感染后及时联系外科行手术治疗并再次使用简易VSD负压引流等措施,使伤口愈合良好。

大型阅兵训练期间女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常可意,王斌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女兵在阅兵训练过程中心理健康水平及变化情况,为开展受阅女兵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参加“十一”国庆阅兵女兵140名,分别在进入阅兵村前1个月和入村后1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测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并将心理健康水平与中国成人常模、中国女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参加阅兵训练的女兵入村前后在SCL⁃90总分、阳性数、体重、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入村后各因子得分均小于入村前;女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心理弹性有关;入村前后女兵各项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和女军人常模(<0.05)。[结论]受阅女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入阅兵村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入村前,需关注个别女兵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与治疗。